-
1 # 菠菜奇聞
-
2 # 海門老馮
生物為什麼會死亡?這應該還是一個沒有終極答案的問題。筆者認為:生物的生命週期長短由進化出來的基因所決定;生物走向死亡,則是因為生物體細胞組織和器官組織的密度趨於極端所致。
世間萬物皆處於一種週而復始的迴圈當中。生物從誕生開始,除了非正常死亡以外,隨著時間的推移,機體也在不斷衰老,直至生理反射機能喪失而終結。
衰老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量變,對於生物機體而言,就意味著其生理組織密度在慢慢增大,組織密度增大,細胞與細胞之間、器官內部組織之間就會發生互相擠壓。擠壓的結果是體液在組織中迴圈受阻,神經反射弧機能衰退。當這種阻力持續增長下去時,生物機體就必然發生根本性質變,轉而導致死亡。
在地球上,透過生物進化所產生的生物,都是以不斷繁殖後代的方式來得到延續,如果一種生物不能繼續繁殖,該物種就會滅絕。在生物“三大界”中,無論是動物界、植物界、還是微生物(細菌、病毒)界,他們似乎都有一個共同點,即當他們尚處於“幼年”時期,其生理細胞與細胞之間或器官內部組織的結構,其在一定空間中的密度相對較低。而隨著年齡(時間)的不斷增加,其細胞組織間的密度就會越來越大。密度大是物質沉澱在相同空間組織結構上的緣故。因為空間組織密度上升,生物的體液迴圈通道(空間)就變得狹窄。空間狹窄又導致物質在體內迴圈過程中的遲滯性阻力。這些阻力包括:體液(血液)迴圈受阻,營養的吸收受阻、各種組織隔膜的通透性受阻、遞質合成與釋放受阻、荷爾蒙合成與運送受阻以及細胞新陳代謝速率隨之降低等一系列負面作用。如此一來,一方面因體液迴圈減緩,導致營養供給不濟或生理對物質的潛在需求欲下降。另一方面,從神經感受器到控制肌肉和內分泌釋放的效應器,其反應靈敏度逐步降低。這樣,生物體的迴圈系統和新陳代謝就受到了抑制,並且這種抑制作用還會形成惡性迴圈,構成“層層加碼”的趨勢。直至生命體失去運動動能而終其一生。
事實上,“死亡”現象還不僅僅體現在生物上,非生物也有相類似的情況存在。比如宇宙,它從緻密體物質爆炸→宇宙物質擴張性膨脹→空間物質密度降低→引力作用下物質開始重新集聚→天體物質空間密度不斷增大→系統物質迴歸一體,天體系統消失(死亡)。其中“爆炸”,相對於生物誕生;“宇宙物質擴張性膨脹”,相對於生物的生長髮育期過程;“引力作用下物質重新聚合”,相對於生物的生長髮育期結束,隨後開始轉向衰老;“天體物質空間密度不斷增大”,相對於生物體體內的沉澱物不斷增加,組織和器官的運作功能下降;“系統物質迴歸一體,天體系統消失”,相對於生物死亡及其屍體再次融入自然。因此,生物死亡是生物機體內的物質密度不斷增大所造成的結果。
回覆列表
你好,按照目前科學家對生命的研究來說,每個生物的生命都是一個使自己能保持一定有序性的力量,也就是說生命也有固定的執行規則。而且我們所在的地球和宇宙,都是在一個無法停止的熵曾過程中,即有序性不斷降低,混亂度不斷增加。
所以,每個生物實際上是在用生命的力量無時無刻的和自然抗衡。當某一天生命力量被用完以後,死亡是個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