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特性,流控特性。我們把BE之間流過的電流稱之為,為基極電流,在C極(集電極)處,CE之間的電流稱之為。也就是說,有電流的時候,也是有電流的;
沒有電流,也是沒有電流的。也就是用的電流來控制的電流。
第二個特性,三極體具有放大功能。比如上流過1mA的電流,那麼在流過的電流的大小是成倍於上的電流放大,而且放大倍數是90~100倍,即=100。這是由三極體自身的特性所決定的。
第三個特性,當E極接地,如果足夠大,那麼就更加的大,這就預示著之間的電阻就更加的小。因為電流越大,電阻就越小。小到我們近似的認為CE之間是短路的。電流大到什麼時候,我們認為CE之間的電流是短路的呢?我們一般認為是為1mA的時候。就是說,當>=1mA的時候,≈0,≈0.3V。
第四個特性,當>=1mA,=0.7V。這時候,我們認為,這個三極體是完全開啟的。它就是起一個開關作用,=100mA,≈0,0.3V,=0.7V。
第五個特性,要想讓三極體完全導通,必須要讓兩端加一個大於0.7V的電壓,三極體才完全導通。如果兩端的電壓小於0.7V,那麼三極體就沒能完全導通,的電流也就不會最大,上就有電阻,而在上就會產生一個分壓。這個分壓值就等效為一個電阻,隨著的增大,就會越來越小。
晶體三極體(以下簡稱三極體)按材料分有兩種:鍺管和矽管。而每一種又有NPN和PNP兩種結構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矽NPN和鍺PNP兩種三極體,(其中,N是負極的意思(代表英文中Negative),N型半導體在高純度矽中加入磷取代一些矽原子,在電壓刺激下產生自由電子導電,而P是正極的意思(Positive)是加入硼取代矽,產生大量空穴利於導電)。兩者除了電源極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第一個特性,流控特性。我們把BE之間流過的電流稱之為,為基極電流,在C極(集電極)處,CE之間的電流稱之為。也就是說,有電流的時候,也是有電流的;
沒有電流,也是沒有電流的。也就是用的電流來控制的電流。
第二個特性,三極體具有放大功能。比如上流過1mA的電流,那麼在流過的電流的大小是成倍於上的電流放大,而且放大倍數是90~100倍,即=100。這是由三極體自身的特性所決定的。
第三個特性,當E極接地,如果足夠大,那麼就更加的大,這就預示著之間的電阻就更加的小。因為電流越大,電阻就越小。小到我們近似的認為CE之間是短路的。電流大到什麼時候,我們認為CE之間的電流是短路的呢?我們一般認為是為1mA的時候。就是說,當>=1mA的時候,≈0,≈0.3V。
第四個特性,當>=1mA,=0.7V。這時候,我們認為,這個三極體是完全開啟的。它就是起一個開關作用,=100mA,≈0,0.3V,=0.7V。
第五個特性,要想讓三極體完全導通,必須要讓兩端加一個大於0.7V的電壓,三極體才完全導通。如果兩端的電壓小於0.7V,那麼三極體就沒能完全導通,的電流也就不會最大,上就有電阻,而在上就會產生一個分壓。這個分壓值就等效為一個電阻,隨著的增大,就會越來越小。
晶體三極體(以下簡稱三極體)按材料分有兩種:鍺管和矽管。而每一種又有NPN和PNP兩種結構形式,但使用最多的是矽NPN和鍺PNP兩種三極體,(其中,N是負極的意思(代表英文中Negative),N型半導體在高純度矽中加入磷取代一些矽原子,在電壓刺激下產生自由電子導電,而P是正極的意思(Positive)是加入硼取代矽,產生大量空穴利於導電)。兩者除了電源極性不同外,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