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季我努學社

    王龍溪像

    王龍溪,本名王畿,1498—1583年生人,字汝中,紹興山陰人。嘉靖二年(1523),25歲的王龍溪拜王陽明為師,學習心學,三年後成為王陽明的助手,指導王陽明的弟子及再傳弟子,是王陽明最為欣賞的弟子之一。王龍溪的思想一方面是對王陽明心學理論的繼承,另一方面則是以心學為基礎深化了良知學的理論內涵,大大豐富了中晚明的陽明學體系,使陽明學在晚明形成了一股代替朱子學的勢頭,不僅對改變了理學內部的學理結構,而且對中國哲學史的學術理路演進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王陽明像

    政治的混亂與商品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學術風氣的轉變,陽明學的正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興起。王龍溪作為中晚明時期的啟蒙思想先驅,汲取佛道思想的精髓,逐漸形成了以“自然”為宗,涵蓋“四無”說、“見在良知”說和理想人格說的哲學框架。首先,“四無”說所講的是心、意、知、物皆是“無善無惡”的,並認為“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把心放在了本體的位置,而心流於意、知、物這三者中,使其亦“無善無惡”。同時,王龍溪對善惡層面的論證,則是天泉證道的道德力實現的。心體的“無”的特點,在易學、老學和《中庸》學的角度又被分別稱為寂、虛、無聲無臭,表現出良知的是先天獲得的。心體的“自性流行”,又是本心自然之用。因此王龍溪的“四無”著重突出了心的“自然”特徵。其次,在“四無”主張的基礎上,王龍溪認為意、知、物存在於良知內,此即為現成良知,體現出良知的自然色彩。換言之,現成良知是良知在日常行為中的自然流露,而日常行為的自然表達便是良知,二者是相互貫通的。最後,王龍溪對外在環境的內心超越,從精神上擺脫環境對自己的約束,則十分類似於莊子的逍遙思想,但並沒有如此濃厚的消極色彩,而頗具一絲豪邁的氣概。他自稱是“直心以動,自見天則。”依靠良知的自然性與先天性,帶動個人精神的全面超脫,獲得逍遙於天地間的自由。

    《王龍溪先生全集·天泉證道紀》書影(區域性)

    當然,王龍溪的思想不僅僅侷限於中國,晚明以降便作為陽明學的一部分傳入日本。17—19世紀,日本的陽明學自興起以來,首先是左藤一齋(1772—1859)對王龍溪提出批評,認為其過於高妙玄虛,只有個別的信徒——如大鹽中齋(1793—1837)、奧宮慥齋(1811—1882)——為王龍溪的思想代言,大鹽中齋曾於1830年代前後,相繼著成《古本大學刮目》和《儒門空虛聚語》,對王龍溪的“四無”學說極力稱讚,認為是“不可多得之格言也”;而在分析太虛學說的特徵後,認為王龍溪闡發了太虛學說的內涵,對太虛學說的探索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儘管日本學界對王龍溪的研析並沒有形成廣泛的影響,但並不意味著王龍溪失去了在日本陽明學中的地位,畢竟中江藤樹是首先接觸了王龍溪的思想才成為日本陽明學的鼻祖的,而正是有了這一系列的鋪墊,二戰後的日本陽明學研究才得以迅速發展,王龍溪的學術形象由此在日本當代的王學研究領域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明)王龍溪著:《王龍溪先生全集》,(清)莫晉校,清光緒七年刻本;

    2. 方祖猷:《王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3. 彭國翔:《良知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rp沙盤模擬大賽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