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故中事
-
2 # IT老菜鳥
華為不會造車,造車的核心技術技術華為是沒有任何相關的積累。坊間對華為造車的傳聞,是因為華為的確已經進軍車聯網,成為汽車ICT零元件供應商,協助車企造好車。
2019年初,華為成立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以期待在汽智慧互聯的解決方案上佔據先機。華為本身並不製造整車,而是利用自己的在晶片、5G、AI、華為雲方面的技術優勢,為汽車的智慧互聯提供技術支撐。
華為的強勢在於ICT技術,也就是網路的互聯和資料的處理。如果華為造車,那一定是本末倒置,造車有諸多門檻,而且現在車企競爭也空前的激烈,原來的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也都逐漸迴歸理性,造整車不是一個好主意。
在2018年華為已經和奧迪合作智慧駕駛解決方案,2019年和上海大眾也簽訂了框架協議,與長城、東風等國有造車企業也都有戰略合作,基於5G的智慧駕駛方案也和國內的車企經過了多輪的成熟測試,所以華為在今年成立車BU,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是華為全連線社會的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相對華為AIoT的HiLink技術,在汽車互聯方面,華為也提出了HiCar。華為HiCar強調以人為中心,連結車機、手機及家庭,最佳化智慧家庭、智慧駕駛、行動辦公、健康運動、影音娛樂等場景,打造終端雲服務體驗和生態體系,並延伸至智慧汽車使用者體驗。
我們舉一個例子。最近法國豪華汽車品牌DS旗下全新一代產品的首款車型DS7,搭載了DS與華為深度合作研發出的DS CONNECT智慧互聯絡統,這個系統就完全體現了華為智慧汽車的理念。早在2017年,華為和法國標緻雪鐵龍集團就在車聯網領域開展長期合作,面向消費者提供新型移動出行服務解決方案。
DS CONNECT智慧互聯絡統,特別涵蓋了暢意出行、安全保障、無憂養車、互聯分享、品味生活五大互聯服務平臺,可以提供語音互動、智慧加油、盜車提醒、預約保養、車輛見可報告、車輛狀態上報、駕駛行為評估、車載WIFI等各種智慧駕駛功能,並且具有一定的自動駕駛的能力。
所以,華為不是造車,而是提供汽車智慧物聯的能力和解決方案。當然,也不排除華為以後收購某個瀕臨死亡的車企,借殼入世,我覺得這樣對華為得不償失,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對整體生態是不利的。
-
3 # 汽車觀察家
現在很多其他行業的公司也開始進入汽車行業,比如說恆大集團,樂視等等,通訊業的巨頭公司,華為集團,也準備進軍汽車業。現階段,華為造車”不易“,前路漫漫,野心是否將落空?筆者要說明的是,華為集團並不是要造車,而是要進軍車聯網行業,而在互聯通訊行業擁有巨大優勢的華為集團,在車聯網領域,是有很大可能可以取得非凡成就的。
目前的華為集團,把ICT技術定位為新的主導性汽車技術,所以說,汽車的數字化、智慧化也成為了華為集團的重心所在。在早之前,阿里和騰訊已經敏銳地察覺到了汽車智慧化的發展趨勢,雲服務,智慧駕駛,智慧網聯成為了諸多網際網路巨頭角逐中的最核心部分。所以說,華為集團這次算是姍姍來遲,但是華為集團是有著自己強大的優勢。
相較於騰訊、阿里和百度,華為的野心更大。雲服務、智慧駕駛、智慧網聯、智慧互聯板塊以及智慧能源板塊等等,華為集團都想參與,並且成為這些板塊的領軍公司。華為集團的三大核心業務,即業務運營商BG、企業BG和消費者BG已經非常成熟了,而這三大核心業務帶給華為的豐富經驗和技術積累,足以支撐華為集團進軍車聯網行業。而且華為集團的OceanConnect車聯網服務已經成功打入了標緻雪鐵龍集團,未來也將有更多汽車集團與華為集團合作。
作為中國企業驕傲的華為集團,在技術、經驗、資源以及人才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此次華為集團進軍汽車智慧化行業,並不是想造車,而是想在汽車的數字化、智慧化方面有所作為。筆者認為,實力雄厚的華為集團,成功的機率很大。
回覆列表
路多踏不死草,造車企業已經很多,這也不是華為的強項,華為已有自己累積的其技術,為什麼拿自已的弱項去與別人的強項爭奪市場?這個問題就是一個偽命題,但華為肯定會參與汽車智慧方面的製造,這個市場發展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