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潤生

    那是浪漫之舉,那是減壓發洩多年來的讀書,生活中的難與苦!更如古代勇士燒燬退路的船,抱決一死戰的豪邁勇氣!那漫天飛舞的紙更是勝利前的焰火。校長能坐在校長的位置,理解莘莘學子的行為肯定比我們深比我們透!只是苦了清潔工,肥了廢品站!

  • 2 # 三月白馬wfs0330

    先說校長,學生心情激動的慶祝,難道校長的心情不是如此嗎?

    漫長的十二年,何止十二年。

    一般而言,小孩兒3歲就被父母送入幼兒園,緊張的學習就開始了。

    筆者小時候第一天進幼兒園,面對陌生環境大哭不已。至今還清楚的記得。

    時代發展到今天,快節奏的生活是現代人的日常。

    一句‘’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話,導致的對小孩兒的高壓,從進幼兒園第一天就開始了。

    人的大腦天生就有差異,而且發育過程中不會齊頭並進。

    人群中個體表現不盡相同。

    可是,人類群聚在一起,只能整齊劃一的來規劃未成年人的日常。

    好了,那個叫學校的地方誕生了。

    剛才說了,人們的大腦不會齊頭並進發育;兩個層面:(1)群體不會一起發育。(2)個體在各種不同方面,發育也是有快有慢的。

    可是,社會和家庭不會考慮那麼多。自己的孩子怎麼能發育慢呢?那是不可能的事兒!一定是學習方法、態度、環境、責任心問題。

    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教育家們悉數登場了。

    學校壓力山大。

    全部的壓力集中在小孩稚嫩的肩膀上。

    鋼琴、書畫、舞蹈、各種特長班,各種補習班。

    目標:就在全校學生撕完書後的獨木橋上;高考。

    打仗打了十多年,突然有人宣佈停戰了,不打了,和平了。 先是一愣,頃刻間;哇……釋放了,爆發了……

    打仗的過程太艱難了。

    人群集中在一起學習,三個梯隊就形成了。

    差異顯現了。

    第一梯隊:人不多,按部就班的不怎麼刻苦的學,或者考試前刻苦一下,前八名。

    第二梯隊:人數多,有的很刻苦的在學,有的不怎麼刻苦的在學。但進入前八很難。有時進入了前八,一不小心就又回到了第二梯隊。

    第三梯隊:比較複雜,有天生不愛學習的,有漫不經心的,有刻苦學的但效果不好的。

    但是,三個梯隊在進入成年後是有變化的。 個體的各方面才能也是有變化的。

    現在的教育體制下,可管不了那麼多。

    前八名的,承載著學校、老師、家長、自己的榮譽,也就是臉面。拼命學吧。

    第二梯隊的,拼命學吧,學好了進入前八,各方都長臉啊。學不好退至末尾,恥辱啊。

    第三梯隊的最慘;祖宗上是不是有問題啊?這孩子怎麼啦?各種質疑、不滿、謾罵、甚至捱打都來了。

    筆者說了,孩子們沒問題,是社會,教育體制,教育家們有問題了。

    浮躁,急功近利,拔苗助長,金錢至上,功利主義充斥著社會。

    各個個體不一樣的天賦、技能、獨立的思考、飛翔的想象,在這十幾年裡,被捲包燴,通通扔進了那個叫學校的熔爐裡。

    出了那個熔爐,成年了。

    發明創造,獨立思考,融會貫通,風流倜儻,大氣Sunny,謙謙君子,大家閨秀,敢於冒險,奮勇直前的男男女女不見了。

    流水線上的標準零部件下線了,出籠了。

    社會迎來了不老的小老頭,年輕的老阿姨。

    每隔幾年,都會有人大聲疾呼,教育堪憂,人才湮滅!要警醒,要改革。

    倘若真有高人深入研究,勇於探索與嘗試,幾番搏擊過後,都會得出同樣結論:不可觸動,盤根錯節,不能觸動,責任重大,牽一髮而動全身,還是從長計議吧。

    還是從長計議吧。

    校長看著漫天飛舞的紙屑,看著歇斯底里的莘莘學子們。

    紙屑裡的內容,已經強行壓縮進了他們的大腦裡,壓縮機的任務完成了。

    管理大型壓縮機的老工人(校長)不無豪氣的說:“我們都在現場。孩子嘛,減壓,不反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助梅豔芳《似是故人來》的粵語歌詞普通話音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