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出自老子《道德經》28章中的引文,原文是“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意思是:知道雄強的好處,卻守住雌柔的位置,(這樣可以作為天下的僕役。作為天下的僕役,就不會離開恆久的德,再由此迴歸嬰兒的狀態。)知道光明的好處,卻守住闇昧的位置,(這樣可以作為天下的山谷。作為天下的山谷,才可以滿足恆久的德,再由此迴歸真樸的狀態。真樸的狀態分散為具體的器物,聖人依循這個原則,建立了管理與領導。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去割裂的。) 樹大容易招風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意即知道雄強的好處,卻守住雌柔的位置,這樣可以作為天下的僕役。“雄”即雄強,是指出人頭地、很榮耀威風的樣子;“雌”即雌柔,是指能夠委屈、安靜。作為天下的僕役,亦即接受命令,而不發號施令,是替人服務,而不要求別人回報。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意即作為天下的僕役,就不會離開恆久的德,再由此迴歸嬰兒的狀態。因為並非有心造作,本性不會喪失。主人發號施令有特定目的,而僕役只是按照命令列事,由此可以迴歸嬰兒的狀態,而保持恆久的德。 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意即知道光明的好處,卻守住闇昧的位置,這樣可以作為天下的山谷。誰不喜歡在光明的地方,成為鎂光燈的焦點呢?但是出現在光明的地方,就容易受到批評,遭人忌恨。因此名人大多譭譽參半,以及樹大招風就是此理。而山谷就是任何水來了都可以流過去,不會擺出高姿態。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意即作為天下的山谷,才可以滿足恆久的德,再由此迴歸真樸的狀態。“樸”是指未經加工的原木,亦即還未雕琢的原貌。 “溪”和“谷”所指的物件是一樣的,都是要守住那個位置。“溪”即是“奚”,指古代的奴僕,如此才合乎守雌之意。為何要譯成奴僕、僕役呢?因為“復歸於嬰兒”,是人的純樸狀態。後面提到山谷時,則要“復歸於樸”,山谷和樹木都屬於自然界,僕役和嬰兒都是有生命的人類,這樣的解釋比較合理。否則前面是溪流,後面是山谷,為什麼一個會變成像嬰兒一樣,一個會變成真樸的狀態,兩者顯然重複了,似乎沒有必要,所以“溪”譯成奴僕比較適合。“常德”是恆久的德,也就是由“道”所獲得的本性與稟賦。由“常德不離”與“常德乃足”可以知道,我們是處在“離”與“不足”的困境中,在這種困境裡面,若能保持常態,就可以復歸於“嬰兒”或“樸”的狀態了。在此嬰兒是指人純真的原始狀態。以上就是知與守的關係,譬如,出人頭地,可以得到大家的掌聲,但是掌聲之後恐怕就有批評,當然會形成壓力,所以要“和光同塵”,調節光芒,也不排斥灰塵。否則,太清高容易引起別人側目,招致麻煩。 善治者不製造分裂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意即真樸的狀態分散為具體的器物,聖人依循這個原則,建立了管理與領導。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去割裂的。“大制”的“大”是指完善,“制”是指治理的治,是一個整體。“聖人用之”,在此“之”是指“樸散則為器”的道理,聖人用這個道理治理天下。它的效果是回到樸的狀態——返樸歸真,若不去割裂,萬物都可以返樸歸真。譬如,聖人治理百姓的時候,就不要分士農工商。本章文句在“知其白”與“守其辱”之間,或許有一小段,即“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其意為守住黑暗的位置,作為天下的用具。作為天下的用具,恆久的德就不會偏差,再由此迴歸無窮的境界。知道榮耀的好處。在此,“式”即“杭”,為古人占卜用的器具;如此才可與“溪”、“谷”之卑下含義並列。許多專家認為此一小段為衍文,取消亦不影響文意。事實上“知其白,守其辱”的“辱”不是指侮辱,而是指黑,即汙垢的垢,“辱”字本身就有黑之意,整句之意是“我知道光明,但我守住闇昧的位置”。為什麼要“知其白,守其辱”呢?這與人生“避難”的觀念可以相通。“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人取我棄,人棄我取,既安全又自在。這不是懦弱,而是重視覺悟甚於爭勝,相信自己只要能夠覺悟,將可品味人生最深刻的境界
這是出自老子《道德經》28章中的引文,原文是“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意思是:知道雄強的好處,卻守住雌柔的位置,(這樣可以作為天下的僕役。作為天下的僕役,就不會離開恆久的德,再由此迴歸嬰兒的狀態。)知道光明的好處,卻守住闇昧的位置,(這樣可以作為天下的山谷。作為天下的山谷,才可以滿足恆久的德,再由此迴歸真樸的狀態。真樸的狀態分散為具體的器物,聖人依循這個原則,建立了管理與領導。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去割裂的。) 樹大容易招風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意即知道雄強的好處,卻守住雌柔的位置,這樣可以作為天下的僕役。“雄”即雄強,是指出人頭地、很榮耀威風的樣子;“雌”即雌柔,是指能夠委屈、安靜。作為天下的僕役,亦即接受命令,而不發號施令,是替人服務,而不要求別人回報。 為天下溪,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意即作為天下的僕役,就不會離開恆久的德,再由此迴歸嬰兒的狀態。因為並非有心造作,本性不會喪失。主人發號施令有特定目的,而僕役只是按照命令列事,由此可以迴歸嬰兒的狀態,而保持恆久的德。 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意即知道光明的好處,卻守住闇昧的位置,這樣可以作為天下的山谷。誰不喜歡在光明的地方,成為鎂光燈的焦點呢?但是出現在光明的地方,就容易受到批評,遭人忌恨。因此名人大多譭譽參半,以及樹大招風就是此理。而山谷就是任何水來了都可以流過去,不會擺出高姿態。 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意即作為天下的山谷,才可以滿足恆久的德,再由此迴歸真樸的狀態。“樸”是指未經加工的原木,亦即還未雕琢的原貌。 “溪”和“谷”所指的物件是一樣的,都是要守住那個位置。“溪”即是“奚”,指古代的奴僕,如此才合乎守雌之意。為何要譯成奴僕、僕役呢?因為“復歸於嬰兒”,是人的純樸狀態。後面提到山谷時,則要“復歸於樸”,山谷和樹木都屬於自然界,僕役和嬰兒都是有生命的人類,這樣的解釋比較合理。否則前面是溪流,後面是山谷,為什麼一個會變成像嬰兒一樣,一個會變成真樸的狀態,兩者顯然重複了,似乎沒有必要,所以“溪”譯成奴僕比較適合。“常德”是恆久的德,也就是由“道”所獲得的本性與稟賦。由“常德不離”與“常德乃足”可以知道,我們是處在“離”與“不足”的困境中,在這種困境裡面,若能保持常態,就可以復歸於“嬰兒”或“樸”的狀態了。在此嬰兒是指人純真的原始狀態。以上就是知與守的關係,譬如,出人頭地,可以得到大家的掌聲,但是掌聲之後恐怕就有批評,當然會形成壓力,所以要“和光同塵”,調節光芒,也不排斥灰塵。否則,太清高容易引起別人側目,招致麻煩。 善治者不製造分裂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意即真樸的狀態分散為具體的器物,聖人依循這個原則,建立了管理與領導。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去割裂的。“大制”的“大”是指完善,“制”是指治理的治,是一個整體。“聖人用之”,在此“之”是指“樸散則為器”的道理,聖人用這個道理治理天下。它的效果是回到樸的狀態——返樸歸真,若不去割裂,萬物都可以返樸歸真。譬如,聖人治理百姓的時候,就不要分士農工商。本章文句在“知其白”與“守其辱”之間,或許有一小段,即“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其意為守住黑暗的位置,作為天下的用具。作為天下的用具,恆久的德就不會偏差,再由此迴歸無窮的境界。知道榮耀的好處。在此,“式”即“杭”,為古人占卜用的器具;如此才可與“溪”、“谷”之卑下含義並列。許多專家認為此一小段為衍文,取消亦不影響文意。事實上“知其白,守其辱”的“辱”不是指侮辱,而是指黑,即汙垢的垢,“辱”字本身就有黑之意,整句之意是“我知道光明,但我守住闇昧的位置”。為什麼要“知其白,守其辱”呢?這與人生“避難”的觀念可以相通。“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強出頭”,人取我棄,人棄我取,既安全又自在。這不是懦弱,而是重視覺悟甚於爭勝,相信自己只要能夠覺悟,將可品味人生最深刻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