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68581971126

    答案當然是不能。

    不僅是當代。事實上,在漫長的歲月當中。歷史上的文人墨客們,對項羽自刎烏江的歷史事件,多有吟唱。

    最著名的莫過於兩宋間的女詞人李清照。那首“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是歷史史實是,恰恰是宋高宗的逃跑,給本已滅亡的宋王朝,又延續了100多年的壽命。

    那麼假如項羽真的逃過烏江。他還有捲土重來的可能嗎?

    其實最早提出,如果項羽逃過烏江,等待時機的這個問題的,是唐朝的詩人杜牧。他在自己的《題烏江亭》寫到:“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顯然,詩人認為,勝敗乃兵家常事,不應當以失敗論英雄。如果當時項羽能夠忍辱負重,乘船逃過烏江,江東還有無數的優秀兒郎,說不定還還有翻本的機會。

    可惜的是。作為北宋政治家的王安石,似乎在打詩人唐朝杜牧的臉。他在《疊題烏江亭》針對杜牧的問題,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為君王捲土來?”顯然,王安石已經認為無論如何,項羽已經沒有了捲土重來的機會和可能了。

    那麼為什麼項羽沒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呢?

    從項羽的一生來看,他根本不算是一個政治家。或者說他選錯了自己的職業。以他的性格、武藝,更適合做一個遊俠或者劍客。當然,如果作為一個衝鋒陷陣的猛將,也沒有問題。可是讓他成為一個領袖,一個君主。那就大錯而特錯了。

    畢竟項羽這個人,內心驕傲而敏感又剛愎自用。是那種幹了再想或者幹了也不想的莽夫。做事不計後果。

    項羽在滅秦的鬥爭中表現還好。至少他知道自己的敵人是誰。而秦滅亡之後,就一直搞不清自己的對手是誰了。否則在鴻門宴上,劉邦焉有命在?進入咸陽之後的表現。殺秦王、燒宮殿,大火一直燒了三個多月。等別人告訴他,這個地方非常富饒,可以成就王霸之業的時候,他再後悔已經晚了。

    在戰爭中,他大肆殺戮。可以說大軍過後,雞犬不留。完全喪失了軍心民心。

    他自立為西楚霸王,並先後封了18個諸侯王。可惜的是分封的時候,他是按照關係的遠近和自己的好惡來封王的。這就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他掉過頭來就殺掉了義帝楚懷王。又使自己在政治上陷入被動。

    在楚漢戰爭中,他不但誤中奸計,和自己唯一的智囊范增分道揚飆。更是輕信劉邦,簽下了鴻溝協議,再一次失去了滅掉劉邦的最好機會,也是最後的機會。

    可以說,項羽已經得到了天下。只不過一錯再錯,最終失掉了江山。

    回到問題。就算項羽能逃過烏江。劉邦怎麼會留下他這個禍患。必然是無窮無盡的追殺,除之而後快。

    還談什麼能不能捲土重來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冬天景色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