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鄒小櫻

    嚴格意義上來說,朴樹的寫作並不算是民謠。

    我們認為朴樹的歌曲跟民謠有關係,很大程度在於最開始的樸素,他的幕後推手宋柯本人就是校園民謠時代的定義者跟推廣者。所以在他向外布達的時候,我們很容易把朴樹往校園民謠這一塊去聯想。包括高曉松的那部電影,那時花開。在這部電影裡面,朴樹也是一個校園民謠歌手的形象。

    但我們看回朴樹的音樂,他從第一張專輯第一首歌開始,new boy,這首歌就是一個充滿了英國搖滾樂跟電子樂的融合。一點都不民謠。

    但是朴樹第一張專輯裡面有兩首歌是比較接近民謠的,一首是《白樺林》。另外一首則是《那些花兒》。《白樺林》以俄羅斯經典民歌作為靈感,所以你聽起來會有點兒民謠,但其實它跟明瑤關係也比較遠。另外一首《那些花兒》,確實可以被歸類於校園民謠這種分類了,它是一種帶有年輕人的憂鬱的情感,同時帶有校園以及校園詩人、人文情懷的一種東西。

    可是朴樹後面的音樂更多的向著非常豐富的音樂型別再走,相比於民謠,電子樂跟搖滾樂,尤其是英國特色的那些音樂,才是影響他更多的東西。

    宋冬野就很簡單了。他在很多場合表示,自己最崇拜的人是萬曉利,呼籲他的歌迷都去聽萬曉利的歌,萬總所代表的就是以古典吉他作為基礎的,帶著北方民謠氣息的那種人文主義色彩的歌曲。宋冬野更接近大家認為的民謠。而朴樹真的並不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中性點加消弧線圈接地?何時過補償,欠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