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來聊史
-
2 # 大觀史
因為李冰修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經常發生水災,都江堰的修建是為了減輕水患;同時也為了開發巴蜀地區,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從此有了天府之國的稱謂。同時巴蜀的開發也為秦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因為李冰修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經常發生水災,都江堰的修建是為了減輕水患;同時也為了開發巴蜀地區,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從此有了天府之國的稱謂。同時巴蜀的開發也為秦滅六國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據《華陽國志》記載“李冰能知天文地理”,他早就聽說蜀郡管轄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氣候溫和,是個發展農業的好地方。但是因為常鬧水旱災害,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百姓們世世代代生活在貧困之中,李冰到成都上任以後,終於把發生災害的原因弄清楚。
成都平原地勢是一西北高、東南低的傾斜扇形平原,從岷山之中奔騰而下的岷江水,流至灌口進入平原,水勢減緩,由於玉壘山擋住了水流的去路,河道被迫轉折向西,充沛的江水日夜不停的流至宜賓匯入長江。而成都平原的廣大地區卻得不到閩江水的灌溉,所以經常鬧旱災。
到了夏秋,上游岷山積雪融化,中下游又經常發生暴雨,雪水加上洪水,閩江河床容納不下,就引起了氾濫成災。雖然從遠古的時代起,生活在這裡的各族人民就開始興建水利,與大自然展開了頑強的鬥爭,但始終未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為無壩自流取水,洪水到來期間,內外江水量分配比例四比六,大部分洪水從外江流走,保證灌溉區安全。乾旱到來期間,內外江水量比例顛倒,大部分水量進入內江,保證灌溉區有足夠的用水。
飛沙堰和洩水槽建在導流堤上,用以宣洩內江多餘水量以及排走泥沙,保證取水口所需水位。百丈堤位於導流堤上游,除了引導江水外,也可保護河岸受沖刷損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