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083044991728

    嗅覺 聽覺 觸覺 朱自清寫春風,主要抓住了兩點,一是春風的柔和,二是它具有傳聲送味的作用。 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來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他猶恐讀者不易領會,馬上來了一句人人能領會的摹寫:“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溼潤的空氣裡醞釀”。 作者從傳味角度寫春風,不僅強化了春的氛圍,也將此段與上兩段關於草、花的描寫自然地連線起來。春風還把春鳥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與輕風流水應和著”。 作者從多方位描寫春風,把這個本來不易表現的事物也寫的栩栩如生。

  • 2 # 使用者1856473604127

    嗅覺 聽覺 觸覺

    朱自清寫春風,主要抓住了兩點,一是春風的柔和,二是它具有傳聲送味的作用。

    作者先用南宋志南和尚的“吹面不寒楊柳風”的詩句,來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他猶恐讀者不易領會,馬上來了一句人人能領會的摹寫:“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裡帶來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溼潤的空氣裡醞釀”。

    作者從傳味角度寫春風,不僅強化了春的氛圍,也將此段與上兩段關於草、花的描寫自然地連線起來。春風還把春鳥的歌唱、牧童的笛音,送入人的耳膜,“與輕風流水應和著”。

    作者從多方位描寫春風,把這個本來不易表現的事物也寫的栩栩如生。

    擴充套件資料: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是“引用”與“比喻”修辭格的套用。句子先引用了南宋志南和尚的詩句,用以狀寫春風的溫暖、柔和,非常親切可感。

    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用了“比喻”修辭格,這個比喻讓人覺得非常親切、非常生活化,容易勾起人們兒時的回憶,倍感母愛的溫暖和偉大。“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

    此句用的是“擬人”修辭格。鳥兒都來“賣弄”歌喉,它們宛轉的曲子“與輕風流水應和著”。作者以“鳥唱”等鳥兒歡快的表現,襯托出人們愉悅的心情,反映出春天給人們、鳥兒、大地上的一切生靈帶來了歡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想從這裡開始,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