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字拾荒人

    烽火臺、沙漠、高城、月色,構成了徵人思鄉的典型環境;如泣如訴的羌笛,引出戍卒們千里之外家鄉的綿綿情思;詩情、畫意和音樂美熔於一爐,構成了幽邃的藝術境界:在這裡,高適與李益達到了驚人的一致。

    塞上聽吹笛——高適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徵人盡望鄉。

    然而,盛唐的高適與中唐的李益畢竟是不同的。高適筆下的邊關,殘雪已斂,綠草漫天,夕陽依山,暮色緩降,馬群隱沒山野,月光靜靜流瀉,一切是如此的靜謐、平和。隱含在這幅畫面背後的另一種意味則是胡馬北還,狼煙暫息,邊關危解。戍樓裡的羌笛聲,悠悠地沉浮,瀰漫在清越明澈的月光裡,固然抒發懷鄉之情,卻仍彰顯盛唐豪情。李詩寫景,沙漠鋪白,如若積雪;月光皎潔,似同寒霜。夜風送來嗚嗚咽咽的蘆笛聲,使多少徵人披衣而起,凝視遠方……景象的荒寒使人格外強烈地感受到置身邊塞絕域的孤獨;聞笛動魂,徹夜凝望,更表現懷鄉的迷惘和悲涼。

    這兩首都是唐代著名的邊塞詩,都抒發了將士的思鄉之情,但仔細品味,兩詩在意境和藝術特色方面卻有不同之處。

    首先,兩首詩描繪的景物不同,前詩描寫了雪融春歸的塞上天空,爽朗高遠,牧馬歸來,月光明亮,羌笛悠揚,聲滿關山,引人思鄉。但氛圍和平寧靜,基調開朗壯闊。後詩則荒涼淒冷。月照茫茫黃沙,如霜如雪,天上地上滿是皎潔淒冷的月光,令人望而生寒。笛聲哀怨,氣氛冷落、空蕩、孤寂。塑造了徵人思鄉的典型環境。

    其次,由景產生的感情不同。前詩感而不傷,樂觀開朗。後詩則痛苦淒涼。這種反差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高適生活在盛唐時期,當時國力強盛,將士、文人充滿了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前詩是盛唐之音。而李益則生活在中唐時代,他從軍之地已經成為藩鎮割據的地方,這裡的邊塞士卒迫於連年不斷的內外戰爭,衛國立功的英雄氣概已黯然消失,思鄉而不能歸。因此,後詩充滿了感傷淒涼。

    再次,從藝術特色看兩詩有所不同。前詩最大的特點是虛實結合。前兩句寫雪淨月明的實景,後兩句則寫聲成象,描繪由聽《梅花落>曲子而聯想到梅花紛紛飄落,撒滿關山的虛景。這樣,虛實相間,構成了富有夢幻色彩的美妙闊遠的意境。後詩最大的特點是觸景生情。作者將景色、聲音、感情三者有機交融,把詩情畫意、音樂美熔於一爐,構成一個藝術整體,簡潔空靈,含蓄不盡。

    這兩首詩的相同之處是用笛聲引起徵人的思鄉之情,注重樂聲對人的巨大的感染力。

    詩人都善於從這一點著眼下筆,讓讀者隨樂聲進入詩境,透過樂聲引起的反應、感想表現詩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梅花落》曲子引發出了溫柔的相思之情,蘆管引發的是一夜徵人盡望鄉的動作,反映了內心複雜的感情,異曲同工。

    兩首詩的手法俱臻圓熟,又各得其妙。譬之修辭,高詩妙用通感,將《梅花落》的悠悠笛曲轉化為梅花的漫天飛舞,讓人感到飄落的不僅僅是笛聲,還彷彿飄落著落梅的花片;李詩恰切比喻,“沙似雪”、“月如霜”,足見邊塞環境的險惡和荒寒。譬之抒情,高詩寓情於景,將思鄉之情蘊於“雪淨”、“月明”、“羌笛”和“梅花”的意象中,情思含蓄,意境深遠;李詩寫景兼抒情,前三句繪景寫聲,末一句直點“望鄉”,情溢紙上。

    譬之技巧,高詩前兩句實寫,表邊塞和平生活;後兩句虛寫,抒將士心志。虛實相間,剛柔相濟。李詩烘托鋪墊,“沙似雪”、“月如霜”渲染環境艱險,襯托思鄉悲涼。

    綜上所述,兩詩都以親身感受、高超的語言反映了邊塞特有的風物、將士普遍的感情,深刻地體現了當時的時代風貌和社會現實,堪稱唐代邊塞詩的精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NTELHD620這個核芯顯示卡能玩什麼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