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I爆米花

    作為一個曾經想投身AI教育,而現在在做知識圖譜相關工作的人,看到這個問題還是非常有感觸:

    1.AI教育是不是真的“華而不實”

    其實不止是AI教育,整個AI相關的領域目前都充斥著大量的泡沫,原因在於公眾被媒體洗腦過度,對人工智慧報以過高的期望。

    而目前整個行業裡面大多數玩家,都還是處在一個產品落地,需求驗證的階段。

    期望和現實之間存在著一條鴻溝,當期望破滅時,往往就會產生一種被欺騙感,就像下圖一樣。

    但並不是說人工智慧沒有價值,2017年7月20日,國務院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把人工智慧的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眾多巨頭重兵投入,都是有其原因的。現在缺少的主要還是時間,需要熬過這漫長的探索期,才能迎來真正意義上的產業爆發,從“華而不實”變成“名副其實”。

    2.知識圖譜是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

    知識圖譜這個事物並不新鮮,它的前身就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所提倡的“專家系統”。只不過在谷歌手裡得以改頭換面——谷歌把世界萬物簡化成“實體”和“關係”這兩種形態的資料,並在此之上延伸出來種種規則,打造出“知識圖譜”的概念。

    教育本質上是知識相關的資料,在人與人之間進行傳遞,發展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個傳遞更順暢,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而知識圖譜,則是一種資料的組織形式。它被創造出來的目的,也是為了讓知識更好的被傳遞,讓“萬物皆可被搜尋”。

    所以這二者之間,本身就有千絲萬縷的聯絡。知識圖譜可以在教育領域得到很好的應用。可以透過知識圖譜的方式,將非結構化的教育領域資料結構化,變得更容易被師生搜尋、關聯。從而提升學習效率。

    但知識圖譜就是未來麼?我認為不是的。

    教育一個真實環境中耗時遠高於線上的領域,大量關於人(學生、教師)、關於人的行為(比如聽課、練習、考試、運動)的資料還未被資料化,未被採集上來。

    沒有資料、無法形成反饋閉環,知識圖譜的應用場景就非常的侷限,只能停留在線上資料相互關聯的程度,即使做的再好,主場景大概也只能停留在搜尋+知識庫的程度。

    所以知識圖譜只是AI教育的未來的一部分,AI教育需要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設想一下:

    未來,你的孩子坐在課堂裡,AI老師早已根據他的學習進度,為他準備好了今天應該學習的知識點。邊學邊練習,透過人機互動,獲取更深的認知。遇到不會的問題,優先諮詢AI老師,沒看懂,再諮詢真人老師。AI老師會根據孩子的面部表情和互動頻率+他的學習資料推斷他當下的學習狀態,並及時調整教學進度及習題難易程度。每天根據孩子的興趣為他推薦額外的知識點,定期考試,檢查孩子的知識吸收程度。根據孩子的學習遺忘曲線,不斷重複易錯知識點。。。

    聽起來是不是很棒?真正實現“因材施教”、“有教無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ARM微處理器中支援位元組、半字、字三種資料型別,地址的低兩位為0是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