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璞歸真
-
2 # 科學探索菌
有這個可能性,但目前這也只是一種猜測,與之類似的還有弦理論和膜理論,顯然後者更靠譜一些,因為它們都是建立在數學模型上的。
粒子是空間的褶皺看起來很荒謬,實際上還是有一點道理的。廣義相對論認為,引力的本質是時空彎曲 。我們生活在四維時空中,一個四維空間的彎曲形象是很難想象的。理論上講,任何有質量的粒子都能使時空彎曲,由此可見時空結構在微觀尺度非常複雜。而粒子又具有波粒二象性,更加促使人們往這方面想。
弦理論就認為粒子的本質就是微小的弦,弦的不同振動和運動,對外表現出不同的物理性質,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基本粒子。粒子是否無限可分,目前還沒有定論。量子力學認為,粒子的運動是不連續的,粒子也許真的存在終極結構,並非無限可分,也許就是空間中微小的弦。
物質和空間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如果假設粒子是空間的褶皺,也會面臨很多問題。首當其衝的就是這些褶皺是如何形成的,還有空間的結構問題。也許宇宙空間就是極其複雜的高維網狀結構,能量在這些網中傳遞,遇到某些特殊的節點時,便顯現為實物粒子。
-
3 # 山神001
褶皺一詞欠形象。"包"、"球"、"粒"、"團“應更形象些。即:"空間包"、"空間球"、"空間粒"、"空間團“即是能量、即是粒子、即是物質,即是這些"有形物“的終極動態形式。靜態形式可以舒展成"段",即空間。
為什麼說褶皺一詞不太好,就是一般認為褶皺,不是團粒形的,而是皺皺巴巴,不平坦,不舒展,象百摺裙可用褶皺形容,衣服沒熨好,褶皺就多。
而粒子,可能由空間段的高速旋轉,或捲曲形成。所以,用粒團球包形容更加妥帖一些。
能量到底在什麼地方,以什麼樣的形式存在,是困擾人們的一個重大問題。敝以為,能量的終極形式,即靜態形式為空間,動態形式為粒子+速度(旋轉和運動)。
一個光子的產生可能就是一個分子鏈的斷裂,分子鏈的長短決定光子的波長(顏色),而這段能量迅速自旋並迅速以光速向外釋放,它就是光子。當光子遇到物體後,可能光合成另一分子鏈,也可能象有些人說的那樣,造成電子躍遷,或者熱脹冷縮,終究它又以新的空間形態存在了。
-
4 # 一名普通老百姓
還真有可能,只是褶皺這個詞不太好準確描述,但很形象,相當於一塊有彈性的皮革你在上面扭一下,扭大腿也行,揪起來的一塊成為質量,同時,臨近的空間也被拉薄了,這與愛因斯坦的空間理論如出一轍,連計算公式計算結果都是現成的,別說,還真是。
回覆列表
嗯,有可能。不過得首先弄清什麼是空間,空間怎麼樣折皺起來,什麼觸發了褶皺?反過來也意味著粒子可能是某種折皺,展開來將變得一無所有?不過現在更多的可能,更現實些物質是“量子”的褶皺,一種稱為弦的東西組成的。弦展開形成可傳播的能量,“折皺”起來形成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