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獅
-
2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關於雍正與血滴子的種種傳奇,自然是故事而不是正史,但背後,卻有真實史實的支撐。
血滴子,是一種殺人利器,也是一個特殊組織的代號。就好似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你一看還以為是搞大資料運算的,但實際上就是中統,戴笠的秘密諜報機構。與此相似的,便是血滴子,也是這樣一個機構組織。
但是,大清國真的存在血滴子麼?
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名字不叫這個,而是“粘杆處”!
“粘杆處”是什麼機構?顧名思義,就是拿根杆子,到處粘蟬捉蜻蜒的一幫人。據說雍正當年還是皇子之際,住在貝勒府裡,每到夏季,便有鳴蟬聒噪,吵得雍正心慌意亂,於是雍正便組織了一批門客家丁,專門拿著杆子逮知了。
然而很多人認為,這些拿著杆子的門客,逮知了其實是糊弄人的,他們真正的身份,是雍正募集大批江湖武林高手,而後隱匿身份組成的特殊隊伍,主要任務,一是刺探情報,二是幹掉那些妨礙他的人。
所以,直到雍正即位之後,皇帝的內務府之下,亦有“粘杆處”,最高階成員叫做“粘杆侍衛”,一般成員則是“粘杆拜唐阿”——你想想看,都當皇帝了,還會煩惱幾隻知了,更至於為了弄幾隻蟲子而大費周章搞個特殊機構?你咋不搞個“雞鴨處”和“貓狗處”呢?
因此,一般人都認為,“粘杆處”粘杆是假,殺人是真,而他們的殺人武器,就是所謂血滴子。
那麼血滴子究竟是啥模樣呢?
首先,是一種遠距離殺傷武器。
其次,一次性就能取人首級。
第三,因為是“粘杆處”所發明,所以最早的起源,很可能就是當時用來捕鳥的器具,在此基礎之上改進升級得來。
原本只是捕鳥的革囊,內藏快刀數把,控以機關,用時趁人不備,囊罩其頭,撥動機關,首級立取——這便是血滴子。
據傳,雍正用這個血滴子,成功殺掉了自己的八弟“阿其那”(允祀)、九弟“塞思黑”(允禟)。
而最終,雍正自己,也拜血滴子所賜,成了一具無頭死屍。
當然,血滴子本只是街頭巷尾閒扯的故事而已,到了民國時期,電影進入中國。而武俠動作電影,更成熱門。於是,如飛來橫禍一般的血滴子,帶著詭異的音響效果,一出即膽戰魂散,取敵人首級的同時,亦獲得大量票房。
相傳雍正登基大寶之後,為了第一時間獲取有利情報,並隨時可以剷除異己,於是效法大明錦衣衛,秘密訓練了一支直屬自己管轄的神秘殺手組織——“血滴子”。
這個組織慣用一種神秘武器,這是一種由細長鐵鏈連線的鐵帽狀武器,鐵帽內有類似相機鏡頭的絞合刀齒。將鐵帽拋投出去,套在要殺之人的頭上之後,只需拉動鐵鏈,刀齒立即產生絞合,鋒利刀齒頃刻之間可將脖頸切斷。殺手將鐵帽拽回,連同頭顱,一併帶走。這種武器便是臭名昭著的血滴子,其組織也以此為名。世人聞血滴子之名,立即談虎變色。
訓練殺手的地點被稱為“粘杆處”,相傳此地表明看似平常,其實暗藏殺機。粘杆處成員一個個心狠手辣,聽從皇帝分派,如果有哪一個敢有二心,其他成員皆可除之。
看上去很厲害的樣子,那麼真相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如你信,你就嫩了。這不過是會後世杜撰罷了。清朝根本就沒有血滴子這個組織,最早出現“血滴子”三字,是在晚清民初的俠義小說作品中。純粹是為了“黑”雍正,而強行加附其身罷了。
不過“粘杆處”的確是存在的,裡面的成員並非殺手,而是太監。這些太監的職責是拿著長長的竹竿專業“粘知了”。因為雍正非常勤政,因為睡眠不足,在中午會小睡一會。這些小蟲的蟬叫聲十分煩人,因此專門開設這麼部門,為皇帝粘知了。
筆者看過一套國外製作的紀錄片,專門研究世界各地奇怪的古代兵器,有一期專門介紹血滴子。工作人員特地到香港強人制作了一批“血滴子”,然後用樹脂模特作為實驗物件。在不同位置投擲血滴子,結果試了近百次,除了一次偶然套中外,其餘沒有一次能準確套中。有些文學作品將血滴子特意誇大,聲稱其在五十步以外就可取人首級,顯然這是不可能的。
綜合上述,得出答案:血滴子的傳說斷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