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出生在一個有悠久傳統的官僚世家。他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對杜甫的成長影響很大。他的父親杜閒做過兗州司馬、奉天縣令。杜甫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正統的儒家教育。杜甫7歲能詩,十四五歲出入文場,並小有聲名。20歲以後的10多年中,他基本過著漫遊的生活,曾到過吳、越一帶,又遊至齊、趙之間。其間,24歲時首次參加進士考試,卻名落孫山。35歲時,杜甫來到唐都城長安,第二年又一次參加了進士考試,又一次名落孫山。起初,他對求取功名滿懷信心,以為成功指日可待,但滯留長安10年卻接連碰壁,生活陷入困頓。萬般無奈之下,杜甫求權貴引薦,最後只做得一個卑微的小官。後在唐肅宗時,任左拾遺。不久觸怒肅宗,被貶斥。迫於生活的壓力和對仕途的失望,他丟棄了所任的微職而進入蜀中求生存。到達成都不久,依靠朋友嚴武的幫助,杜甫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在最初的兩年多時間裡,他的生活較為安逸。在朋友嚴武死後,杜甫徹底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他只好帶著家人,登上一艘小船,過起流浪逃難的生活。770年,59歲的杜甫,在湖南湘江的一艘小船上,淒涼地結束了艱難漂泊的一生。杜甫的一生始終以儒家忠君憂民思想為主,不論窮困,還是發達,都以天下為念,這是他詩歌創作的基調。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作充分反映了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杜甫詩歌把動盪的時代與個人遭遇合而為一,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歷史事實和社會生活畫面,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杜甫詩歌內容豐富。青年時期的杜甫雄心勃勃,詩作多自述抱負、抒寫理想之作。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大部分寫於唐王朝急遽衰退的動亂期間,由戰爭造成的動亂景象、民生疾苦及其後社會凋敝的面貌,猛烈地撞擊著詩人的心靈。杜甫用血淚之筆,記錄下一段民族的苦難歷史,深刻地揭示了那個劇烈動盪時代的社會矛盾,憂國憂民的情懷是這部分詩歌的核心內容。此外,杜甫還常常描摹風光景物,抒發日常生活的情思,以及詠懷歷史遺蹟,但也同樣飽浸著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摯感情。《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反映社會真實情況的長篇史詩。詩中記述的自身遭遇和旅途中的所見所聞,皆與時代息息相關,“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的最好概括。全詩集敘事、抒情、說理於一體,寫得波瀾浩瀚,極為壯觀。《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是杜甫描寫社會現實的作品,被稱為《三吏》。同樣的題材作品還有《三別》,分別是《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石壕吏》透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一大特點是精煉,把抒情和議論寓於敘事之中,愛憎分明。場面和細節描寫自然真實。善於裁剪,中心突出。詩風明白曉暢又悲壯沉鬱,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典範之作。《新安吏》全詩可分兩個層次。前12句記述了軍隊抓丁和骨肉分離的場面,揭示了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後16句筆鋒一轉,對百姓進行開導和勸慰。全詩反映了作者對統治者儘快平息叛亂、實現王朝中興的期望。《潼關吏》借潼關吏之口描述潼關天險,表達了詩人對當初桃林一戰潰敗的遺憾,希望守關將士們一定要以史為鑑,好好利用潼關天險保衛長安的安全。《新婚別》描寫了一對新婚夫妻的離別,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的少婦形象。詩中寫道: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全詩模擬新婦的口吻自訴怨情,寫出了當時人們民面對戰爭的態度和複雜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戰爭帶給人們的巨大不幸。《無家別》寫了一個鄴城敗後還鄉無家可歸、重又被徵的軍人,透過他的遭遇反映出當時農村的凋敝荒蕪以及人們的悲慘遭遇,對統治者的殘暴、腐朽,進行了有力的鞭撻。全詩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垂老別》透過描寫一老翁暮年從軍與老妻惜別的悲慼場景,不僅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時期人們遭受的災難與統治者的殘酷,而且也忠實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精神。全詩敘事抒情,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析精微,準確傳神地表現特定時代的生活真實。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是卓越的。現實主義精神貫穿於杜甫一生的創作實踐。在詩作中,他把個人遭遇同時代的不幸、民眾的苦難緊密聯絡起來,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所處歷史時代的廣闊的社會內容。杜甫筆下的人物、事件乃至景物、風俗,無不體現出一定時代的特徵,尤其表現當時重大的時事內容,閃耀著現實主義的光芒。杜甫的詩形式多樣,無論長篇短制,還是古風近體,皆運用自如,同時,還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有不少排律、拗體。杜甫常常根據具體題材選擇使用古體還是近體,一般說來,杜甫以敘事為主的詩歌常用伸縮性較強的五、七言古體長調,而以抒情為主的詩歌常用五、七言近體律詩。杜甫的敘事詩敘事狀物不同於傳統敘事詩多概括性描寫,而是善於以賦的手法作細節性的工筆細描。杜甫敘事詩中所鋪陳的細節往往是生活的典型意象,能夠高度濃縮和概況複雜的社會現象,揭示出其本質意義。杜甫詩的語言講究反覆錘鍊,力求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效果,因而,他的詩歌語言凝練概括,準確生動,耐人吟誦。他還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語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化。在刻畫人物時,特別善於抓住細節的描寫。杜甫還熟練掌握了語言聲韻的運用。他常根據詩的內容和情緒,採用與之相適應的韻律,更大地發揮出詩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杜甫的詩不僅具有形象的美,而且具有音樂的美。杜甫詩歌最突出的風格是沉鬱頓挫,他的詩意境壯闊,感情深沉,凝練警策。沉鬱指情感的深沉悲慨,內蘊博大;頓挫指情感、結構的吞吐屈伸和音調節奏抑揚緩急的起伏迭變。每當杜甫痛心國事和人生遭遇時,這種風格便呈現筆端。杜甫的詩具有濃郁的現實主義色彩,他上承《詩經》、漢魏樂府及初唐的現實主義傳統,把現實主義詩歌推向新的高峰。另外,杜甫還創作了大量的長篇敘事詩,將五言古詩從較短的篇幅發展為鴻篇鉅製,還將七律寫作推向精緻成熟,在藝術技巧和表現方法上為後人提供了豐富的藝術借鑑,在詩歌史上具有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
杜甫,出生在一個有悠久傳統的官僚世家。他的祖父杜審言是初唐著名詩人,對杜甫的成長影響很大。他的父親杜閒做過兗州司馬、奉天縣令。杜甫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正統的儒家教育。杜甫7歲能詩,十四五歲出入文場,並小有聲名。20歲以後的10多年中,他基本過著漫遊的生活,曾到過吳、越一帶,又遊至齊、趙之間。其間,24歲時首次參加進士考試,卻名落孫山。35歲時,杜甫來到唐都城長安,第二年又一次參加了進士考試,又一次名落孫山。起初,他對求取功名滿懷信心,以為成功指日可待,但滯留長安10年卻接連碰壁,生活陷入困頓。萬般無奈之下,杜甫求權貴引薦,最後只做得一個卑微的小官。後在唐肅宗時,任左拾遺。不久觸怒肅宗,被貶斥。迫於生活的壓力和對仕途的失望,他丟棄了所任的微職而進入蜀中求生存。到達成都不久,依靠朋友嚴武的幫助,杜甫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在最初的兩年多時間裡,他的生活較為安逸。在朋友嚴武死後,杜甫徹底失去了生活上的依靠,他只好帶著家人,登上一艘小船,過起流浪逃難的生活。770年,59歲的杜甫,在湖南湘江的一艘小船上,淒涼地結束了艱難漂泊的一生。杜甫的一生始終以儒家忠君憂民思想為主,不論窮困,還是發達,都以天下為念,這是他詩歌創作的基調。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他的詩作充分反映了當時社會矛盾和人民疾苦,被譽為“詩史”。杜甫詩歌把動盪的時代與個人遭遇合而為一,廣泛而深刻地反映了歷史事實和社會生活畫面,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杜甫詩歌內容豐富。青年時期的杜甫雄心勃勃,詩作多自述抱負、抒寫理想之作。最成熟的代表作品大部分寫於唐王朝急遽衰退的動亂期間,由戰爭造成的動亂景象、民生疾苦及其後社會凋敝的面貌,猛烈地撞擊著詩人的心靈。杜甫用血淚之筆,記錄下一段民族的苦難歷史,深刻地揭示了那個劇烈動盪時代的社會矛盾,憂國憂民的情懷是這部分詩歌的核心內容。此外,杜甫還常常描摹風光景物,抒發日常生活的情思,以及詠懷歷史遺蹟,但也同樣飽浸著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摯感情。《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是反映社會真實情況的長篇史詩。詩中記述的自身遭遇和旅途中的所見所聞,皆與時代息息相關,“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是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的最好概括。全詩集敘事、抒情、說理於一體,寫得波瀾浩瀚,極為壯觀。《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是杜甫描寫社會現實的作品,被稱為《三吏》。同樣的題材作品還有《三別》,分別是《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石壕吏》透過作者親眼所見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統治者的殘暴,反映了戰爭給廣大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表達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這首詩在藝術上的一大特點是精煉,把抒情和議論寓於敘事之中,愛憎分明。場面和細節描寫自然真實。善於裁剪,中心突出。詩風明白曉暢又悲壯沉鬱,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典範之作。《新安吏》全詩可分兩個層次。前12句記述了軍隊抓丁和骨肉分離的場面,揭示了安史之亂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後16句筆鋒一轉,對百姓進行開導和勸慰。全詩反映了作者對統治者儘快平息叛亂、實現王朝中興的期望。《潼關吏》借潼關吏之口描述潼關天險,表達了詩人對當初桃林一戰潰敗的遺憾,希望守關將士們一定要以史為鑑,好好利用潼關天險保衛長安的安全。《新婚別》描寫了一對新婚夫妻的離別,塑造了一個深明大義的少婦形象。詩中寫道:兔絲附蓬麻,引蔓故不長。嫁女與征夫,不如棄路旁。結髮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別,無乃太匆忙。君行雖不遠,守邊赴河陽。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父母養我時,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歸,雞狗亦得將。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腸。……全詩模擬新婦的口吻自訴怨情,寫出了當時人們民面對戰爭的態度和複雜的心理,深刻地揭示了戰爭帶給人們的巨大不幸。《無家別》寫了一個鄴城敗後還鄉無家可歸、重又被徵的軍人,透過他的遭遇反映出當時農村的凋敝荒蕪以及人們的悲慘遭遇,對統治者的殘暴、腐朽,進行了有力的鞭撻。全詩情景交融,感人至深。《垂老別》透過描寫一老翁暮年從軍與老妻惜別的悲慼場景,不僅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亂時期人們遭受的災難與統治者的殘酷,而且也忠實地表達了作者的愛國精神。全詩敘事抒情,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析精微,準確傳神地表現特定時代的生活真實。杜甫詩歌的藝術成就是卓越的。現實主義精神貫穿於杜甫一生的創作實踐。在詩作中,他把個人遭遇同時代的不幸、民眾的苦難緊密聯絡起來,全面深刻地反映了所處歷史時代的廣闊的社會內容。杜甫筆下的人物、事件乃至景物、風俗,無不體現出一定時代的特徵,尤其表現當時重大的時事內容,閃耀著現實主義的光芒。杜甫的詩形式多樣,無論長篇短制,還是古風近體,皆運用自如,同時,還兼備眾體,除五古、七古、五律、七律外,還有不少排律、拗體。杜甫常常根據具體題材選擇使用古體還是近體,一般說來,杜甫以敘事為主的詩歌常用伸縮性較強的五、七言古體長調,而以抒情為主的詩歌常用五、七言近體律詩。杜甫的敘事詩敘事狀物不同於傳統敘事詩多概括性描寫,而是善於以賦的手法作細節性的工筆細描。杜甫敘事詩中所鋪陳的細節往往是生活的典型意象,能夠高度濃縮和概況複雜的社會現象,揭示出其本質意義。杜甫詩的語言講究反覆錘鍊,力求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效果,因而,他的詩歌語言凝練概括,準確生動,耐人吟誦。他還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語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化。在刻畫人物時,特別善於抓住細節的描寫。杜甫還熟練掌握了語言聲韻的運用。他常根據詩的內容和情緒,採用與之相適應的韻律,更大地發揮出詩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因此,杜甫的詩不僅具有形象的美,而且具有音樂的美。杜甫詩歌最突出的風格是沉鬱頓挫,他的詩意境壯闊,感情深沉,凝練警策。沉鬱指情感的深沉悲慨,內蘊博大;頓挫指情感、結構的吞吐屈伸和音調節奏抑揚緩急的起伏迭變。每當杜甫痛心國事和人生遭遇時,這種風格便呈現筆端。杜甫的詩具有濃郁的現實主義色彩,他上承《詩經》、漢魏樂府及初唐的現實主義傳統,把現實主義詩歌推向新的高峰。另外,杜甫還創作了大量的長篇敘事詩,將五言古詩從較短的篇幅發展為鴻篇鉅製,還將七律寫作推向精緻成熟,在藝術技巧和表現方法上為後人提供了豐富的藝術借鑑,在詩歌史上具有繼往開來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