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憤
宋代: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髮如霜,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賞析:
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追敘自己早年的宏圖大志和氣壯如山的愛國熱情。既有對世時艱難的慨嘆,又有對自己當年抗金復國的壯心豪氣的袒露。作者青年時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宏願。孝宗即位後,陸游曾向他陳述了有關定都、備戰和革新政治的建議。
使得朝廷主戰氣氛甚濃。隆興二年春,陸游積極支援愛國將領張浚北伐,符離之役失利,朝中主和勢力日熾,張浚被罷免,陸游也受牽連而免了官職。乾道八年,陸游抵達南鄭,在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任幹辦公事兼檢法官。
八個多月的從軍生涯是他一生中身臨前線最寶貴的時光,他身穿戎裝,鬥志昂揚地馳騁在西北國防前線。他考察了南鄭一帶的山川形勢和民情風俗,形成了他的“卻用關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戰略思想,積極向王炎陳“進取之策”,但南宋朝廷無法容忍他策劃北伐的活動。
最後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陸游殷切收復中原的主張成為泡影,他的內心非常失望和苦悶但愛國熱情並沒有消減。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二句,寫作者在鎮江前線時,雪夜遙望瓜洲渡口宋軍高大戰艦;在南鄭前線上,乘秋風,跨鐵馬,賓士在大散關道上。這是陸游親歷的兩次難以忘懷的抵抗金兵戰鬥。
“瓜洲渡”在江蘇省揚州市南面的瓜洲鎮,此事指宋孝宗隆興二年,陸游任鎮江通判,勸說支援張浚用兵,準備北伐事。“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市西南,是當時宋金的邊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陸游做王炎幕僚,曾籌劃恢復中原大計,領軍隊強渡渭水,策馬直驅大散關前線與金人作戰。
作者採用列景手法,兩句用六個名詞簡潔卻巧妙地寫出了戰鬥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殺敵的心情。宋朝的軍隊曾經在東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關打敗過金兵,一處是在冬天, 一處在秋天! 一次是兵船作戰,一次是馬隊交鋒。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戰生活,流露出抗金復國的豪情壯志。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歲月不居,壯歲已逝,志未酬而鬢先斑,這在赤心為國的詩人是日夜為之痛心疾首的。陸游不但是詩人,他還是以戰略家自負的。可惜畢生未能一層長材。
“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太息》)、“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夜讀兵書》)是他念念不忘的心願。“塞上長城”句,詩人用劉宋名將檀道濟典明志。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國家,揚威邊地,捨我其誰。
然而,如今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於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鬥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滿是悲愴。這一結局,非詩人不盡志所致,非詩人不盡力所致,而是小人誤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愴便為鬱憤。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尾聯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世”,但終歸名滿天宇,“千載誰堪伯仲間”。千載而下,無人可與相提並論。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
詩人在現實裡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自然是無奈之舉。而詩人一腔鬱憤也就只好傾洩於這無奈了。 透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
回看整首詩歌,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盡是憤。全詩除了巧用典故,還巧作對比,一處是理想與現實作對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現實卻是自己被排擠不能繼續抗戰,恢復中原願望無法實現。
二處是自己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作對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氣如山”,而到了晚年卻“鏡中衰鬢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殺敵報國卻屢次遭受排擠打擊的悲憤;三處是用三國諸葛亮慷慨北伐同當今南宋朝廷妥協不抵抗作對比,以古鑑今,褒貶分明。
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這些詩句皆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23b5bb5c9ea15ce4dfd1a81b8003af33a87b223
擴充套件資料:
1、創作背景
公元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想到山河破碎,國家動盪,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
2、藝術特色
詩的開頭寫的是年青時的認識和志向。“哪知世事艱”,即不知道世事的艱難。事實上要恢復中原,就會受到投降派的阻饒、破壞。因此,一個“艱”字就飽含著對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憤,也包含著報國無門的無奈。然而,在那時,詩人渴望恢復中原的豪氣卻像山一樣。
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貼切,可以從山之高聯想到豪氣萬丈,壯志凌雲,也可以從山之凝重、不可動搖,聯想到堅忍不拔,無可動搖之志。這便是詩人年輕時的寫照。接著兩句便是對抗金英雄的追思,其中雖無一個動詞出現,但在讀者面前就呈現著激烈的戰鬥場面。
表現出高昂的戰鬥情緒,極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詩人透過今昔之對比,從而突出了對現實狀況的不滿,隱含著一種憤懣的情緒。南朝宋時的名將檀道濟自比為萬里長城,唐朝名將李勣也被唐太宗比為長城,因而詩人要效法他們的精神,以“塞上長城”自比,以為能成為一個抗敵的英雄。
然而,壯志未酬,已生華髮,這是以沉痛的筆調,抒發了對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極度憤慨。最後,透過對諸葛亮的讚揚,嘆息南宋朝廷中就沒有一個可以與之相比之人,用以表明對朝廷不思恢復中原的氣憤。
對於一個志在立功卻懷才不遇,光陰蹉跎而難以作為者來說,能不幽憤哀傷嗎?此詩雖然沒有用一個“憤”字,但是胸中那鬱積之“憤”在字裡行間仍然表現得淋漓盡致,其愛國之情將永遠感染著每一位讀者。
書憤
宋代: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
年輕時就立志北伐中原,哪想到竟然是如此艱難。我常常北望那中原大地,熱血沸騰啊怨氣如山啊。記得在瓜州渡痛擊金兵,雪夜裡飛奔著樓船戰艦。秋風中跨戰馬縱橫馳騁,收復了大散關捷報頻傳。
想當初我自比萬里長城,立壯志為祖國掃除邊患。到如今垂垂老鬢髮如霜,盼北伐盼恢復都成空談。不由人緬懷那諸葛孔明,出師表真可謂名不虛傳,有誰像諸葛亮鞠躬盡瘁,率三軍復漢室北定中原!
賞析:
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半敘述早年決心收復失地的壯志雄心,後半感嘆時不再來,壯志難酬。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追敘自己早年的宏圖大志和氣壯如山的愛國熱情。既有對世時艱難的慨嘆,又有對自己當年抗金復國的壯心豪氣的袒露。作者青年時就立下了“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宏願。孝宗即位後,陸游曾向他陳述了有關定都、備戰和革新政治的建議。
使得朝廷主戰氣氛甚濃。隆興二年春,陸游積極支援愛國將領張浚北伐,符離之役失利,朝中主和勢力日熾,張浚被罷免,陸游也受牽連而免了官職。乾道八年,陸游抵達南鄭,在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任幹辦公事兼檢法官。
八個多月的從軍生涯是他一生中身臨前線最寶貴的時光,他身穿戎裝,鬥志昂揚地馳騁在西北國防前線。他考察了南鄭一帶的山川形勢和民情風俗,形成了他的“卻用關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戰略思想,積極向王炎陳“進取之策”,但南宋朝廷無法容忍他策劃北伐的活動。
最後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陸游殷切收復中原的主張成為泡影,他的內心非常失望和苦悶但愛國熱情並沒有消減。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二句,寫作者在鎮江前線時,雪夜遙望瓜洲渡口宋軍高大戰艦;在南鄭前線上,乘秋風,跨鐵馬,賓士在大散關道上。這是陸游親歷的兩次難以忘懷的抵抗金兵戰鬥。
“瓜洲渡”在江蘇省揚州市南面的瓜洲鎮,此事指宋孝宗隆興二年,陸游任鎮江通判,勸說支援張浚用兵,準備北伐事。“大散關”在今陝西寶雞市西南,是當時宋金的邊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陸游做王炎幕僚,曾籌劃恢復中原大計,領軍隊強渡渭水,策馬直驅大散關前線與金人作戰。
作者採用列景手法,兩句用六個名詞簡潔卻巧妙地寫出了戰鬥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殺敵的心情。宋朝的軍隊曾經在東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關打敗過金兵,一處是在冬天, 一處在秋天! 一次是兵船作戰,一次是馬隊交鋒。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戰生活,流露出抗金復國的豪情壯志。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歲月不居,壯歲已逝,志未酬而鬢先斑,這在赤心為國的詩人是日夜為之痛心疾首的。陸游不但是詩人,他還是以戰略家自負的。可惜畢生未能一層長材。
“切勿輕書生,上馬能擊賊”(《太息》)、“平生萬里心,執戈王前驅”(《夜讀兵書》)是他念念不忘的心願。“塞上長城”句,詩人用劉宋名將檀道濟典明志。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國家,揚威邊地,捨我其誰。
然而,如今詩人壯志未酬的苦悶全懸於一個“空”字。大志落空,奮鬥落空,一切落空,而攬鏡自照,卻是衰鬢先斑,皓首皤皤。兩相比照,滿是悲愴。這一結局,非詩人不盡志所致,非詩人不盡力所致,而是小人誤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愴便為鬱憤。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尾聯亦用典明志。諸葛堅持北伐,雖“出師一表真名世”,但終歸名滿天宇,“千載誰堪伯仲間”。千載而下,無人可與相提並論。很明顯,詩人用典意在貶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復中原之志亦將“名世”。
詩人在現實裡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將渴求慰藉的靈魂放到未來,這自然是無奈之舉。而詩人一腔鬱憤也就只好傾洩於這無奈了。 透過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賢的業績,表明自己的愛國熱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諸葛亮,施展抱負。
回看整首詩歌,可見句句是憤,字字是憤。以憤而為詩,詩便盡是憤。全詩除了巧用典故,還巧作對比,一處是理想與現實作對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現實卻是自己被排擠不能繼續抗戰,恢復中原願望無法實現。
二處是自己早年形象與晚年形象作對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氣如山”,而到了晚年卻“鏡中衰鬢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殺敵報國卻屢次遭受排擠打擊的悲憤;三處是用三國諸葛亮慷慨北伐同當今南宋朝廷妥協不抵抗作對比,以古鑑今,褒貶分明。
全詩感情沉鬱,氣韻渾厚,顯然得力於杜甫。這些詩句皆出自他親身的經歷,飽含著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無法比擬的。
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023b5bb5c9ea15ce4dfd1a81b8003af33a87b223
擴充套件資料:
1、創作背景
公元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想到山河破碎,國家動盪,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
2、藝術特色
詩的開頭寫的是年青時的認識和志向。“哪知世事艱”,即不知道世事的艱難。事實上要恢復中原,就會受到投降派的阻饒、破壞。因此,一個“艱”字就飽含著對朝廷屈辱投降的激憤,也包含著報國無門的無奈。然而,在那時,詩人渴望恢復中原的豪氣卻像山一樣。
這一比喻非常奇特而貼切,可以從山之高聯想到豪氣萬丈,壯志凌雲,也可以從山之凝重、不可動搖,聯想到堅忍不拔,無可動搖之志。這便是詩人年輕時的寫照。接著兩句便是對抗金英雄的追思,其中雖無一個動詞出現,但在讀者面前就呈現著激烈的戰鬥場面。
表現出高昂的戰鬥情緒,極有鼓舞人心的作用。詩人透過今昔之對比,從而突出了對現實狀況的不滿,隱含著一種憤懣的情緒。南朝宋時的名將檀道濟自比為萬里長城,唐朝名將李勣也被唐太宗比為長城,因而詩人要效法他們的精神,以“塞上長城”自比,以為能成為一個抗敵的英雄。
然而,壯志未酬,已生華髮,這是以沉痛的筆調,抒發了對苟安而不思抗金的投降派的極度憤慨。最後,透過對諸葛亮的讚揚,嘆息南宋朝廷中就沒有一個可以與之相比之人,用以表明對朝廷不思恢復中原的氣憤。
對於一個志在立功卻懷才不遇,光陰蹉跎而難以作為者來說,能不幽憤哀傷嗎?此詩雖然沒有用一個“憤”字,但是胸中那鬱積之“憤”在字裡行間仍然表現得淋漓盡致,其愛國之情將永遠感染著每一位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