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時空通訊

    把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換算成地球的密度它的體積有多大?

    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數學題。

    中子星密度為1~20億噸/cm^3,地球密度為5.5g/cm^3,中子星密度約地球密度的18.2萬億~364萬億倍,我們折中一下,中子星按中間密度10億噸/cm^3,這樣1立方厘米中子星就有182萬億立方厘米的體積,換算成立方米就是1.82億立方米。

    根據球體積公式V=(4/3)πr^3,可計算出1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變成地球物質,相當一個半徑351米的球體。這個結果可能超乎一些人想象吧?中子星說得那麼玄乎,也不過如此。其實這已經很玄乎了,一個指甲蓋那麼大的中子星物質,變成地球物質就成了塞滿鳥巢空間一個巨大的球。

    如果變成一個黑洞,1cm^3體積的球形半徑就是約0.62cm,這就是黑洞的史瓦西半徑。史瓦西半徑的計算公式為:R=2GM/C^2,這裡R為史瓦西半徑值,G引力常量,M為天體質量,C為光速。根據公式計算,這麼大的黑洞質量約有41萬億億噸,約地球質量的68.3%。

    那麼60萬億噸的地球如果變成中子星,地球體積將縮小182萬億倍,就成了一個半徑約112.4米的球。也就是說這個球遠遠沒有1立方厘米中子星物質變成地球物質體積大。想一想我們開著時速100km的汽車,沒日沒夜一刻不停的開,都要開16天多,才能夠轉一圈,而地球變成中子星後,只要散著步也只要幾分鐘就轉了一圈,開心吧?

    不過這種開心永遠也不會降臨。

    這是因為中子星的質量介於太陽的1.44~3倍之間,太陽質量的1.44倍是錢德拉塞卡極限,沒到達這個臨界點,就只能成為一個白矮星,成為不了中子星;而太陽的3倍左右是奧本海默極限,到了這個極限,中子簡併壓就再也支撐不了重力壓力,必然坍縮成一個黑洞。

    因此中子星的半徑一般在10km左右,像地球這種質量,包括太陽這種質量的天體,是變不成中子星的。太陽最終的歸宿是一個白矮星。一般認為要太陽8倍以上,30倍以下的恆星在演化晚期,發生超新星大爆發後,拋棄了絕大多數的物質,剩餘的核心緻密物質才會形成一箇中子星。而40倍太陽質量以上的恆星,超新星大爆發後核心殘留物質會坍縮成一個黑洞。

    所以在中子星上轉一圈至少有六七十公里,急匆匆的走也要走八九個小時吧。而且已知的任何物質都無法在中子星上落腳,更別說人了,靠近都不行。如果一個成年人被中子星引力捕獲,拉拽著掉到其表面,掉落速度可達光速一半,即每秒15萬千米,撞擊的威力相當15000多顆廣島原子彈同時爆炸。

    不過別擔心,中子星會毫髮無損,連1毫米波瀾都掀不起來。因為中子星上重力形成的壓強達到10^28個地球大氣壓,也就是1萬億億億個大氣壓強,相當地球中心壓強的30萬億億倍。中子星的極端還有:磁場強度達到地球的數十萬億倍;逃逸速度達到一半光速;表面溫度數百萬度到上億度,中心溫度可達萬億度。

    這樣的地方,在可預見的未來,人類是也無法靠近的。不過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人水滴探測器,就是由中子星類物質製造的,所以人類窮盡一切辦法不但無法窺探其中的秘密,就是在表面放大一億倍也無法找不到一點疤痕。當然這只是小說誇張的想象,中子星物質是沒有辦法在一般環境存在的。

    緻密的天體是如何形成的?

    密度不同的天體,是由於天體重力不一樣導致的。因為在超強大壓力下,物質會被壓垮,這種垮不是我們生活中看到或理解的那種垮,而是原子粒子之垮。我們之所以能夠看到各種各樣形態的物質,能夠保持某種形態不變,是因為物質內部有一種壓力,或者叫斥力,在支撐著外部壓力。

    比如人體,經過長期進化適應了地球1個大氣壓的壓力,形成了人體內部壓力與外部壓力的平衡,這樣人就能夠在地表每平方釐米1公斤的壓力下活動自如;而如果加大壓力或者減少壓力,人類就承受不了,因此在深潛時或太空探索,人類就要穿上抗壓服,來幫助身體抵禦外面壓力的變化。

    在物質內部更深層次,每一個層次都會自動抵禦某種壓力,這種抵禦壓力的原理是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美國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發現的,因此人們把它定名為“泡利不相容原理”。這個原理認為,微觀層面費米子(電子、中子、質子等一類粒子)組成的系統中,不能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粒子處於完全相同的狀態,也就是說兩個粒子不能佔據空間中的同一個位置。

    通俗的說,就是這些粒子天生不願靠在一起,一定要保持距離,這樣就形成了相互之間你推我搡的排斥力,這種排斥力到了越深層次的粒子就越大,能夠抵禦的壓力也相應越大。巨大恆星中心壓力極大,超新星大爆發導致的壓力就更高了,這樣中心物質就會在不同壓強下形成不同層次的緻密天體。

    電子簡併壓和中子簡併壓造就了白矮星和中子星。

    首先,中子星的質量介於1.44~3個太陽質量之間,小了沒到達錢德拉塞卡極限,也就是1.44個太陽質量,重力就達不到壓縮臨界點,就只能保持白矮星的電子簡併態物質。電子簡併態物質也是在重力極大條件下,物質的原子被壓癟了,不過還沒有碎,只是外層電子成為遊離電子,而原子核還保持完整的躺在電子海洋中。

    這就是白矮星,白矮星依靠電子之間排斥力形成的簡併壓支撐著重力壓。太陽以及8倍太陽質量以下的恆星,演化後期外殼物質會消散在太空,中心留下一個質量在太陽1.44倍以下的白矮星,體積約地球大小,密度達到1~10噸/cm^3。

    當白矮星透過吸積,或者超新星大爆發後核心殘留的緻密物質達到1.44個太陽質量以上時,電子簡併壓就再也無力支撐巨大的重力壓力,星球物質只有進一步坍縮。這樣原子就完全崩潰了,帶負電荷的電子被壓進了原子核,與帶正電的質子中和成為了中子,加上原子核中原來的中子,整個星球就基本上由中子組成,因此叫做中子星。中子星已經完全消除了原子巨大的空間間隙,達到原子核的密度,約10^15kg/cm^3。

    中子星物質是目前人類觀測到密度最大物質。

    中子星就依靠中子簡併壓支撐極高的重力壓,勉強維持著這種極端緻密的物質形態。當中子星透過吸積,或者超新星大爆炸核心緻密物質質量超過太陽3倍左右時,就到了奧本海默極限,中子簡併壓就也無法支撐這種壓力了。這時,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止物質的無限塌縮了,中子也被壓碎了,我們認知的一切物質形態再也沒有了,這個天體就成為一個無限小的奇點,這個奇點的密度已經無限大。

    雖然這個奇點沒有體積,人類無法看到了,但還保有著質量、角動量和電荷等物理量,並在奇點周圍形成一個與質量成正比的球狀無限曲率空間,這個空間什麼也沒有,只有引力場。

    這就是黑洞,那個球狀空間就是黑洞的史瓦西半徑。黑洞奇點已經不是我們可認知的事物,也不是我們世界的物質了。因此中子簡併壓物質是我們能夠認知最極端最緻密的物質。

    有理論認為,宇宙中可能存在著夸克簡併態天體,它的密度大於中子星,僅次於黑洞奇點。不過迄今為止並沒有發現這種天體。這樣中子星在宇宙天體食物鏈中,依然佔據著老二地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娶一個不愛你的人和嫁一個你不愛的人是什麼樣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