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情感尚尚籤

    說她同學家零食都是必備的,還是進口的,她不攀比,就想偶爾吃個普通的零食,我都是各種理由不同意,什麼含這含那,不衛生,對身體不好。這不能那不行,天天過的還有什麼意思?就連別人經常吃的燒烤麻辣燙,她長這麼大吃的次數一隻手都可以數的過來,還是在別人的帶領下吃的。說她同學都有零花錢,她們花不完攢起來,然後就可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她卻沒有。雖然她有需要時我會給,但沒有空間,跟她自己攢的花起來完全不一樣。說和她玩的同學都有漢服或是COS服,她很喜歡漢服,在網上看了很久。為了不給我經濟壓力,她都是挑便宜的給我選,看買哪個,而我總推三阻四,要麼說考慮考慮,要麼說以後再看,沒有一點誠意。雖然她喜歡的東西不少,但真正想要買的東西並不多,為什麼就不能滿足她的願望呢?又不是什麼奢侈品。說女同學都有化妝品,至少都有口紅、眼影這些的。她喜歡這些小東西,心情不好的時候拿出來看看,也會變得開心些,休息的時候還可以自己嘗試化妝。她不想朋友們有活動的時候,自己什麼都不懂,什麼都不會。別人有錢買幾十塊上百塊的,家裡條件不允許買好的沒關係,可以買便宜的,幾塊十幾塊都行。但不能我不喜歡化妝,就強制她跟我一樣不喜歡。當時鬧的很兇,關係很疆。後來我與孩子好朋友的媽媽多次探討,又到老師那裡取經,還找心理輔導老師進行了治療。

    從一開始的憤怒無助,到中間的不斷推翻、重建,再到現在的用心溝通、坦然面對,我經歷了很多自我剖析和批判,期間還曾因為孩子的一些行為哭過很多次。但正因為這樣,我才有了後來的成長。可以這麼說,在和孩子的溝通與相處上,我的思想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好好說話,學會傾聽。要做到好好說話不是那麼容易,可能我們自己意識不到自己說話的語氣,但孩子能感受到我們的敷衍與不耐煩。我們不能把生活壓力和困擾帶來的不良情緒,發洩到孩子身上。心情不好時可以事先和孩子打好招呼,說明自己的狀態有點兒糟糕,想安靜一會兒,請她暫時不要打擾自己,以免控制不衝她發火。好的傾聽者,不止是聽。很多時候,孩子需要的是一個認真的傾聽者,他們只想傾訴,不想被批判,更不想被貼標籤。當她講她遇到的事情時,我們要多聽少說,可以在必要時指出或是詢問她的感受,但不要講道理,不要說你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孩子大了,她能講出來,也能慢慢想到問題的所在,家長點到為止即可,長篇大論只會讓孩子失去交流的慾望,強迫她如何做,更會引發她的叛逆情緒。給孩子適度的空間,在告知我的情況下,非原則事項都允許她自己作主,不用再事事都按我的規定來做。每月給她一定數額的零花錢,除了零食和飲料限量之外,花多少存多少都由她自己掌控。當然,大的開銷要求報備,因為我是她的監護人,有權力知道她的大事件。在一定範圍內,滿足她的一些正常愛好,以便她和同學能擁有共同話題,不至於不合群或是因為聊不到一起而被孤立。從對孩子某些需求的排斥到後來的有條件支援(事先我都會講出我的顧慮,當然這些都是從她的利益和家庭條件兩方面出發的。),我感到孩子更理解我的好意和難處了,和她的關係也更親密了。雖然我還是擔心她,怕她會早熟、早戀,但我已經不像最初那樣惶恐不安了。別人有的,自己也想擁有,這方面成年人也是一樣的。所以問題中孩子想要買化妝品,其實是正常的,因為愛美是女孩的天性,青春期的孩子也是一樣。同學有,她也想要。得不到,她才會渴望,得到了,從開始的愛不釋手到後來的習以為常,你會發現,其實孩子並不是變壞了,她只是覺得自己長大了,想要擁有一些象徵她長大的外在的東西而已。只要她不是一天到晚打扮的花枝招展,你不用太過緊張。平時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即可。儘量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看問題,與她共情,給她足夠的支援、理解和愛。這很難做到,但一定要盡力去做,如此,她才會信任你,願意跟你聊她的心事。

    總而言之,我們要正確看待孩子正常的需求。所謂“攀比”,很多時候只是多了一些對比而已,如同家長經常說誰誰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一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空調直流變頻好還是交流變頻好,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