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dylm5334
-
2 # 使用者4044295222555
自《孔家語·厄》,意思是花冷清偏遠山谷卻缺少觀賞停止芬芳放。
拓展資料:
原文
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謂困厄而改節.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晉重耳之有霸心,生於曹、衛;越王勾踐之有霸心,生於會稽.故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庸知其終始乎?
《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今傳本《孔子家語》共十卷四十四篇,魏王肅注,書後附有王肅序和《後序》。
《後序》實際上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內容以孔安國語氣所寫,一般稱之為《孔安國序》,後半部分內容為安國以後人所寫,故稱之為《後孔安國序》,其中收有孔安國的孫子孔衍關於《家語》的《奏言》。
意思是:況且芝蘭生長在深林之中,不因為無人欣賞而不芳香;君子修養身心培養道德,不因為窮困而改變節操。出處:《孔子家語》又名《孔氏家語》,或簡稱《家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原文節選: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是以晉重耳之有霸心,生於曹衛;越王勾踐之有霸心,生於會稽。故居下而無憂者,則思不遠;處身而常逸者,則志不廣,庸知其終始乎?”譯文:如何做在於自身,是生是死在於命。因而晉國重耳的稱霸之心,產生於曹衛;越王勾踐的稱霸之心,產生於會稽。所以說居於下位而無所憂慮的人,是思慮不遠;安身處世總想安逸的人,是志向不大,怎能知道他的終始呢?”擴充套件資料:創作背景:元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引三國魏王肅注《孔子家語》所附漢孔安國後序說:“《孔子家語》者,皆當時公卿士大夫及七十二弟子之所諮訪交相對問言語也。既而諸弟子各自記其所問焉,與《論語》、《孝經》並時,弟子取其正實而切事者,別出為《論語》,其餘則都集錄之,名之曰《孔子家語》。”後來“《孔子家語》乃散在人間,好事者或各以意增損其言”,安國“於是因諸公卿大夫私以人事募求其副,悉得之,乃以事類相次,撰集為四十四篇”。《通考》還引孔安國之孫孔衍奏言:武帝時,“魯共王壞孔子故宅,得古文科斗《尚書》、《孝經》、《論語》,世人莫有能言者。安國為改今文,讀而訓傳其義。又撰次《孔子家語》。既畢訖,會值巫蠱事起,遂各廢不行於時”。《家語》是一部重要的記錄了孔子及孔門弟子思想言行的著作。但自宋代以來,《家語》被疑為是王肅的偽作,以致埋沒了《家語》在孔子及其弟子研究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