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木蘭故里在虞城,有花木蘭祠為證。在京九鐵路線上,有個虞城木蘭站,不遠處即為花木蘭祠,是隋朝木蘭故居所在地。祠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大殿、獻殿、後樓和各院落,共有百餘間。大門過道內,塑有花木蘭的高大戰馬;大殿內,塑有花木蘭戎裝出徵像和兩側侍衛;後樓塑有花木蘭少女像、全家合歡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吏、名人讚美花木蘭的撰文、題詩、書畫等碑刻十餘通。如唐代杜牧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佛雲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毀於1943年一場戰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儲存完好。 二,木蘭家在亳州,至今遺址尚存。《亳州志烈女志》載:木蘭,魏姓,西漢譙城東魏村人(今亳州魏園村)。魏園村為淮北一普通村落,高約5米的木蘭出征塑像,為故里平添無限光彩。村民指其村後即木蘭故居,墓冢猶存。墓周蒼松環護,翠竹成林,春來芍花飄香,蔚為壯觀。《光緒亳州志》載:木蘭祠在關外,相傳祠左右即木蘭之家。今祠已毀,遺址尚在。 三,木蘭為黃陂人氏,木蘭山下是其家。木蘭山在黃陂城北30公里處,山高600餘米,峰巒聳翠,風景秀麗,古蹟甚多。傳說當地有朱氏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這,立功封為木蘭將軍。她不受朝祿,解甲歸田,恢復紅裝,侍親以終。歷代在山上祭祀木蘭,唐建木蘭廟,明建木蘭宮,後修木蘭殿。現木蘭殿在絕壁之上,朱柱青瓦,殿門額刻“忠孝勇節”四個大字。殿內端坐木蘭鎏金塑像,男裝女貌,英俊神武。兩側山牆,有“登山求嗣”、“河畔習武”、“代父出征”、“凱旋歸時等木蘭故事彩色壁畫,栩栩如生。 四,木蘭葬於延安,聖地有勝蹟。木蘭家住延安城南萬花鄉花塬頭村,為花姓,北魏人。死後葬於村旁山上,稱“花家陵”。皇帝還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1984年,在延安萬花山修復了木蘭陵園。該園雕樑畫檔,典雅壯觀,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花將軍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詩人歌頌花木蘭的詩詞。園內遍植木蘭喜愛的牡丹花,塑有木蘭戎裝石像,躍馬橫劍,逼真再現了木蘭當年的颯爽英姿。
一,木蘭故里在虞城,有花木蘭祠為證。在京九鐵路線上,有個虞城木蘭站,不遠處即為花木蘭祠,是隋朝木蘭故居所在地。祠始建於唐代,佔地面積72000平方米,自南而北依次有大門、大殿、獻殿、後樓和各院落,共有百餘間。大門過道內,塑有花木蘭的高大戰馬;大殿內,塑有花木蘭戎裝出徵像和兩側侍衛;後樓塑有花木蘭少女像、全家合歡像;祠殿內外,有歷代官吏、名人讚美花木蘭的撰文、題詩、書畫等碑刻十餘通。如唐代杜牧詩:“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佛雲堆上祝明妃。”可惜,原祠毀於1943年一場戰火,近年重修,尚有清代祠碑儲存完好。 二,木蘭家在亳州,至今遺址尚存。《亳州志烈女志》載:木蘭,魏姓,西漢譙城東魏村人(今亳州魏園村)。魏園村為淮北一普通村落,高約5米的木蘭出征塑像,為故里平添無限光彩。村民指其村後即木蘭故居,墓冢猶存。墓周蒼松環護,翠竹成林,春來芍花飄香,蔚為壯觀。《光緒亳州志》載:木蘭祠在關外,相傳祠左右即木蘭之家。今祠已毀,遺址尚在。 三,木蘭為黃陂人氏,木蘭山下是其家。木蘭山在黃陂城北30公里處,山高600餘米,峰巒聳翠,風景秀麗,古蹟甚多。傳說當地有朱氏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這,立功封為木蘭將軍。她不受朝祿,解甲歸田,恢復紅裝,侍親以終。歷代在山上祭祀木蘭,唐建木蘭廟,明建木蘭宮,後修木蘭殿。現木蘭殿在絕壁之上,朱柱青瓦,殿門額刻“忠孝勇節”四個大字。殿內端坐木蘭鎏金塑像,男裝女貌,英俊神武。兩側山牆,有“登山求嗣”、“河畔習武”、“代父出征”、“凱旋歸時等木蘭故事彩色壁畫,栩栩如生。 四,木蘭葬於延安,聖地有勝蹟。木蘭家住延安城南萬花鄉花塬頭村,為花姓,北魏人。死後葬於村旁山上,稱“花家陵”。皇帝還派人送葬,墓下有石階,兩旁分列石人、石馬、石獅、石羊。1984年,在延安萬花山修復了木蘭陵園。該園雕樑畫檔,典雅壯觀,依山建有墓冢,石碑上刻有舒同所書的“木蘭詩”、“花將軍墓”,以及白居易、杜牧等著名詩人歌頌花木蘭的詩詞。園內遍植木蘭喜愛的牡丹花,塑有木蘭戎裝石像,躍馬橫劍,逼真再現了木蘭當年的颯爽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