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戰爭

    在東晉歷史上有一位人物,他被稱為“東晉曹操”,也有人將他比作司馬懿、司馬昭,而這位權臣,就是桓溫。

    桓溫是東晉時期的梟雄式人物,崇拜者將他奉為英雄,鄙夷者則斥他為奸佞。不過真正的歷史人物從來都不是非黑即白的,桓溫亦是如此。

    少年桓溫,是一位豪傑。桓家本就是一個傳奇家族,桓溫的高祖是曹魏大司農桓範,在三國時期被司馬氏誅殺,淪為刑徒。經過多年的打拼,桓氏艱難躋身江左八達之列。桓溫出身自然也算名門望族,可是就在桓溫十五歲時,他的父親被人殺害。桓溫發誓要替父報仇,他十九歲時混入仇人喪禮,手刃其兒子。自此,桓溫名揚天下,少年豪傑之名,世人皆知。

    皇室看重桓溫,將他招為駙馬,對他委以重任。桓溫憑藉皇室的扶持以及自己的能力,一路上平步青雲,官至刺史。在桓溫三十三歲時,司馬氏為削弱荊州庾式,任桓溫為安西將軍、荊州刺史,統領長江軍權。

    在執掌大權以後,桓溫率軍討伐蜀地,他連戰連捷,最終俘虜成漢皇帝李勢,滅亡成漢政權。在蜀地,桓溫選賢任能,安撫百姓。平蜀之戰讓桓溫聲名大振,他在朝堂裡的威望和權勢越來越大,這讓司馬氏忌憚不已。為了制衡桓溫,會稽王司馬昱啟用名士殷浩,並拒絕桓溫的北伐請求,讓殷浩率軍北伐。可是殷浩數次北伐都以慘敗告終,朝野上下對殷浩怨聲載道。桓溫趁機逼迫司馬昱將殷浩廢掉,自此,桓溫再無人制衡,他開始獨攬大權,進行北伐。

    桓溫的北伐客觀上是收復失地,光復西晉,但他發動北伐的真實目的是立威奪權,打壓異己。在這種情況下,桓溫的北伐戰略以穩為主,他不想出現巨大的失敗,這樣會削弱他的權威。而朝廷出於打壓桓溫的目的,也不想看到桓溫北伐成功。桓溫個人的保守戰略,加上朝廷的掣肘,導致桓溫三次北伐敗多勝少,東晉往往是先勝後敗。

    在桓溫北伐失敗以後,他惱於朝廷的不配合,於是廢掉司馬奕,迎立會稽王司馬昱為帝。曾經的朋友,如今卻被迫淪為傀儡,司馬昱的痛苦可想而知,可是他卻無可奈何,只能與桓溫虛與委蛇。

    桓溫想要奪權稱帝,但他希望的道路是自己北伐成功,衣錦還鄉,接受朝廷九錫,隨後在所有人的擁戴下稱帝。可是北伐的失利讓恆溫威望受損,朝廷有了藉口不給他加九錫。桓溫在晚年時想要逼迫朝廷,但在謝安等人的阻止下,他終究沒有實現願望。直到桓溫死時,他都沒有登上皇帝的寶座。

    說桓溫不想篡權是假的,他素有野心,並且從未隱藏自己的野心。桓溫曾對親信說道:“既不能流芳後世,不足復遺臭萬載邪!”(《晉書·桓溫傳》)桓溫不是一位君子,但他卻也談得上光明磊落。國之棟樑與竊國大盜,其實都是桓溫。

  • 2 # 小閔學歷史

    在東晉時期幾乎是一種常態,雖然司馬懿的後代不思進取以至於丟了半壁江山,但是東晉時期還是有一大批的優秀的能人志士發起了北伐意在收復失地。先後有祖逖北伐,庾家兄弟主持北伐,桓溫北伐,謝玄北伐以及劉裕北伐。

    其中在東晉時期以桓溫的北伐最為積極,算上滅成漢加上晚年出兵收復壽春等舉動他一生都是在馬背上度過的。並且筆者個人認為其實桓溫的能力還是挺出眾的,桓溫死後的十幾年間,東晉甚至沒有人可以主持北伐。當然這其中也是具有多方面的因素:

    1.也是因為桓溫第三次北伐損失過大,所以東晉這時期也是休養生息為主。

    2.當時東晉內部也是無人可以扛起北伐大旗,謝安忙於整肅東晉內部,謝玄當時也在訓練北府軍也是無暇北伐。

    桓溫雖然大規模的北伐,可桓溫北伐的戰績真的令人大跌眼鏡,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因素而導致當年滅成漢之時意氣風發的桓溫竟然不能再創輝煌呢?

    北伐動機不明,只為賺足政治資本

    桓溫是一個野心家,他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話“縱不能流芳千古,也要遺臭萬年”。當然說桓溫是遺臭萬年也真說不上,因為他雖然一直想要篡權奪位,但是他卻不想眼睜睜的看著漢人剩餘的故土為北方異族所侵佔,所以臨終之前也交代了其弟桓沖和東晉和解。也正是因此,謝安才能安心忙於內政,為後來淝水之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

    桓溫本人也說不上是流芳千古,從他北伐的動機就可以看出。東晉時期,雖然很多的能人志士都是銳意北伐,可是他們的北伐動機有所不同:

    1.祖逖、謝玄堪稱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北伐,祖逖因為廟堂之爭最終憂憤而死,謝玄看著淝水之戰後大好形勢之下卻被卸下軍職轉為閒差不久也鬱鬱而終。

    2.庾家兄弟主持的北伐,轉移東晉內部矛盾,庾家兄弟主持東晉時期可謂內亂頻發,一方面是和王導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和京口等地流民統帥之間的矛盾。他們都沒有處理好,所以他們北伐就是想要轉移內部矛盾。

    3.桓溫、劉裕之北伐。野心家的北伐,不在收復失地其心在於希望北伐建立聲望最終控制朝政甚至謀權篡位(這點上劉裕做的比桓溫要強)。

    所以從桓溫北伐的動機之上就可以看出,他的北伐就不會成功了。所以這就導致了他在北伐之事上雖然每次規模都是浩浩蕩蕩,但是最終卻是慘淡收場,因為他也要儲存實力。

    和東晉內部關係不好,掣肘太多

    桓溫自從滅成漢之後,其政治野心就已經暴露出來了,在冉閔之事上他更是不能和東晉朝堂保持一致。冉閔和慕容恪在河北決戰之時具備軍事素質的桓溫看出了這絕佳的戰機,他一再請求上書北伐,可是東晉就是不同意,最終逼得桓溫採取類似“兵諫”的行動來逼著東晉北伐,雖然東晉朝堂最終同意北伐,卻派出了殷浩主持北伐事宜。

    殷浩是一個書生,他根本不懂行軍打仗,最終東晉在冉閔和前燕的決鬥之中失去了一個可以失地的良好戰機,因為殷浩的無能最終東晉同意桓溫北伐。

    可以說冉閔之事是桓溫和東晉朝堂矛盾的爆發點,從此之後朝廷和桓溫的關係愈發緊張。所以在以後的北伐之中,桓溫也只能靠自己而不能靠著東晉朝堂,所以這樣子就註定了桓溫北伐的失敗:一方面桓溫北伐之時不能派出大量的部隊所以在軍事上桓溫已經失了先機;另一方面桓溫還要時時刻刻防著東晉朝堂對他背後使絆子,在廟堂之上也輸了。

    所以這樣子的情況導致桓溫每次出征都是畏首畏尾,既要考慮前方還要考慮後方,你連後背都不能安心又怎麼可能鬥得過眼前的敵人呢?

    對手太強

    桓溫這點很悲劇,桓溫所在的年代可謂是十六國時期最精彩紛呈的年代,這一時期北方的戰爭讓大量的無辜百姓死於戰火之中。但是這一時期在歷史上也記錄下了許多鼎鼎大名的名將以及經典的戰役:比如前燕的慕容兄弟、被許多人傳頌的冉閔、前秦的王猛和符堅。

    這一時期可謂是精彩紛呈,但是對於桓溫來說可謂很悲劇,本身桓溫和這些人真的相比較的話或許比不上上述幾人,但是上述幾人真的想要輕易的打敗桓溫絕非一件易事。

    可是就如同之前兩點說的,上述幾人都堪稱名將,他們都很會抓住敵人的弱點,桓溫的弱點是什麼:後方不穩、軍糧運輸不便。

    所以第三次北伐中的枋頭之戰,前燕慕容垂精準的看到了桓溫的這個弱點。這場戰鬥是五十八歲的桓溫和四十四歲的慕容垂的較量,慕容垂並不像之前前燕的那些將領一樣,傻乎乎的和桓溫硬碰硬,他採取對自己最有利的態勢:拖。因為桓溫運輸不變,時間一久他的糧草肯定不濟,一旦軍糧不濟那麼軍心自然就會潰散。

    所以這場戰鬥是四十四歲的慕容垂贏了,五十八歲的桓溫敗的很慘,五萬多人只剩一萬多人回到荊州,積攢了多年的物資毀於一旦,總之這場戰鬥也是磨滅了桓溫的雄心壯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5歲女性真的找不到工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