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razy歷史

    二戰時期,蘇聯是沒有能力讓日本沉沒的!

    《日本沉沒》是一部享譽日本的電影,講述的是日本列島在板塊碰撞的情況下,最終因為地質活動而沉沒在西太平洋海溝之中。

    日本是島國,更不幸運的是,日本恰好出現在環太地震帶上。是太平洋板塊和亞洲板塊碰撞的產物。在它的東側,就是世界上最為幽深黑暗的地方,亞馬里亞海溝。這道地球的裂痕,一直如同深淵的眼睛望著近在咫尺的日本列島,隨時準備將其吞噬。

    常年的地質災害,加上礦產資源的匱乏,使得日本這個國家的憂患意識極強,這也是為何會出現《日本沉沒》這種電影的根本原因。而歷史上日本四處侵略,其實就是在為自己尋找出路。不過,就目前來看,日本的這種企圖幾乎已經不再具有實現的可能性。

    有人說,蘇聯在二戰期間就有將日本列島沉沒的企圖和計劃。

    可以說,這絕對是無稽之談。因為當年的蘇聯根本不具備這種能力。

    眾所周知,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無非是核武器,當今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武器。但是二戰時期,蘇聯很顯然還不具備核武器。當時能夠這個能力的只有美國。不過,美國當年雖然已經生產出了核武器,但是也僅僅是生產了兩顆實用彈:胖子和小男孩。

    想要日本沉沒,就需要在日本列島東部集中爆炸大當量的核彈。要麼是多枚原子彈,要麼是類似大伊萬那種級別的氫彈。

    所以,在1945年的時候,美國也並不具備這個能力,更遑論是技術能力更差的蘇聯了。

  • 2 # 鄭叔304

    蘇聯怎麼讓日本沉沒呢,是把日本地下全部挖空嗎。別說二戰時期就是蘇聯最強大的時候,把蘇聯的所有核武器放在日本也不可能將日本炸沉。如此提問如小孩般幼稚可笑!

  • 3 # obayang159

    這個問題問的很有點歧義啊

    如果是從地理角度的---沉沒,來說。

    二戰時期,沒有那個國家有這個能力

    而擁有核武器的美國,只是有可能而已。

    但當時,美華人對日本的地質情況,瞭解的沒那麼清楚。

    如果是廣義角度上的---沉沒。就類似美國現在乾的。

    蘇聯也很難。

    因為日本畢竟是個海權國家,具體可參考德國和英國。

  • 4 # 都市南鄉子

    網上鼓吹?我怎麼從沒看到過相關資訊。如果有,那就是東北話說的整個一“大忽悠”。誰信誰傻。至於答案,對不起,只要讀者有正常人的思維能力,具備國民普及教育的常識都知道此說純屬胡扯。

  • 5 # 贛江傑

    這需要鼓吹嗎?客觀講美蘇都有能力實力單挑佔領日本本土。只能是時間問題,佔領過程成本較高,雙方會有更多的人死亡。美國單挑日本,時間會短些,蘇聯單挑曰本,時間會長些。總之,日本不投降,日本死亡人將是兩顆原子彈死亡人數的翻翻倍!

  • 6 # 又來啦230

    二戰期間日本與蘇聯之間存在著代差,確切地說,日本陸軍的軍事水平在當時還停留在一戰時代,而蘇聯已經步入了二戰時代。

    舉個例項,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曾經出現過日軍用騎兵的馬刀去砍蘇軍坦克的事,這是怎麼回事呢?1939年的5月11日,偽滿洲國與外蒙古之間發生了一次邊境衝突,雙方互不相讓,隨後衝突升級,偽滿洲國背後的日本和外蒙古背後的蘇聯便因此直接幹了起來,結果就可想而知了。這支騎兵隊全部陣亡。之所以會出現用騎兵去衝鋒坦克的事情,是因為當時被天皇洗了腦的日軍,相信他們的武士道精可戰勝蘇聯的鋼鐵傢伙。

    朱可夫擔任戰役總指揮後,蘇軍從後方調來了3個步兵師、1個摩托化師、1個坦克旅以及大量的火炮。這支蘇軍總共有10萬餘人,498輛坦克、346輛裝甲車、542門大炮和515架飛機。同時為了配合進攻,蘇軍還準備了18000噸炮彈、6500噸炸彈,面對這種陣勢,日軍竟然真的用血肉之軀去對抗蘇軍的鋼鐵洪流,可嘆更可悲!

    日軍除了缺乏對機械化戰爭的理解,在戰場上與蘇軍的差距更多的則體現在了裝備上。當時日軍裝備的坦克主要是89式和95式這兩種坦克。就拿95式坦克來說完全就是一種秀珍坦克,重量只有5噸左右,裝甲也非常地薄,6到12毫米,根本就不經打。89式坦克稍微大一點,日軍稱之為中型坦克,但在蘇聯人眼裡連輕型坦克都不是。而且日本由於工業技術水平很差,坦克的鋼板都是用鉚釘鉚上去的,只要被對方擊中,坦克上的鉚釘就會到處亂飛,甚至坦克駕駛員還有被鉚釘扎傷。

    此外95式坦克裝備的火力是37毫米火炮,89式坦克裝備的是57毫米火炮,這些火炮不但口徑小而且都是短管炮,射程非常短,只能用於支援步兵,在戰場上與蘇聯的坦克交手的時候,哪怕日軍坦克正面擊中了蘇聯坦克,蘇聯的坦克駕駛員都沒有任何感覺,接著肆無忌憚地往前衝。蘇軍團級單位裝備的是76毫米口徑火炮,師級裝備的是122毫米口徑的火炮,到了軍級裝備的就是恐怖的152毫米口徑火炮了。而日軍即便是師團級裝備的也僅是75毫米口徑火炮,所以日軍當時的情況,基本不是蘇軍的對手。在蘇德戰爭最危險的時候,尤其是在莫斯科保衛戰中,由於蘇聯確定日本不會進攻蘇聯遠東地區,蘇聯從遠東地區調回了十幾個精銳師參與到了莫斯科保衛戰役中。這些部隊非常善於冬季作戰,是保衛莫斯科進而反攻的關鍵部隊。

    至於二戰時期蘇聯能否讓日本沉沒,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當時蘇聯面對希特勒全面進,抽不出精力收拾日本而已。

    即使在今天,儘管有美日安保條約,俄羅斯要搞日本也是小菜一碟,北方四島明擺著是日本固有領土,日本人面對戰鬥民族只有忍氣吞聲。

  • 7 # 雄鷹展翅長空

    二戰中蘇聯根本就不具備進攻與登陸日本本土的能力,至於說有能力讓日本沉沒則完全是牛皮吹上了天。

    我們先對比一下二戰初期的蘇聯與日本的軍事實力吧,由於蘇聯是陸權大軍,其軍事投入重點是陸軍,加上二戰前的蘇聯國力強於日本,所以說在歐亞大陸蘇聯陸軍是強於日本的;但是蘇聯想進攻日本本土則是不可能實現的,畢竟登陸日本需要強大的海軍與空軍。我們來先看看蘇聯海軍與日本海軍實力的對比吧!

    1941年蘇聯擁有四大艦隊,但是由於地理上的原因,四大艦隊相互遠離,整體海軍實力不僅遠弱於美國、英國、日本,還弱於法國與義大利。二戰初期蘇聯海軍一共只擁有3艘一戰時代的老式戰列艦、7艘巡洋艦、59艘驅逐艦、218艘潛艇以及其他小型艦艇數百艘。整個二戰時期蘇聯海軍最強戰艦是1944年從英國租借的排水量達3.35萬噸的“君權”號戰列艦,其火力與防護力都強於蘇聯“甘古特級戰列艦。至於航空母艦蘇聯則一艘都沒有。

    而日本在太平洋戰爭前,日本海軍總噸位已經達到106.8萬噸,擁有10艘航母、12艘戰列艦、37艘輕重巡洋艦、130艘驅逐艦及數十艘潛艇,共編為10個艦隊。實力遠超蘇聯海軍。

    在空軍方面蘇聯在二戰時並沒有可以從外東北岸基出發轟炸日本列島的戰略轟炸機,也沒有航空母艦。所以蘇聯空軍也無法威脅日本本土四島。

    蘇聯進攻奪取日本北方四島也是在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之後的18日展開行動的。

    如果有人說蘇聯在1945年中下旬可以在日本列島登陸,但是美華人會讓蘇聯充當下山摘桃子搶奪勝利果實的角色嗎?答案當然是會不允許的,1946年斯大林說要派蘇軍進駐日本本土,麥克阿瑟立即威脅說如果斯大林敢這麼做那麼他會將蘇軍全部趕進大海里;隨即斯大林便打消了駐軍日本列島的念頭。

  • 8 # 小白團玩遊戲

    網路中紙上談兵的人真多。

    蘇聯沒有能力登陸日本?笑話。衛國戰爭初的蘇軍與攻佔柏林的蘇軍一樣嗎?偷襲珍珠港的日本海軍與萊特灣海戰後的日本海軍一樣嗎?雙方都取箇中,不考慮其他,蘇軍還是有能力登陸日本的。

    蘇軍未登陸日本的原因,看看雅爾塔協議。

    不要當資料派,如果資料就是王道,那三七年就不會有抗戰,五零年就不會有援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的平價美妝產品哪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