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點歷史君

    和親,是君王為了維護國家政權,而和敵人建立起的一種特殊關係。我們熟知的和親案例,大多集中在漢朝。但其實這種行為,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建立起來了。在《左傳》中就有記載:

    “中行氏以伐秦之役怨欒氏,而固與範氏和親。”

    透過和親這種策略,可以讓敵對的兩方,得到短暫的休養生息。從政治角度來看,和親是一項十分有利國家集權的政策。而在無數的和親案例中,傳唱最為深遠,藝術來看形象最為飽滿的,還當屬漢朝時期的昭君出塞。今天,我們就聊聊昭君出塞的時代背景和其背後的意義。

    一、昭君出塞的時代背景,是建立在百年和親的基礎上

    昭君出塞的背景,是漢朝與匈奴百年的敵對關係,將要畫上句號。實際上,漢朝與北方匈奴的戰爭,從漢高祖時期,就已經拉開了序幕。當時漢高祖想要斬殺韓王信,而韓王信投降了當時的匈奴首領冒頓單于。最後漢高祖還是成功斬殺了韓王信,這段歷史在《韓信盧綰列傳》中曾有記載:

    “韓王信者,故韓襄王孽孫...七年冬,上自往擊,破信軍銅鞮...信亡走匈奴...十一年春,故韓王信復與胡騎入居參合,距漢。漢使柴將軍擊之...柴將軍屠參合,斬韓王信。”

    但其中略去了漢高祖被困匈奴的歷史資訊。

    其實,在漢高祖斬殺韓王信之前,已經中了匈奴人的圈套,被困險境。最後還是以拿出大量的“贖金”,才換取了漢高祖等人的安全。最終漢高祖為了平衡冒頓單于的勢力,便有了漢朝的第一次和親。《史記》中記載:

    “高祖取家人子名為長公主,妻單于。使劉敬往結和親約。”

    從之後的幾百年裡,從漢文帝到漢景帝,再到漢武帝時期,大漢王朝與匈奴的關係,一直是依靠和親來維持。

    到了漢武帝中期,西漢王朝迎來了最強盛的時期。霍去病與衛青,先後抗擊匈奴,接連獲勝,致使匈奴人不敢來犯漢朝。從這一時期開始,才是漢朝與匈奴關係,發生實質性改變的開始。這種關係維持到漢元帝時期,已經是西漢王朝的末期。但論起實力,仍然可以蓋過匈奴。尤其是當時的匈奴內部,出現了持續戰爭的現象,導致實力大減。《漢書》中記載了這一歷史:

    “(匈奴)諸王並自立,分為五單于,更相攻擊,死者以萬數,畜產大耗什八九,人民飢餓,相燔燒以求食,因大乖亂。”

    以郅支單于為主的匈奴勢力,打敗了呼韓邪單于,為謀求生存,呼韓邪單于與漢朝交好,並許諾永不來犯。不久後,在《匈奴傳》中記載:

    二、昭君出塞的過程,得到了漢朝與匈奴的共同滿意

    呼韓邪單于第三次來到漢朝,便提出希望與漢朝和親的想法,目的是為了讓漢朝和匈奴,停止敵對的關係,來謀求共同和平發展。在《元帝紀》中記載:

    “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韓耶單于來朝。詔曰:“匈奴郅支單于背叛禮義,既伏其辜,呼韓耶單于不忘恩德,鄉慕禮義,復修朝賀之禮,願保塞傳之無窮,邊陲長無兵革之事其改元為竟寧,賜單于待詔掖庭王檣為閼氏。"

    閼氏,就是匈奴的妻子的意思,而其中的王檣,就是王昭君。

    “昭君字嬙,南郡人也。初,元帝時,以良家人選入掖庭。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人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

    “積悲怨”這三個字,說明了王昭君出塞的真實原因。哪裡有女子願意遠嫁匈奴呢?只是王昭君以宮女身份進入宮廷以來,多年沒見到皇帝。以此心中積滿鬱悶,便自行請纓,希望出使匈奴。其本意,也許並非是為了兩國和平,也許孤寂,才是她做出,如此行為的主要的原因。漢元帝有心和親是真的,但是並未想到王昭君,具有絕世容顏,因而在和親過程中,出現了另一段插曲。《後漢書》記載:

    “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裴回,辣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所以,很明顯在此之前,漢元帝是未曾見過王昭君的。所以當他看到王昭君“豐容靚飾”的時候,就已經心生悔意了。只是礙於漢朝的信譽,才不得不將王昭君送給匈奴,作為和親公主。

    而王昭君之所以,在宮內“數歲,不得見御”,還是因為一個叫做毛延壽的宮廷畫師所賜。《漢書》記載:

    “前漢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令畫工圖其形,按圖召幸之。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不減五萬。唯王嬙不肯,遂不得召。”

    原來當時的漢朝,由於進宮的女子人數太多,不可能都被漢元帝選中。因此以宮廷畫師的畫像,作為依據。而毛延壽以畫像要挾,宮女給他錢,而王昭君不肯,才始終埋沒在宮廷之中。直到昭君出塞,漢元帝才發現了王昭君的美貌。雖然是一段遺憾,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昭君出塞的確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漢王朝與匈奴,幾十年的和平共存,並得到了大力發展。

    三、昭君出塞的意義

    昭君出塞後,大漢王朝和匈奴維持了足足60年,沒有任何戰爭,並形成一衣帶水的鄰邦關係。從王昭君出塞開始,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博弈,就徹底拉下了帷幕。不僅實現了百姓安居樂業,在文化傳播山,昭君出塞也有其濃墨重彩的一筆。王昭君到了塞外(今內蒙古)地區,將漢族文化,比如紡織、耕種等技術,都傳給了匈奴人民。由於文字存在不同,王昭君在於匈奴人民共同生活下,也將漢字文化與匈奴文化,實現了部分共融。

    王昭君在塞外的幾十年裡,與漢朝也一直保持著通訊往來,漢元帝將王昭君的親人,都封了大官。每年都會來到塞外,去看王昭君,除了吐露相思之外,也是彙報匈奴政權變化的時機。從漢元帝到漢成帝,再到後來的王莽篡位,漢朝與匈奴的關係,始終保持著十分友好。北方邊境甚至出現了“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的景象,這與王昭君的努力,是分不開關係的。考古學家曾在幾千年後的蒙古境內,發現刻有“單于和親,千秋萬歲,長樂未央”的瓦片,這是王昭君深受匈奴人民喜愛,最好的證據。

    總結:

    昭君出塞,的確在極大程度上,促進了漢朝與匈奴的和平與繁榮。從民族大義上來看,王昭君是當之無愧的巾幗英雄。但在女人的角度來看,她的一生也是充滿悲劇的。匈奴人特有的婚姻制度,叫做“收繼婚制”,就是父親死了,父親的妻子要嫁給兒子,以此來排序。呼韓邪單于與王昭君在一起三年後,便病逝了。而王昭君就要面對,嫁給自己的兒子的悲慘命運,這樣有悖倫理的行為,讓王昭君深感困惑。

    “建始二年(前31年),呼韓邪單于去世, 昭君向漢廷上書求歸,漢成帝敕令“從胡俗”, 依遊牧民族 收繼婚制 ,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兩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

    王昭君的情願,就被漢成帝冷冰冰的三個字回絕了。王昭君以自己一生的幸福,最終換來漢朝與匈奴的幾十年和平,歷史會把她的功績牢牢記住。王莽在位期間,《漢書》記載:

    “令遣王昭君女須卜居次雲人侍。 ”

    雖然王昭君的屍骨,永遠埋葬在了塞外,但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她還是魂歸土裡,也算是對這個可憐的女子,最後的補償。

  • 2 # 遊戲少年路同學

      昭君出塞歷史意義是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援下控制了匈奴全境。昭君出塞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故事。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等藝術作品 。

      

      王昭君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其人其事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成為自古以來書畫家、詩詞家和戲劇家筆下久遠的主題。但有關王昭君及昭君出塞的文化主題基調與其說是悽美,不如說是哀怨、同情。

      

      擴充套件資料:

      

      “昭君出塞”其時匈奴經歷了“五單于爭立”的窩裡鬥,國力早已江河日下;而漢元帝坐享“昭宣中興”之成果,建昭三年(前36年)在西域又滅了郅支單于,朝野集體牛哄哄的,呼韓邪卻是抱著“且喜且懼”的心態來的。

      

      名列中國歷史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出生於公元前52年南郡秭歸縣寶坪村,今湖北省興山縣昭君村。景帝孫休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歸北界為興山縣,香溪為邑界,漢王嬙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縣。其父王穰老來得女,視為掌上明珠,兄嫂也對其寵愛有加。

      

      王昭君天生麗質,聰慧異常,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娥眉絕世不可尋,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絕世才貌,順著香溪水傳遍南郡,傳至京城。公元前36年,漢元帝昭示天下,遍選秀女。王昭君為南郡首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杜牧遣懷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