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唐詩作為中華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其魅力流傳了一千多年,影響力覆蓋到了全世界,然而在大唐的詩壇上,公認的造詣最高的自然是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他們二人之所以能夠在詩歌上取得如此非凡的成就,很大程度是因為仕途的不如意,才有更多的機會寄情於詩文,然而兩人又有些許不同之處,李白基本上是仕途從未得志過,而杜甫好歹還擔任過檢校工部員外郎,但整體而言,唐朝兩位最傑出的詩人,並沒有取得過什麼像樣的政治成就。

    這與他們科舉之路的坎坷,也有著必然的關係,畢竟在大唐時代,想要出人頭地,成為天子門生,科舉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途徑,但他們卻始終與科舉無緣,如果說李白無緣科舉,還好解釋一些,因為他的家庭出身,是沒有考科舉資格的,有人說他是商賈之後,有人說他小時候惹事被取消了身份,但無論怎麼解釋,總之李白沒有參加過科舉。

    可是,杜甫不一樣,他系出名門,他的祖父杜審言,進士出身,做過大唐朝高官,據說他的祖先還是率領西晉大軍,平滅東吳的名將杜預,所以杜甫是絕對有參加科舉考試資格的,而且他也考過幾次,但最終的結果卻可以用屢試不第來形容,這就讓人非常納悶了,大家都說,以李白的才華,考個進士沒問題,只是沒有機會證明自己,可是杜甫有這種機會,為什麼也不能在考場中證明自己呢?畢竟詩聖的才華,那是千古公認的,為什麼在唐朝就不行?

    對於這個問題,後世又很多人都解釋過,杜甫科舉失意,原因無外乎祖父光環太過亮眼,自身心理素質不過關,人脈不夠,遭到了不公平待遇等等。但這些說法都沒有什麼足夠的證據,其實在老樂看來,杜甫屢試不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第一,唐朝的科舉考試製度,要求的考生素質,與杜甫多少有些“錯位”,因為當時的考試程式和科目都很複雜,簡單地說,不是會作詩,就可以取得好成績的,按照現在的理解,也可以將杜甫看成“偏科生”。第二,因為考試複雜,所以唐朝的科舉難度非常大,錄取比例也低得驚人,因為唐朝將近三百年的時間,總共才錄取了七千多進士,但宋朝僅仁宗一朝,41年的時間,就有四千多人金榜題名,更不用說整個大宋王朝的進士人數,是唐朝科舉受益者的數倍有餘,從這個角度也能證明,宋朝為什麼被稱為文人士大夫的天堂,重文輕武的他們,想不文弱都難。

    因此,綜合上述兩大原因,詩聖杜甫,想要在科舉中取得成功的機率就比較低了,試想,在一個競爭極為嚴酷的考場環境裡,一個雖有才華,但偏科有比較明顯的年輕人,想要透過這種形式改變人生,還是比較難的。另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杜甫在如今的地位無比崇高,但在他生活的時代裡,認同杜甫才華的人,並不算多,知道他離世後多年,在中晚唐時期,越來越多的人,才開始認識到了“詩聖”的才華與價值。也許這印證了另一句亙古不變的名言——真正偉大的藝術家,總是孤獨的。

  • 2 # 葉飄刀

    沒有八股更慘

    八股現在被批駁的一文不值,他的缺點很多,這個自然是的。

    但他也有他的優點,那就是他固定的格式。

    就看現在的高考作文,在沒有格式限制的時候,作文的得分高低,常常會有很大的爭議。

    八股固定,那麼平叛也固定,你必須按照什麼標準去寫,這樣好壞也好判定。

    但沒有八股,比如寫詩,那麼誰寫得好,誰寫得不好,用什麼標準。

  • 3 # 西域長史老白

    科舉本來是分科考試選舉的意思,後來到宋神宗以後,經王安石倡議,才漸漸歸一了。

    唐朝的科目和評卷標準

    唐朝科舉考試,學生按所選專業特長不同,分科報考,分為秀才、明經、開元禮、三傳、史科、進士、童子科和明法、算學、書學等類。

    考試方法有帖經,就是默寫經文;大義,就是背誦或默寫先儒對經典的註釋;策,是依據經典或考量時政,對具體問題提出解答;論,是對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評價;以及詩、雜文、賦等。十歲以下應考的稱為童子科,只考朗誦。

    秀才考五道方略對策,按照文字通順與否和道理講得好壞評分。行文通順,道理透徹的為上上第,其次為上中、上下和中上第,這四等為及格,其它為不及格。明經先要默寫經文,然後背誦經典註釋,再回答時事政治三道題,也是頭四等為及格。考歷史的叫史科,考的內容主要是《史記》、《前、後漢書》和《三國志》。口試對文辭的註釋一百條,然後問對策三條。口試對百分之七十,對策答好兩條的就算及格了。十歲以下的孩子應童子科,以朗誦為主,考一部經典,再加上《孝經》和《論語》。

    唐朝初年,秀才科等級最高。貞觀年間,有一個州被推舉應考秀才科的,沒有一人及格,太宗大怒,處罰了州長,並廢除了秀才科的考試。後來時有時無,到了玄宗天寶年以後,就名存實亡了。從此,知識分子仕進,就以進士與明經兩科為主,而最看重進士。進士考試的科目、方法縷有更改:開始是先考五道對策,然後默寫大經一種。經和策全通,為甲第;對策答好四道,默寫經文對了百分之四十以上,為乙第。繼而要求進士先寫兩篇雜文,文辭通順、熟惡格律,才考對策。到玄宗天寶年間,要求進士先考經文,然後做詩、文和賦,全通過了,再考五道對策,對策全好,才算是及格。後來時而要考官書文章、時而要考經文、經義,最後定為:第一場考詩和賦;第二場考論議;第三場考對策;第四場考經文。後世批評唐朝以詩取士,就是這裡來的。

    唐朝科舉,明經科的錄取率約十分之一,進士科的錄取率約為六十分之一。故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說。唐朝有一個潛規則,三品以上官員必須是進士出身,所以明經、進士二科猶重進士。

    學歷與資格

    唐朝官員的等級叫做品位,共有九品,稱為“流內"。

    在這九品之下,還有所謂的“流外官”,主要是所謂的“吏",既力事員。一到三品中又分“正”、“從"“正”在“從“之上。四品到九品,除去分“正”、“從",還各分“上”、下”,如五品中就有四階,分別為“正五品上"、“正五品下”、“從五品上"和“從五品下”。總計起來,共為三十階,用來區分貴賤、高下、輕重和優劣。

    文武行政官員稱為職事官,皇親國戚和立了大(軍)功的有爵位和勳、封。所有這些官員都有相應的品位,這個品位或稱“本位”、或稱”散位”,標誌著學歷與資格。散位中最高的是從一品的“開府儀同三司”,最下一等是從九品下的“將仕郎",共二十九階(沒有正一品)。職事官中最高的是正一品的“三師”和“三公”,最下一等是從九品下的“內侍省主事"等,共三十階。三品以上,稱“清望官”,四品以下,但職守重要的,稱“清官"。勳官最高的是正二品的“上柱國",最下一等是從七品上的“武騎尉”,共十二階。爵位有九等,分別為“王”、“郡王"、“國公"、“郡公”、“縣公”、“縣候”、“縣伯”、“縣子”和“縣男”,從正一品至從五品。

    科舉考試及格登第,只是獲得當官的資格,想要真正當官還有經過吏部考試合格。隨著所考的科目難易及成績優劣不同,所獲得的品位也不同。秀才上上第為正八品上,明經上上第為從八品下,而進士考試獲甲等的,為從九品上,以下類推。考書學和算學的,則在九品之下。

    杜甫科舉歷程分析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

    唐朝實現兩京制,即河南府(洛陽)和京兆府(長安)。所以,這兩府鄉試地位特殊,及第者不用參加府試,直接參加全國考試。所以,當時自認才學優秀的都會去參加這兩府鄉試,求個一鳴驚人。所以,杜甫少年赴洛陽應舉不第很正常,畢竟是一場全國精英薈萃的考試。今天,把全國高考狀元匯聚一堂,誰也不敢說能考過關。

    杜甫三十五歲以後應考,按照杜甫對自己才學的評價,他多半參加的是進士科。但是,他趕上了進士科最嚴格的時候,先考經文,然後做詩、文和賦,全通過了,再考五道對策,對策全好,才算是及格。考試難度的增加,加大了杜甫落地的機率。雪上加霜的是,當時的宰相是楊國忠。這個不學無術草包害怕科舉引進人才,威脅自己的宰相地位,是能不透過就不透過。有一年,科舉一個及第的都沒,他卻跑唐玄宗那祝賀,說“皇帝英明,把天下人才都錄用完了,如今野無遺賢。”所以,杜甫考的越好,就越會落地。

    所以,把杜甫屢試不第歸結為唐玄宗統治後期不理朝政,政治昏暗,也沒什麼不當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人反對養寵物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