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孫正陽老師,京劇名家、有名京劇演員、有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丑角演員、京劇醜行大師、有“江南名醜"的美譽、京劇名角、名醜、菊壇伉儷孫正陽與筱月英。

    孫正陽,京劇名家,他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怎麼跟京劇結下了不解之緣,這個說來話長了,他父親母親很早就到了上海,那麼他的原籍是河北省,河北人。他就在上海學的戲,那麼在上海生,而且後來又參加了上海京劇院,實際上他就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還記得小的時候是從幾歲開始迷戲、喜歡看戲,孫正陽言這個跟環境的薰染有關係,因為在上海的時候,住在這個就是過去跑馬廳那個周圍,那個地有個地兒叫馬列斯,那個過去京劇的一些老演員基本上都住那邊比較多,那麼他們也住在那兒,這環境的薰染,像他們那會兒家庭又不是很富裕,那麼很早她姐姐就跟在那兒找這個老師就學戲了,那麼他哥哥都學了戲賺錢了,那會兒唸書都念不起,那麼他姐姐一學了戲出來就演戲,當然那會兒不是什麼大角,就不可能在上海的大劇團演出,就跑什麼杭嘉湖一帶,那會兒杭嘉湖就是南方的草臺班,杭州、嘉興、湖州,那會兒坐著船就是演草臺班,住都住在船上,天亮的時候就到茶館裡頭喝茶丶吃點心,完了草臺班搭上當場就演出,那麼孫正陽他就小時候跟著他姐姐在船上混,就老在後臺混,說缺一個小猴就上去了,所以一下子薰染薰染,從小就等於在戲班裡混,也就薰染上學戲的概念了。

    那他還記得他第一次登臺大概是什麼時候,他第一次好像虛歲只有六歲的時候,那麼第一次演的什麼呢,就是《小放牛》,那就是醜兒,就是,他從小這一齣戲就給他定了性了,他就學醜了,後來就跟著他姐姐一塊像什麼南京、廣西一帶他就後來慢慢娃娃生就都演了,什麼《三孃教子》、《天雷報》、後來就演《拾黃金》,這些戲都一演就基本上那時候跟著姐姐他就在團裡也經常在演出。小的時候在科班學戲,俗稱叫打戲,就是說這個學生沒有不經過老師打的,他在科班裡從歲數上來講,他是大呀是小啊,他考的時候,他們學校那會應該是十歲到十三歲,他考的時候他虛歲才九歲,也按說是不及格,但是他那會兒小時候去考時候,他就會戲了,他《拾黃金》什麼都演了,那時候他個又挺小,他一進去,說你考什麼,今兒來段《丁甲山》、明兒來段《打嚴嵩》,他就會了,老師就很喜歡他,就讓他考進去了,一考進去呢,因為他們在南方招生丶南方人多,那麼他小時候家是北方人,進去就說北京話,而且他小時候也挺神,今兒唱這個、明兒唱那個,老師都挺喜歡他,喜歡他乾脆學小花臉吧,就給他定性了、就學了小花臉了。

    我們說生旦淨醜很多行當,如果細分的話,有好幾十個之多,他怎麼就喜歡上了丑角,他心裡願不願意,說實話,開始學的時候,真不願意,家裡也不同意,他覺得這個醜行說實在的演配角多是主角少,演反面的多演正面的少,而且老是配戲,可是他演了這麼多年下來,他覺得慢慢的,說實在他也喜歡上這個醜行了,確實怎麼著,他覺得醜行這個行當很不好演,因為他覺得咱們這個戲曲,它是沒辦法,它就是四梁四柱,生旦淨醜就是全的。你說這個醜哪齣戲裡沒醜啊,無醜不成戲,這戲裡如果缺個小丑,就覺得調料裡缺點什麼似的,就沒味似的,但是這個小丑他覺得演到現在越來越難什麼的,你說這個,咱們京劇有好演員的,唱唸做打俱全,你醜行不例外,那時候感覺小丑沒關係、唱兩句臺上,有點涼調、有點荒腔都不要緊,大家一樂就成了,其實不然,他覺得像丑角、像他演的《十八扯》,那就是丑角的唱功戲,這裡面你要學老生、學花臉,學小生、學旦角,而且你還得學各種流派,你要學言派、麒派、小生葉派、旦角程派、荀派,不光是把京劇的這點學好了,你還得學地方戲,像他裡面演的像這個《揚州空城計》,那就是紹興的司馬懿,揚州的諸葛亮,“哎喂,乖乖嚨地咚,司馬懿的大兵來的好快呀,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旌旗招展空幡影,卻原來是司馬發來的兵,到此地我們還得遍地來請,我準備下羊羔美酒,餚肉、乾絲、金剛臍子、麻油散子、大餅油條、脆麻花,我犒賞你的三軍”,非常的地道。那除了揚州的諸葛亮,還有什麼絕活,像還有山西的調,就是山西梆子,比方說二娃子,外廂帶馬呀,一日離家一日深,好一似孤雁宿寒林,二娃子帶過馬能行,我要去看一看那玉堂春”。確實就要用心要多學一些,藝不壓身。

    就在他演丑角這麼幾十年當中,一直在想這個丑角藝術,您說不表現吧沒哏,可是表現過了吧又嫌貧又嫌俗,他怎麼掌握這個火候和分寸,為什麼過去他說有老傍角,像李玉茹老師、童芷苓老師,他們一塊演那麼多年,那麼默契,那麼這個傍角就一條,就是臺上一個如何襯托好主演,一個你自己該你發揮的地方,你要繼續發揮,所以他這丑角在這個地方,臺上他們要有戲,但是不能搶戲,這鏡頭照著你的時候你就足做,像他說我們來個單場來個調場,你就自己去演,如果跟人家在一塊,人家在表演的時候,你如何把他的戲給襯托好,這就是這個丑角很重要的一點。談到這個演丑角,演配角的一些體會呢,我們不能不提到他給廣大觀眾留下深刻印象的那個《智取威虎山》裡的那個欒平,對於這個丑角、對於欒平的塑造。他覺得確實他們有一句話叫只有小演員沒有小角色,這是很對的。他覺得他演戲他們就是這個、他有很多戲觀眾給他們挺好的好評,實際上他戲都不多,你說《智取威虎山》的欒平,實際上只有兩場戲,而且詞沒有幾句,而且一掐再掐,過去像他們欒平還有點唱的,後來唱的也掐了,戲只要一大就掐反面人物了。

    馬長禮先生曾跟白燕升他談起他演刁德一的時候,也是遇到了這個情況,而且觀眾效果如果太好了的話,今兒下來了,正不壓邪,沒錯,趕緊就去反面人物的戲,但是他覺得他們作為一個演員來說,“只要讓我上舞臺演出,我要對觀眾負責,而且對我這個角色負責”。那麼像這種戲的話,他覺得把他演好,主要靠什麼東西,你比如像這個欒平,簡單舉個例子來說,他的詞不多,可是楊子榮的詞他都得熟,因為他有反映,因為他說什麼自己有什麼反映,你像就拿他最後一場吧,他見那個楊子榮的時候那場戲他上去,其實戲那一點他有很多的內心活動,潛臺詞、內心獨白,一個上場,電影可以照一個,他從雪地裡爬山累得不得了,上來那個範兒,可是咱(他)們臺上就那點時間、就那點空檔,就得上去就是跑得直氣喘,一看到了這山上了,我別讓他們瞧出來我是逃跑的,這撣撣這抖抖,三爺,完了跟人家打招呼,就跟他過去剛到威虎山上那範兒似的,跟這個打招呼,可是沒人理他,全是他自作多情在那兒,但是這個戲都是沒有詞的戲,那麼見了楊子榮那點,你瞧,這是誰來了,老九,頭一句話說,老九是誰呀,因為他不知道有老九,老九,一見面臉熟,他沒想到是誰,他那說欒大哥,在這節骨眼上叫他大哥,哎呀,不敢、不敢,您怎麼也到這兒來了,是,聽說侯專員那兒做了個什麼官,就覺得味不對了,我胡彪祝你高升,胡彪,這不對,他認識,祝你高升,他們這一樂他就琢磨想這是誰呀,發現是楊子榮,他就這麼一個動作,這個動作跟節奏來變化了,就感覺到剛發現他是楊子榮,可是這段戲如果說,你很簡單的就是見了楊子榮,他就沒戲了,那麼就是他的詞跟自己的反映,你的內心活動都得做到、都得有,所以他覺得演這個歪角,儘管他詞不多,但是他內心的獨白一定要鋪得很滿。不光要熟悉自己的戲,還要熟悉對手戲,這樣你心裡才有一個恰當的節奏,去做出反映,不是說我是在那兒說、我在那兒唱我就有戲,往往我們的反映可能更是有沒有戲的時候。他們現在就是拿了劇本就背劇本,實際上舞臺上演戲就跟打籃球似的,我這兒、啪給你、啪給他,他都得有交流,得有碰撞、得有呼應,完了你那兒念詞我也不理你,你說完了該我念了,我就說,那就沒戲了。他就覺得臺上這種地方特別注意,另外一點呢就是該你應用技巧的時候,你就得也得動腦子改一改,下面有些那誰,“座山雕把我抓過來”,提溜過去,那個動作實際上是新創造的,老戲也沒有,老戲有,要不來個撲虎,要不來個搶背,就這個。那麼根據人物當時那情況呢,賀永華那表演也配合得挺好,他那一伸手就好像力量有多大,他一提溜他,他就往下一矬,他往上一提溜、往回一摔,他(自己)這腳尖一點地、人一爬,一下摔過去了,就像一個人提溜著摔過去一樣那麼個動作,實際上這個動作它就是新動作,沒有老戲裡頭代替的動作,也就是在排練當中產生的,還是賀永華那個座山雕的配合,等到最後楊子榮把他提溜起來,一個搶背、一下去的時候,他一提溜他那脖領,他就往底下一耷拉,蹉步就下,就好像他的力量有多大,自己這兒一點力量沒有,提溜小碎步。想到了《活捉》,實際上就是《活捉》裡頭的,一提溜就把《活捉》裡頭動作用到這兒、挺合適的,又襯托了楊子榮的力量,自己的表演也都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心目中邁克爾傑克遜最優秀最經典的歌曲是哪五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