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開熱買
-
2 # 耗子尾汁好滋味
曹操修銅雀臺包括後面的金虎、冰井臺(後面簡稱三臺)大方向上有三個目的
政治意義、軍事作用、文娛設施
先說政治意義,古代皇帝修築宮殿除了供自己享受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彰顯自己的權威和地位,一般修建宮殿的地點都是在首都或重要都市,也有獨特的政治意義。同理曹操修築三臺也想表達同樣的意思。
修築三臺的時間分別是在建安十五年,十八年,十九年。
建安十五年,《求賢令》,《讓縣自明本志令》,次年春曹丕成為副丞相,置官吏
建安十八年,復九州制,曹操稱公,魏國始建
建安十九年,天子使魏公位在諸侯王上,改授金璽,赤紱、遠遊冠。同年曹操誅滅伏後,並把自己女兒嫁給劉協,自己不僅是權臣還是外戚。
至此三臺修建完成,而三臺在當時代表著什麼意思呢?
【《五經異義》雲:“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諸侯卑,不得觀天文,無臺。但有時臺,囿臺也。”】
可以說修建銅雀臺的時候,曹操還在一邊安撫親漢黨,一邊培養曹丕確保自己出徵在外,政權依在曹家之手。而後來隨著曹操權勢增大,加上荀彧的死,曹操便不再顧忌那麼多,最後三臺確立,其代漢而立,自為天子之心明矣。
而三臺也具有軍事戰略作用,與三臺有關的相關工程還有玄武池,而玄武池是曹操訓練水軍的地方。
同時三臺還可以儲存物資以備不時之需,《水經注》有如下記載【北曰冰井臺,亦高八丈,有屋百四十五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焉。石墨可書,又燃之難盡,亦謂之石炭。又有粟窖及鹽窖,以備不虞。】
三臺因為位於城中且高,所以也用來當做軍事指揮之所,同樣《水經注》也做了相關記載
【亦魏武望奉常王叔治之處也。昔嚴才與其屬攻掖門,修聞變,車馬未至,便將官屬步至宮門,太祖在銅雀臺望見之曰:彼來者必王叔治也。】
所以後世張賓對石虎說“鄴有三臺之固”,誠然也。
最後是文娛設施,建安風骨,三曹,建安七子,我想這些名詞大家都不陌生,而當時文化的中心便是鄴城。曹操修建銅雀臺除了給自己用之外,也對曹丕曹植,以及當時著名的文豪才子開放。文人墨客在此娛樂,吟詩作句,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水經注》記載【中曰銅雀臺,高十丈,有屋百一間,臺成,命諸子登之,並使為賦。】
《三國志》記載【始文帝為五官將,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學。粲與北海徐幹字偉長、廣陵陳琳字孔璋、陳留阮瑀字元瑜、汝南應瑒字德璉、東平劉楨字公幹並見友善。】
雖然現在銅雀臺往往與美色聯絡在一起,不過相比於曹操的真正用意,金屋藏嬌不過是贈禮而已。
就好比我們提到故宮的意義,不能率先想到後宮對不對?
另外還有一點,只要不是大興土木,傷及國本,適當修建工程和為人節儉沒衝突。
-
3 # 老梁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有過研究!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這首杜牧的《赤壁》我想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這裡面的銅雀所指的便是曹操所建的銅雀臺了,而也正是因為這句“銅雀春深鎖二喬”,搞得我們每個都以為這曹操是好色,是為了江東美女大喬小喬二人,所以這曹公才建了這銅雀臺。
《水經注》記載【中曰銅雀臺,高十丈,有屋百一間,臺成,命諸子登之,並使為賦。】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裡面也有一波記載,說的是諸葛亮為了能夠說服周瑜,改了一下曹植的《銅雀臺賦》,把這“連二橋於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給改成了“攬二喬於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這話一下子就把周瑜給激怒了,要知道這小喬可是周瑜的妻子,孔明智激周瑜成功之後,便一舉促成了孫劉聯盟,最後一波赤壁之戰以火攻,以少勝多,直接打破了“曹賊”的幻想,這也成就了孔明的一樁美名。然而,事實真的是如此簡單?
曹操好色是沒錯,正所謂“食色,性也!”曹操權利大了之後也這不是不能理解,但是一代梟雄曹孟德,豈會如此目光短淺?(要是真的如此,那麼曹操又怎麼會放過堪稱‘三國第一美女甄宓’呢?)其真實目的到底為何並且是否達成了呢?我們來一起看一看:
建銅雀臺的起因《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曾介紹道:“卻說曹操於金光處,掘出一銅雀,問荀攸曰:‘此何兆也?’攸曰:‘昔舜母夢玉雀入懷而生舜。今得銅雀,亦吉祥之兆也’。操大喜,遂命作高臺以慶之。乃即日破土斷木,燒瓦磨磚,築銅雀臺於漳河之上”。其實這是羅貫中根據自己的想法給杜撰出來的,其實是毫無依據的,羅貫中的意思是曹操有些好大喜功而又急於表現自己了,覺得這是祥瑞之兆,並且又自比舜帝,於是就建了這銅雀臺於水上,來比喻自己平定四海之功勞。要說這羅貫中是真的厲害,這既把銅雀臺這名字的出處給解釋了,又把這“曹賊”給諷刺了一波(要不說羅貫中是站在劉備這邊的),這藝術創作手法的確是真的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
咳咳,有點跑題了,這裡面是《三國演義》羅貫中的說法,畢竟不是正史,所以是毫無依據的,那麼到底曹操建這個銅雀臺是為了什麼,雖然是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我們根據已有史料以及對曹操還是時局的分析,老梁還是有一些思考的,這裡面就分析一下,如有不對還請諸位指教:
第一點:政治方面需求曹操當時是剛剛剛滅了袁紹,佔據了近乎三分之二的江山土地,天下九州而獨得其六(一說是十三州),可見其勢力是多麼的龐大。但是我們都知道,地方大了事情也就多了,再說這個年代天下還沒有平定統一,中央也沒有集權,所以地方還是很容易“謀反”的,所以該咋整?一個方面便是政治的穩定方面,古代什麼最重要?一個字:錢!曹操為了召集軍隊靠盜墓發家(摸金校尉便是他傳下來的),劉備當時也是有堪稱三國第一有錢的人糜竺的大力支援,不然他們怎麼可能發展這麼的快。所以曹操怕有人反叛,那就只有剝削民脂民膏,怎麼才能快速剝削?建大型工程!所以,銅雀臺,恰巧不巧的,出現了!
第二點:軍事方面“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這是賈誼《過秦論》的描述,也是始皇帝嬴政為了加強集權統治而採取的一項非常好的措施,你想謀反?總得有兵器吧?我把你鋤頭的鐵都給收了,看你咋造兵器!曹操這一點就學的非常好,怎麼收鐵?所以,又恰巧不巧,銅雀臺又出現了。
第三點:處理好後方俘虜這個時候曹操可是剛大敗袁紹,要知道當時“四世三公”之袁紹袁本初可是兵多將廣,但是敗給了兵少的曹操,那麼這敗軍俘虜的處理方面就是一個大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那就有可能會壞事,那麼一般怎麼處理最好呢?看看秦始皇就知道了,做苦力去!可是沒地方啊?這個時候,恰巧不巧的,銅雀臺又出現了,又為曹操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第四點:宣揚功績,歌頌功德,收買人心這一點我把它放在最後,因為我相信曹操絕對更看重前幾點的。這一點也很好理解,曹操熱愛文學,並且又想歌功頌德,標榜自己,提高自己的威嚴和威勢,另一方面這個時候曹操還是漢臣,為了為以後的稱王做準備,他必須拉攏文臣(武將基本都是他自己的),所以在這銅雀臺之上會友文臣,討論文學,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拉攏文臣的機會,為以後的稱王做好前期的準備!
《三國志》記載【始文帝為五官將,及平原侯植皆好文學。粲與北海徐幹字偉長、廣陵陳琳字孔璋、陳留阮瑀字元瑜、汝南應瑒字德璉、東平劉楨字公幹並見友善。】以上皆是老梁自己的一些淺薄觀點,可能還有很多研究不透,也歡迎大家批評指正,並且到底為何建造銅雀臺以及為啥叫銅雀臺,到是還有待商榷,不過為了金屋藏嬌還是站不住腳的,對此不知您怎麼看呢?
論人文歷史那些事,且聽老梁為你一一道來。認認真真的原創,不搬運,不剽竊,喜歡文史類的朋友們關注我,一切去看看更有趣的世界吧!你的支援我最大的動力,謝謝!(圖片來源於網路)手機碼點字真的是不容易,真心求點贊和關注,謝謝。參考文獻:《三國志》陳壽、《三國演義》(《三國志通俗演義》)羅貫中、《水經注》酈道元 《過秦論》賈誼
-
4 # 偉岸的根
謝邀,東風不與周郎便,鑭雀春深鎖二喬。曹操建好銅雀臺後,大宴群臣,曹操樂極生悲,人生達到這個境界,發出無限的感慨,起舞吟頌著名的"龜蛇賦"。不愧是建安文風的出色的詩人,三國最負盛名政治家,軍事家。但曹操的:恢宏的統一願望沒有達到,只能是一方霸主,雖建好銅雀臺,未能完成統一大業。
回覆列表
公元210年,也就是建安十五年冬,曹操在那城,也就是現在河北臨流西南建了一座高15丈的臺子,取名為銅雀臺。 銅雀的右側有金鳳台,左側有玉龍臺,雙臺各高10丈,以橋相連,宏偉壯觀。 曹操一生儉樸,為什麼又大興土木、建造銅雀臺呢? 在銅雀臺剛剛修好之後的一天,曹操便登臺設宴,大會群臣。為了增加宴會的歡快氣氛,他讓武官當場比武,讓文官即席賦詩,各顯其才。 特別是那些文臣謀士,對曹操的文武韜略,很是敬佩,即席賦詩,無不稱頌曹操的功德;更有那些勢利之輩,竟在賦詩中建議曹操應該稱王稱帝。 對這些文官寫的詩文,曹操一一審閱,不住點頭,只稱贊其遣詞立意如何恰當深妙,而對其稱讚曹操功德之詞,非但絲毫不動聲色,而且在閱完之後,還發表了一段自我表白的言辭。 他說: “諸公對我的稱譽實在太過分了,曹某實不敢當。我開始做官,年紀很輕,自知不是知名之士,最多想當個郡守,好好從政,為民造福。為此,在濟南做官的時候,除弊去穢,不怕得罪宦官。後來朝廷任命我為典軍校尉,當時也只是為國家討賊立功,當上一名徵西將軍,死後能在墓碑上寫上一句‘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也就心滿意足了。接著,討董卓,剿黃巾,除袁術,破呂布,取袁紹,擊劉表,直至身為丞相,人臣之貴已極,我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可是,現在竟有人懷疑我有不臣稱帝野心,真是妄加猜度。過去,周文王得到三分之二的天下,還服從商朝,齊桓公、晉文公那麼大的勢力,仍尊奉周天子。我的祖父、父親到我們兄弟,三代受到漢室的厚恩,我要像前人一樣忠於漢室,這才是我心裡的話。我可以說,國家如果沒有我這個人,真不知道有多少人要稱王稱帝呢?” 聽了曹操的一番自我表白,文武百官無不感動備至,紛紛稱頌:“即使周公,又怎能比得上丞相呢?至於一些人的妄加猜疑,丞相萬不可放在心上!” 其實,這正是今天曹操大宴群臣的目的所在。因為當時社會上傳言很多,都說他很快就要篡位稱帝,自己當皇帝。 曹操修銅雀臺,是要人們以為他好像已經厭倦東征西討,對現在的地位很是滿足,開始追求於晚年的享樂了,根本無心去篡位稱帝。也正是由於這一點,使他獲得了更多人的支援和同情,為後來統一北方打下了基礎。 建安二十四年,孫權殺了關羽,奪了荊州,怕劉備報復,更怕劉備與曹操聯合,便把關羽的頭裝在木匣子裡,派人送到曹操那裡,同時還寫了一封信,表示願意歸順斷操,並勸曹操順應天命,趁早即位稱帝。 曹操見信以後,隨手遞給諸大臣傳閱,爾後卻笑著說:“是兒欲踞吾著爐火上邪!” 意思就是說,孫權這小子要把我放在爐上烤呀! 由此表明,曹操對時局、對自己的處境始終頭腦十分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