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74606224531

    人的體溫不是體表溫度,人的體表溫度只有15度左右,不同的部位有差別。在環境溫度達到37度時,自然覺得有了明顯的溫差.

      當氣溫達到37度時,人體散熱很困難,人就覺得很熱了.正常情況下,人體的溫度保持在36.5℃到37℃之間,而外界的溫度則通常比這個高或低。人體之所以能始終保持一個恆定的溫度,就在於它有個恆溫的機制,能與外界進行體溫調節或交換。這有幾種方式,一是傳導,這需要一定的媒介,比如空氣,水,金屬等,不過因為空氣傳導性較差,所以並不是主要的散熱方式。二是熱輻射,主要是透過面板直接向外輻射熱量,則要在體溫比外界溫度高時才能較好發揮。三是蒸發,包括出汗和呼吸。當然排便也能散發一定的熱量。

      但是高溫天氣下,只有蒸發的散熱方式能較好地發揮作用,所以我們經常是大汗淋漓,透過大量出汗,熱量被帶出,同時,人的肌肉會處於一個鬆弛狀態,減少增熱,從而能保持體溫處於一個正常範圍。

      這些生理反應其實都受下丘腦的一個所謂的“體溫中樞”控制,它透過遍佈全身的神經控制著人體如何來隨著外界溫度變化調節體溫。當超過人體所能調節的極限時,人就會中暑或體溫下降,器官功能衰退,甚至死亡。

      不過就耐高溫來講,曾經有過實驗,在相當乾燥的空氣中,健康人能在50℃的高溫中呆上兩個小時,在70℃的高溫中能呆上15分鐘,在100℃的高溫中呆上1分鐘,而不受任何損害。但如果在45℃的溼空氣中呆上1小時,就會發生中暑昏迷。所以,可以確定的是,人體耐高溫極限是受溼度影響的,在一定溫度下空氣中的相對溼度越小,水分蒸發就越快,反之越慢。當氣溫和溼度達到某一界限時,人體的熱量散不出去,體溫就要升高,超過人的忍耐極限,便會造成死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的世界怎麼給羊毛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