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民在很早之前,就發現中國東南部海上有一個美麗的島。這個島嶼,在漢代叫“東靚”,三國時代叫“夷州”,隋唐時代叫“流求”,明代以後叫臺灣。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寶島臺灣。
中國的少數民族高山族人,很早就住在臺灣。他們的文化與東南沿海地區的文化有密切的關係。在臺灣的新石器遺址中,都曾經發現過彩色陶器,紋飾同福建地區的相似。臺灣的幾何形印紋硬陶,也與福建地區的文化面貌完全相同。
西漢時,臺灣屬於會稽郡,《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都記載有從臺灣來的人同大陸通商往來的事。
《漢書·地理志》說:“會稽海外,有東縱人,分為二十餘國。”
《後漢書·東夷傳》說:夷州“有數萬家,時至會稽市。”這段記載告訴我們,在後漢時代,已經有人從海外島嶼來到浙東會稽進行貿易了。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記載說:黃龍二年(230年),吳主孫權曾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兵萬人,航行到夷州,而且還帶回數千人。這說明大陸和臺灣在那時已開始大規模的接觸。
到了隋代,臺灣和大陸的接觸往來更密切了。隋煬帝據何蠻的報告,於607年(大業三年)派羽騎尉朱寬和海師何蠻到流求“求訪異俗”,因為語言不通,只帶了一個流求人回來。
第二年,朱寬又到流求進行撫慰,“取其布甲而還”。610年(大業六年),隋炳帝又派大將陳稜和朝請大夫張鎮周(一作張鎮州)率兵萬餘人,從義安(今廣東潮州)出發,航海到了臺灣。臺灣人看到船艦,以為是來做生意的,所以都到軍隊中做買賣。這就進一步說明臺灣和大陸早就有貿易往來。
隋煬帝三次派人去臺灣,對臺灣的風土人情、政治和經濟情況作了詳細的調查和了解。
《隋書·陳稜傳》和《流求傳》都記載了高山族與隋的關係以及高山族的社會狀況、生產和生活習慣。那時候,高山族人民能種植多種穀物如稻,梁、禾、黍,飼養豬、雞,織雜色麻布和雜毛為衣,也能織羅文白布。他們的武器有刀、長矛、劍和弓、箭等。已經有少量鐵武器,但“刃皆薄小”。生產工具仍使用石器。
在隋代,高山族社會還沒有顯著的階級分化。據記載,在以波羅檀洞為中心的部落裡,有一個大酋長,所屬諸洞也各有酋長,大小酋長都由部落成員選舉最善戰的人擔任。沒有賦稅,公共費用由部落成員平均負擔;也沒有法律,犯罪的人由部落成員共同議決制裁。
從隋朝起,大陸人民對臺灣的瞭解越來越清楚了,臺灣同大陸的聯絡進一步密切了,大陸移居到臺灣的人也日益增多了。歷史證明,臺灣自古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算是“歷史貢獻”吧。
ENT
華人民在很早之前,就發現中國東南部海上有一個美麗的島。這個島嶼,在漢代叫“東靚”,三國時代叫“夷州”,隋唐時代叫“流求”,明代以後叫臺灣。也就是我們今天的寶島臺灣。
中國的少數民族高山族人,很早就住在臺灣。他們的文化與東南沿海地區的文化有密切的關係。在臺灣的新石器遺址中,都曾經發現過彩色陶器,紋飾同福建地區的相似。臺灣的幾何形印紋硬陶,也與福建地區的文化面貌完全相同。
西漢時,臺灣屬於會稽郡,《漢書》、《後漢書》、《三國志》,都記載有從臺灣來的人同大陸通商往來的事。
《漢書·地理志》說:“會稽海外,有東縱人,分為二十餘國。”
《後漢書·東夷傳》說:夷州“有數萬家,時至會稽市。”這段記載告訴我們,在後漢時代,已經有人從海外島嶼來到浙東會稽進行貿易了。
《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記載說:黃龍二年(230年),吳主孫權曾派將軍衛溫、諸葛直率兵萬人,航行到夷州,而且還帶回數千人。這說明大陸和臺灣在那時已開始大規模的接觸。
到了隋代,臺灣和大陸的接觸往來更密切了。隋煬帝據何蠻的報告,於607年(大業三年)派羽騎尉朱寬和海師何蠻到流求“求訪異俗”,因為語言不通,只帶了一個流求人回來。
第二年,朱寬又到流求進行撫慰,“取其布甲而還”。610年(大業六年),隋炳帝又派大將陳稜和朝請大夫張鎮周(一作張鎮州)率兵萬餘人,從義安(今廣東潮州)出發,航海到了臺灣。臺灣人看到船艦,以為是來做生意的,所以都到軍隊中做買賣。這就進一步說明臺灣和大陸早就有貿易往來。
隋煬帝三次派人去臺灣,對臺灣的風土人情、政治和經濟情況作了詳細的調查和了解。
《隋書·陳稜傳》和《流求傳》都記載了高山族與隋的關係以及高山族的社會狀況、生產和生活習慣。那時候,高山族人民能種植多種穀物如稻,梁、禾、黍,飼養豬、雞,織雜色麻布和雜毛為衣,也能織羅文白布。他們的武器有刀、長矛、劍和弓、箭等。已經有少量鐵武器,但“刃皆薄小”。生產工具仍使用石器。
在隋代,高山族社會還沒有顯著的階級分化。據記載,在以波羅檀洞為中心的部落裡,有一個大酋長,所屬諸洞也各有酋長,大小酋長都由部落成員選舉最善戰的人擔任。沒有賦稅,公共費用由部落成員平均負擔;也沒有法律,犯罪的人由部落成員共同議決制裁。
從隋朝起,大陸人民對臺灣的瞭解越來越清楚了,臺灣同大陸的聯絡進一步密切了,大陸移居到臺灣的人也日益增多了。歷史證明,臺灣自古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算是“歷史貢獻”吧。
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