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AO大神

    教學方式的變化:

    從直接傳授為主轉向引導發現為主 集體教學活動不僅僅是“教師講,幼兒聽;教師演示,幼兒看”的活動,即集體教學方式並不等於言語講解的直接傳授。但從目前的集體教學情況來看,直接傳授還是一種主要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言語傳授過程中,幼兒的學習是以接受學習為主的,教師的言語活動成為幼兒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以言語講解為主要教學方式的接受學習,要求學習者具有較高的言語對思維活動的調節與概括機能。但幼兒的語言發展還處於第一訊號系統佔優勢的水平,其第二訊號系統的概括機能還很差,言語講解對他們而言是不適宜的。所以,對幼兒直接傳授學習的某些內容雖然是必要的,但不應該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

    幼兒主要透過感知、動作、表象熟悉世界,這就使得他們很難脫離具體的材料操作和直接經驗進行學習。因此,發現學習是更適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引導發現就應該成為教學的主要方式。奧蘇伯爾認為:“發現法……更適合於在學的和小學低年級的兒童中使用,因為這時概念形成多於概念同化,而且不具備學習大量知識的先決條件(在認知結構中還缺乏可以利用的大量高階抽象觀念和關聯詞,還不具備同化概念的抽象方式)。”近年來,中國也有學者認為,在幼兒期,發現學習是比接受學習更適合幼兒的一種學習方式。非凡在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如激發幼兒的學習動機、發展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主動參與的積極態度等方面,這些對幼兒的發展和終身學習都有重要意義的東西,在很大程度上被認為是可學而不可教的,即不能由教師像傳授知識那樣“教會”,只能透過潛移默化地培養,透過幼兒自己的實踐活動“學會”。

    在集體教學活動中,強調以幼兒發現學習為主,並不是不要教師的指導,只是教師的作用由直接指導變為間接指導。教師的主導作用還是非常重要的。教師的間接指導作用主要表現為:為幼兒創設發現學習的環境,敏銳地感知幼兒發現學習中碰到的困難,啟發幼兒尋找克服困難的方法等等。因此,集體教學方式應以引導發現為主要方式。

    集體教學中幼兒主動學習的實現,其實質就是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學習主動性協調作用的問題。要解決好這一問題,支架式教學是一種很值得借鑑的模式。支架式(scaffolding)教學是以維果茨基理論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兒童被看做是一座建築,積極地建構自身。教師作為社會文化的代表引導著教學,使得兒童能夠前進,繼續建造新的能力。有效的支架包括如下成分:共同解決問題,內在一致性,暖和和敏感,在最近發展區內看管好兒童,促進自我調節。總之,支架的意思就是在共同的問題解決活動中,教師和學習者之間愉快地合作。在這種合作過程中,成人透過提供敏感、適當的幫助,促進兒童表象的、戰略性的思考。當兒童技能增長時,使他們對任務承擔更多的責任,從而支援兒童的自立、自治、自主。簡言之,是透過支架(教師的幫助)把治理調控學習的任務逐漸由教師轉移給學生自己,最後撤去支架。由此可知,這種教學模式使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結合得較好。支架教學模式中,有效的支架包括的成分,對教師主導作用發揮的具體形式問題,有著重要的借鑑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買的車票是起點到終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