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於19055
-
2 # 雨後山林靜
幼兒園的老師,會經常面臨著一些非常好動的幼兒。這些孩子因為過於好動,有的時候會影響上課的紀律,錯過參與活動的機會。因此,做為老師都會耐心地引導孩子認真學習。具體應該如何去做呢?
一、多鼓勵和關注孩子。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了信心的孩子。這些孩子總是坐不下來。一般來說,他們會受到老師的批評、孩子的嘲笑和父母的指責。這些孩子其實往往是最需要成人鼓勵的孩子。在他的行為目的後是在告訴大家,我得不到歸屬感,我需要有歸屬感,我需要你的關注。他們對如何得到歸屬感,抱有錯誤目的。他認為只有我在打擾了你以後你才會關注到我。因此對這類孩子,我們要想想看是不是平常疏忽這個孩子或者在孩子的家庭當中,父母是不是太忙,沒有關注到孩子?我們要適當的給予孩子一些關注。比如對孩子笑一笑,或者是給孩子一個擁抱,拍拍孩子的肩膀,相信他。當孩子的表現比以前好一點時,我們也要及時的給予他鼓勵。
二、提高活動的趣味性。如果一位老師在開展活動的時候,活動內容過於簡單,或者是乏味,那麼孩子就容易轉移注意力,會表現的不願意學習。老師在語言上要做到富有變化,能模仿不同角色的聲音。表情要豐富。還有一些好動的孩子,他們的接受能力非常強,老師在講一遍以後他馬上就明白了,因此就不願意再繼續聽下去了,這個時候孩子也會表現出好動。幼兒園的課程和活動需要安排一些遊戲,以增強課程的趣味性。比如在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中,讓孩子扮演小兔子與兔媽媽一起對話。在其他活動中,都可以運用遊戲的形式去引起孩子的興趣,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積極性。
三、接納孩子。接納孩子就是無論孩子有什麼缺點,我們老師都不要是批評指責孩子,而是對孩子報以寬容的態度,和善的去對待他。這樣能夠讓孩子感受到幸福感,感受到愛。我們要達到這樣一種狀態,改變自己長期以來的思維模式,去做到真正地悅納自己、悅納他人,需要自己時刻覺察到自己的語言和行為。有一本書叫《接納力》,建議大家可以看看。
四、與家長多溝通。孩子的教育絕不僅僅只是老師的事情,孩子在一個家庭當中更容易受到父母的影響,因此老師也要與家長多溝通,讓家長在家裡也多多鼓勵和關心孩子,讓孩子在家裡就培養起一種規則意識。比如吃飯時要在餐桌旁吃,不能隨意走動。孩子在玩玩具或看書時不去打擾他,培養他的一種專注力。父母用和善與堅定的教育方式去教育孩子,既要給孩子自由,又要給孩子規則。家長還可以在家裡與孩子一起閱讀一些繪本,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給孩子營造一種濃厚的學習氣氛。
回覆列表
好動的孩子精力旺盛,你只要讓他玩,一天都沒有夠。如果在遊戲中設定一些技能培養和訓練,孩子會很快掌握。
我的孫子就好動,我兒子就用加分來管理他,表現好可以加分,得分可以換待遇,比如1分可以玩手機5分鐘。
我發現獎勵分數的方法很有效果。類似積分管理,積分可以交換待遇。對於大人可能無所謂,可是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為了多一點獲得積分,他非常想多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