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音古寺
位於廣東省博羅縣天堂山,亦處於國家一級森林公園象頭山下,並與馳名海內外的羅浮山毗鄰。古寺始建於唐宋年間,歷史悠久;明清年間,佛教道場鼎盛。這裡曾有“萬家田”之美譽,古寺坐落在山勢宏偉的風水寶地之中。名勝有觀音洞、天然達摩像、楊梅亭、轉水泉、三線布等。
銀崗古窯場遺址
位於博羅縣龍溪鎮銀崗村,年代為西周、春秋至戰國時期,窯場總面積10萬平方米。已發掘龍窯四座,長10、寬2米。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銅器、鐵器、石器等,以陶器為主,器形主要有:罐、釜、盒、杯、碗、鼎、豆、瓿等,紋飾有:紋、米字紋、方格紋、素面等。是一處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2002年7月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九天觀
原明福觀,距朱明洞沖虛觀2公里處,南漢時期建,距今有七百餘年曆史。宋時由蘇東坡書寫觀名(已佚)。明《一統志》載:其內有西華道院,乃張遠庵退居之所,觀在宋、元、明各代俱存。明末,鄺露讀書觀中,自號明福洞主。清初觀漸衰,西華道院亦廢。乾隆年間重修建,名九天觀。民國時期重修,建築面積約壹仟平方米。
正殿為金闕寶殿,下殿為王靈宮殿,左殿為呂祖殿、地母殿,右為客堂。觀前有放生池,池旁有七棵水夢松。舊志稱:“基奇古,殆千百年物。”觀側有著名的九天觀礦泉水。1985年重新開放,被博羅縣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牆
2004年11月17日,在博羅縣城榕溪西段河堤施工現場挖掘出一段古城牆,經考證,確認為明朝時期古城牆,與博羅中學內唯一保留較為完整的明代古城牆是同期建築。
考古人員經過2天的考察和測量,發現這段古城牆長約80米,因為常年埋藏在泥土下面,大部分牆壁已經殘缺不完整,城牆的高度從30釐米到300釐米不等。整個古城牆分為兩層,牆基由紅砂岩石砌成,長短不一,有的長50釐米,有的長80釐米,其中最厚的一段牆基由8條紅砂岩石組成。城牆上部的材料是青磚,每一塊青磚大小相似,約長30釐米和寬15釐米。為避免這段古城牆遭到破壞,工人們已經在城牆外部修建河堤,把城牆掩蓋在河堤內面。
根據博羅縣誌記載,明朝以前,博羅縣城由於受到戰事影響,民間四處是斷壁殘垣,城沿十分簡陋。明成化23年(約1465年),有一位都御史官員到縣城視察,看到城沿破落,就下了一道檄文,讓按察史陶魯在當地修建城牆保護民居。陶魯與當時的知縣歐陽楷接受命令後,用紅砂岩做牆基,在縣城範圍內興建了周長近2000米,高近5米,厚3米多的古城牆,還在重要關口設計了東南西北中5個城門。多年以後當地洪水氾濫,城牆多處被沖毀。按照乾隆28年(1763年)編纂的《博羅縣誌》記載,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古城牆經過不斷修復,已經高達8米,共有10座城樓和城門。黃觀禮說,上個世紀抗日戰爭時期,古城牆因為連年戰火和自然災害,大部分被摧毀了,只有位於博羅中學內一段長34米的明代古城牆保留較為完整。黃觀禮說:“根據發現古城牆的位置,城磚尺寸等,可以認定這段古城牆就是當年明城牆的大西門鉅光段,與現存的古城牆遙相呼應。”
寧濟橋
博羅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江東村寧濟橋。
寧濟橋又名學湖橋,後稱江東橋。始建於明代,為里人曾舜漁捐資建造。橋為東西向,為石砌二拱墩柱式平橋,長18.5米,寬4.2米,高7米。均用紅石條砌築。明代萬曆年
江東村寧濟橋
初,鄉人曾舜漁年輕時在江東槐園“青龍書院”就讀,上學須繞葫蘆嶺山腳涉水過河,甚為不便。更有甚者,一次上學見一少婦手拿鐮刀,挑擔過河,不慎落水,曾急忙上前救起。曾決心日後成名必在河上建橋,以方便老百姓。1598年(明萬曆二十六年),舜漁中進士,授官監察御使。為了卻昔年夙願,捐資在此河上建起這座“學湖橋”。
沖虛觀
沖虛觀,始建於晉,現為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重修,是全國重點道教寺觀之一。總建築面積4400平方米,平面呈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由平臺、山門、天井、三清殿、葛仙祠、兩廡及膳堂組成。山門、三清殿、兩廡齋堂均為懸山式屋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與穿鬥混合式樑架。屋脊、內外博風、牆體均飾以大量的灰雕、陶塑、壁畫,題材包括人物、花、山水、博古、書法等,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979年12月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羅浮山摩崖石刻
羅浮山摩崖石刻位於博羅縣羅浮山,主要分佈於朱明洞、白鶴觀、九天觀、黃龍觀、華首臺、酥醪觀、寶積寺、朝元洞等八處景區,已勘明有132處,年代上至宋朝,下至民國,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和詩、聯、記、銘等各類文體具全,有祖無擇、湛若水、梁啟超、邱逢甲等名人題刻。
1989年6月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在博羅縣羅陽鎮朗頭橫嶺山8000平方米範圍內發掘出古墓葬300多座,少量屬於商時期,大多數屬於兩週時期,並從古墓葬中發現了方格紋、夔紋等印紋硬陶碎片,同時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原始瓷器、銅器、玉石器、鐵器等,其中首次在廣東兩週時期的墓葬中發掘出土了銅甬鍾。這是廣東迄今所發現和發掘的同類墓葬中數量最多、出土物最精美、品種最豐富的青銅時代墓葬群。據此不僅證實了嶺南歷史上確曾存在過文明程度相當高的青銅時代,同時也提供了古縛婁國存在的可能性,從而使經過考古認證的嶺南文明史得以上溯至3000年前。
洗藥池
洗藥池是由青磚砌成,面積約15平方米,是葛洪和妻子鮑姑平時洗制採集中草藥的地方,池旁有一蒼勁巨石,呈橢圓形,寬4米,高3米,這是古釣魚臺,臨池的巨石上有清末臺灣愛國詩人丘逢甲的題詠:“仙人洗藥池,時聞藥香發,洗藥仙人去不返,古池冷浸梅花月”,下署“庚戌秋為沖虛觀主題。”另外在此詩上角有毛鶴翔刻“祁子隱居”四字,在1988年,洗藥池被列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亭
東坡亭位於沖虛觀右側洗藥池上端,建於清道光年間。亭為四角,兩條高2.2米的石柱刻楹聯:“丹灶藥池留勝蹟;鳥聲花影得仙機。”亭內樑上掛“花香靜處寒天月”迴文單句題詠木匾。傳說蘇東坡當年在此搭建山房,擬學葛洪修煉丹灶。在附近植梅千株,梅花盛開,與日爭麗。後人就地建“東坡亭”紀念。該亭為博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母音古寺
位於廣東省博羅縣天堂山,亦處於國家一級森林公園象頭山下,並與馳名海內外的羅浮山毗鄰。古寺始建於唐宋年間,歷史悠久;明清年間,佛教道場鼎盛。這裡曾有“萬家田”之美譽,古寺坐落在山勢宏偉的風水寶地之中。名勝有觀音洞、天然達摩像、楊梅亭、轉水泉、三線布等。
銀崗古窯場遺址
位於博羅縣龍溪鎮銀崗村,年代為西周、春秋至戰國時期,窯場總面積10萬平方米。已發掘龍窯四座,長10、寬2米。出土器物有:陶器、青銅器、鐵器、石器等,以陶器為主,器形主要有:罐、釜、盒、杯、碗、鼎、豆、瓿等,紋飾有:紋、米字紋、方格紋、素面等。是一處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2002年7月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九天觀
原明福觀,距朱明洞沖虛觀2公里處,南漢時期建,距今有七百餘年曆史。宋時由蘇東坡書寫觀名(已佚)。明《一統志》載:其內有西華道院,乃張遠庵退居之所,觀在宋、元、明各代俱存。明末,鄺露讀書觀中,自號明福洞主。清初觀漸衰,西華道院亦廢。乾隆年間重修建,名九天觀。民國時期重修,建築面積約壹仟平方米。
正殿為金闕寶殿,下殿為王靈宮殿,左殿為呂祖殿、地母殿,右為客堂。觀前有放生池,池旁有七棵水夢松。舊志稱:“基奇古,殆千百年物。”觀側有著名的九天觀礦泉水。1985年重新開放,被博羅縣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古城牆
2004年11月17日,在博羅縣城榕溪西段河堤施工現場挖掘出一段古城牆,經考證,確認為明朝時期古城牆,與博羅中學內唯一保留較為完整的明代古城牆是同期建築。
考古人員經過2天的考察和測量,發現這段古城牆長約80米,因為常年埋藏在泥土下面,大部分牆壁已經殘缺不完整,城牆的高度從30釐米到300釐米不等。整個古城牆分為兩層,牆基由紅砂岩石砌成,長短不一,有的長50釐米,有的長80釐米,其中最厚的一段牆基由8條紅砂岩石組成。城牆上部的材料是青磚,每一塊青磚大小相似,約長30釐米和寬15釐米。為避免這段古城牆遭到破壞,工人們已經在城牆外部修建河堤,把城牆掩蓋在河堤內面。
根據博羅縣誌記載,明朝以前,博羅縣城由於受到戰事影響,民間四處是斷壁殘垣,城沿十分簡陋。明成化23年(約1465年),有一位都御史官員到縣城視察,看到城沿破落,就下了一道檄文,讓按察史陶魯在當地修建城牆保護民居。陶魯與當時的知縣歐陽楷接受命令後,用紅砂岩做牆基,在縣城範圍內興建了周長近2000米,高近5米,厚3米多的古城牆,還在重要關口設計了東南西北中5個城門。多年以後當地洪水氾濫,城牆多處被沖毀。按照乾隆28年(1763年)編纂的《博羅縣誌》記載,到了清朝乾隆年間,古城牆經過不斷修復,已經高達8米,共有10座城樓和城門。黃觀禮說,上個世紀抗日戰爭時期,古城牆因為連年戰火和自然災害,大部分被摧毀了,只有位於博羅中學內一段長34米的明代古城牆保留較為完整。黃觀禮說:“根據發現古城牆的位置,城磚尺寸等,可以認定這段古城牆就是當年明城牆的大西門鉅光段,與現存的古城牆遙相呼應。”
寧濟橋
博羅縣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江東村寧濟橋。
寧濟橋又名學湖橋,後稱江東橋。始建於明代,為里人曾舜漁捐資建造。橋為東西向,為石砌二拱墩柱式平橋,長18.5米,寬4.2米,高7米。均用紅石條砌築。明代萬曆年
江東村寧濟橋
初,鄉人曾舜漁年輕時在江東槐園“青龍書院”就讀,上學須繞葫蘆嶺山腳涉水過河,甚為不便。更有甚者,一次上學見一少婦手拿鐮刀,挑擔過河,不慎落水,曾急忙上前救起。曾決心日後成名必在河上建橋,以方便老百姓。1598年(明萬曆二十六年),舜漁中進士,授官監察御使。為了卻昔年夙願,捐資在此河上建起這座“學湖橋”。
沖虛觀
沖虛觀,始建於晉,現為清嘉慶十三年(1808年)重修,是全國重點道教寺觀之一。總建築面積4400平方米,平面呈四合院佈局,主體建築由平臺、山門、天井、三清殿、葛仙祠、兩廡及膳堂組成。山門、三清殿、兩廡齋堂均為懸山式屋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抬梁與穿鬥混合式樑架。屋脊、內外博風、牆體均飾以大量的灰雕、陶塑、壁畫,題材包括人物、花、山水、博古、書法等,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979年12月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羅浮山摩崖石刻
羅浮山摩崖石刻位於博羅縣羅浮山,主要分佈於朱明洞、白鶴觀、九天觀、黃龍觀、華首臺、酥醪觀、寶積寺、朝元洞等八處景區,已勘明有132處,年代上至宋朝,下至民國,篆、隸、楷、行、草各種書體和詩、聯、記、銘等各類文體具全,有祖無擇、湛若水、梁啟超、邱逢甲等名人題刻。
1989年6月公佈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羅浮山摩崖石刻
廣東省考古研究所在博羅縣羅陽鎮朗頭橫嶺山8000平方米範圍內發掘出古墓葬300多座,少量屬於商時期,大多數屬於兩週時期,並從古墓葬中發現了方格紋、夔紋等印紋硬陶碎片,同時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陶器、原始瓷器、銅器、玉石器、鐵器等,其中首次在廣東兩週時期的墓葬中發掘出土了銅甬鍾。這是廣東迄今所發現和發掘的同類墓葬中數量最多、出土物最精美、品種最豐富的青銅時代墓葬群。據此不僅證實了嶺南歷史上確曾存在過文明程度相當高的青銅時代,同時也提供了古縛婁國存在的可能性,從而使經過考古認證的嶺南文明史得以上溯至3000年前。
洗藥池
洗藥池是由青磚砌成,面積約15平方米,是葛洪和妻子鮑姑平時洗制採集中草藥的地方,池旁有一蒼勁巨石,呈橢圓形,寬4米,高3米,這是古釣魚臺,臨池的巨石上有清末臺灣愛國詩人丘逢甲的題詠:“仙人洗藥池,時聞藥香發,洗藥仙人去不返,古池冷浸梅花月”,下署“庚戌秋為沖虛觀主題。”另外在此詩上角有毛鶴翔刻“祁子隱居”四字,在1988年,洗藥池被列為第三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坡亭
東坡亭位於沖虛觀右側洗藥池上端,建於清道光年間。亭為四角,兩條高2.2米的石柱刻楹聯:“丹灶藥池留勝蹟;鳥聲花影得仙機。”亭內樑上掛“花香靜處寒天月”迴文單句題詠木匾。傳說蘇東坡當年在此搭建山房,擬學葛洪修煉丹灶。在附近植梅千株,梅花盛開,與日爭麗。後人就地建“東坡亭”紀念。該亭為博羅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