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粵西明珠

    對的,如果沒有自由何來愛;

    我認為愛人首先是建立在自由與平等的基礎上的,這樣才能見證愛的廣大和無私。在不違背做人的良知的情況下,人要敢於愛自己所愛的東西,恨自己所恨的東西,才能彰顯天性的灑脫。當然如果是昧著良心去談論愛與恨,那麼世間所謂的愛恨相信也會失去它存在的價值。但我要說;愛是平等的、自由的,是可以任由人們去選擇愛與不愛的。

  • 2 # 蝸牛一起去旅行

    任何的自由都是相對的,耐得住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住寂寞的人偏偏寂寞,那些越是擁有高度自由的人背後越是嚴格的自律。愛一個人要給他自由,而被愛的一方最好的迴應是嚴格的自律!

  • 3 # 生命樹愈療

    創造者的意志就是創造物的命運。

    創造物只有接受自己的命運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人只有先“自由”地選擇愛的體驗——滿足神的意志;才能後“自由”地創造愛的體驗——滿足人的意志。

    前一種“自由”是選擇的自由,體驗的不自由,任何非愛的選擇都不會帶來設想中的好體驗。後一種“自由”是選擇的不自由,行為的自由,愛的選擇下,任何創造性的行為都帶來超出設想的好體驗。我們把前一種自由後的不自由稱為“命運”;後一種不自由後的自由稱為“運命”。命運和運命的分界線就是選擇。

    錯誤的選擇並不真正“錯誤”,不選擇才是真正的錯誤。父親讓孩子學走路時不要兩隻腳同時邁,一個孩子不聽,結果跌倒,但卻最終學會了走路;另一個孩子聽話,把父親的告誡當成禁令,結果什麼也學不會。

    首先要去選擇,才有正確的可能,不選擇不可能正確。首先要有自由,才有愛的可能,不自由不可能愛。以愛之名奪人自由的,產生的只會是恨;因愛之心予人自由的,回報的必定是愛。

    人類達到基督之前的命運是預定的,先錯後對,先苦後甜。因怕犯錯而不嘗試,因怕壓力而不選擇,就是放棄自己的命運。放棄命運者命運放棄之。無條件的順民潛伏著無條件的暴民,平庸的惡孕育著滔天的罪。個人的道德責任是任何他人或集體都替代不了的——即便每個人的道德觀不盡相同。真正的自己是一次次做選擇的那個自己,正是一次次選擇才使自己成為自己,放棄選擇就是放棄自己。

    真正的宗教信仰,目的在於啟發人正確地作出選擇,而非替代人作出“正確”的選擇。因為信仰“善的感召”而作出愛的選擇,善莫大焉;因為宗教“惡的懲戒”而放棄選擇的權力,惡莫大焉。每個人對愛的理解都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是愛的不同面相。因此不存在一種可以定義的“正確”選擇,但確實存在一種可以感受的“正確”方向,這感受就是愛的感受,這方向就是內心的方向。離開宗教創始人說話時的氛圍,感召就成了教義,活法就成為死法。正所謂“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 4 # 醉餘堂主人

    這句話分兩方面看。

    一方面,從選擇的自由來看。沒有自由的愛是畸形的愛,依附的愛,無法自主的愛,沒有選擇的愛。它往往以身不由主開始,但可能以兩種結果進行。一種是日益痛苦。一種是漸漸幸福。比如中國古代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陌生男女進了洞房,從此開啟他們一生的陪伴。

    這種婚姻的模式都屬於結婚以後談戀愛。談成的,恩愛一生,堪稱神仙眷侶;沒成的,痛苦一世,卻沒有選擇,無法擺脫。當然,在具體的文化背景下,大機率是男人可以納妾再娶,女人則再難出頭。對於後者,其實,在缺乏了自由選擇權的背景下,古今則一,男女同理,誰依附誰,都不是愛情,因為兩人不合,卻又無法自主,當然就沒有愛了。當彼此接納,相吸相引相愛,則等同為自由相愛。故此,愛與自由同在。

    另一方面,從自由與責任的對應關係看。愛一人,則有一份責任。所以愛一人,便有不濫愛他人的責任。所以,愛的責任與濫愛的自由是衝突的。我們無法一方面愛一人,另一方面自由濫交,這有違倫理。這樣的“愛”與“自由”是不相容的,當然就無法同在了。

    所以,這個論題“愛永遠與自由同在,對嗎?”,少了具體的背景和上下文語境。在不同的語境中,放在不同的人身上,在不同的時代裡,這個問題是可能有不同的答案的。愛應該是一種具體的愛,自由應該是有著確切的界限的。如果這個問題換成“某人的愛與某人的自由同在,對嗎?”,我們討論起來,可能就更具體了。

  • 5 # 老韓6288

    其實愛是人世間最真摯的情感流露,可以穿越時空,化解仇恨融解隔閡,愛無處不在無往不利,因為愛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生根發芽,沒有任何東西能禁固愛的存在,削弱愛的力量,因而愛與不愛本身是自由的,她深藏於我們的潛意識中,就是外部條件多麼殘酷惡劣也不會使我們心中的愛恨泯滅,畢竟大愛無疆,永遠與自由同在。

    愛支撐著每個生命終其一生,即使身陷囹圄甚或我們的軀殼不在,愛心依處流傳永遠,流芳百世,溫暖冷酷的心靈,滋潤乾涸的心房,畢竟真正意義上的愛是崇高無上的,可使邪惡自慚形穢無處藏身。

    小小生命會茁壯成長是愛的力量,社會和諧進步是愛的力量,愛永存天地間。

  • 6 # 日記哥愛讀書

    大家好,我是日記哥,我來回答。

    在我看來,這句話是對的,愛永遠與自由同在。愛與自由是相互印證的,辨證的關係。心中充滿愛,才會感受到自由的氣氛與感情。同理,自由源自於愛!愛與自由是每個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因為有愛才讓人們感受到了自由。自由又可以反向的追逐不同的愛。記得小時候學過一句話,文學的母題:對生的渴望,對愛的追逐,對生命理想的高揚。可見,愛及自由對於我們生命的重要。其實,這句話意義也並不深,是句非常簡單的句子!

  • 7 # 凡人jie有一死

    我們應該承認,這是對的

    各種愛恨糾葛的關係發生在夫妻之間、親子之間及較親近的人際互動中。這樣的親密關係彷彿你掐我的脖子、我勒你的頸子,我呼吸不過來,你也別想喘氣,最令人痛苦的是,明明是愛著對方的,到後來卻彼此憎恨、互相毀滅。

    如果你愛一個人,卻又不給他自由,那個被愛的人會很迷惑,覺得你明明是愛他的,可是為何他會痛苦、不快樂?

    以愛之名,行掌控之實

    人的大腦是個奇怪的東西,被情緒掌控,被性格左右。矛盾出現時——難道我對你的愛還不夠嗎?為何你還需要別人?難道我比不上你的朋友、你的事業?難道我還不夠愛你?難道你已經不愛我了?槽了!我可能會失去你,我們之間已不再親密!不行,我會恐懼,我會害怕,我不能失去你,不能失去那種親密關係,失去你等於失去全世界。我要用更多的愛來包圍你,我要扭轉你不正確的觀念。只有我是愛你的,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恐懼及傷害,我要進一步說服使你相信我說的是對的,我要更注意你的一舉一動。然而,喪失了自由的愛,都是恨的起點。

    如果你真的愛我,請用我要的方式來愛我,而非用你以為的方式來愛我;如果你真的愛我,請讓我感覺到被愛,請了解我、接納我、尊重我、支援我,而非用你以為的愛來淹沒我、控制我。

    很容易理解吧?可是,很難做到吧。

    我們都是凡夫俗子,真的要做到,需要一場心靈的清修。無論對愛人,對親子關係,控制型的愛比比皆是,我們打著愛的旗號“我是因為愛你才這麼做”,卻往往沒有想過,對方或者孩子心裡想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愛的方式是什麼。

    筆者,就曾經是這樣一個失敗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沾鞋子的膠水弄到衣服上怎麼處理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