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23686780859

    譯文如下:

    1、詩,是人的情感意志的一種表現形式,懷抱在心則為情感意志,用語言把它表現出來就是詩。情感在心裡激盪,就用詩的語言來表現它,用語言還表達不盡,便用諮嗟嘆息的聲音來延續它,諮嗟嘆息還不盡情,就放開喉嚨來歌唱它,歌唱仍感不滿足,於是不知不覺手舞足蹈起來。

    2、感情表現為聲音,聲音組成五音的調子就叫音樂。太平時代的音樂平和而歡快,它的政治清明和順;戰亂時代的音樂飽含著怨恨和憤懣,它的政治必然乖戾;亡國時的音樂充滿了哀傷和憂思,它的人民一定困苦。

    3、所以糾正政治的過失,感動天地和鬼神,沒有超過詩歌的。古代的聖王就是以詩來規範夫婦關係,培養孝敬,敦厚人倫,完善教化,移風易俗。

    4、所以詩有六種形式:一叫作風,二叫作賦,三叫作比,四叫作興,五叫作雅,六叫作頌。天子用風詩教育感化臣民,臣民用風詩諷諫規勸天子諸侯。詩要依託事物的描繪而委婉地諷諫,寫唱詩的人沒有罪過,聽到吟唱詩的君主應引以為戒,因此叫作“風”。

    5、到了仁政衰亡,禮義廢棄,政教敗壞,諸侯國各自為政,各家風俗不同的時候,變風、變雅就產生了。王室的史官看到政教敗壞的狀況,感傷人倫的廢棄,哀痛刑罰政治的殘酷苛刻,吟詠思想感情,用來諷諫天子諸侯,這是通達政事的變化而又懷念傳統風俗的做法。

    6、所以變風雖發自史官和百姓的不滿之情,卻又不超越禮義的規範。抒發思想感情是人的天性;合乎禮義,是先王恩澤久遠,人民還沒有忘懷的緣故。因此一個國家的政事,透過一個人的心意表現出來,就叫它“風”。反映天下的政事,表現各國的民情風俗,就叫它“雅”。

    7、雅,是正的意思,是表現周王朝政教興衰經過的。政教有小有大,所以有《小雅》,有《大雅》。頌,是讚美盛大功德的情狀,並把這種成功稟告神靈的詩歌。這就是風、小雅、大雅、頌四種詩體的由來,是詩的典範。

    8、既然如此,那麼從《關雎》到《麟趾》這些教化人的詩篇,便是先王的風詩,所以歸於周公名下。南的意思,是說教化是從北方岐周之地推廣到南方江漢之域的。從《鵲巢》到《騶虞》這些感化人的詩篇,是諸侯的風詩,先王用它進行教化,所以歸於召公名下。

    9、《周南》和《召南》這兩部分風詩,是講端正最初的倫理,是王業教化的基礎。因此,《關雎》是讚美得到賢淑的女子,來匹配給君子的,而憂慮的是如何進舉賢才,並非貪戀女色;憐愛靜雅的美女,思念賢良的人才,卻沒有傷風敗俗的邪念。這就是《關雎》的要義啊!

    擴充套件資料:

    內涵:

    1、《毛詩序》是一篇中國古代詩歌理論作品,強調要以“詩教”教化人心、提升靈性、端正風俗,所以指出“風 也,教也;風以動之,教以化之”。它是世界文明史中非常罕見的,很早就有此遠見與慧見的精闢作品。也是中外美學史上一篇特別值得重視、值得推薦、光芒四射的作品。

    2、孔子稱“詩三百首”的共同特性,就是溫柔敦厚,並且“思無邪”,可以洗滌人心各種雜念與邪念,並激發人性中高貴偉大的潛能,甚至激勵人心中的正能量,可以不斷提升,形成偉大人格,能與天一般偉大。

    3、此即易經所說“大人者,與天地合其 德”,本文所稱“動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詩”,也是同樣意境。西方所稱“To be human is to be divine”(做人就是要發揮心中神性)也是同樣精神。

    4、在中國詩歌理論史上,《毛詩序》具有特殊意義。儘管它文字篇幅不長,不過區區六七百字,但卻是一篇具有開創意義的不折不扣的詩歌理論專論文章,內容極為豐富。在短短几百字中,《毛詩序》對詩歌的性質、內容、分類、審美特徵、表現方法、社會作用等等方面都作了比較系統而明晰的闡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仙過海人物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