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虎堂

    美國目前已經啟動了新型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發展工作,這種核潛艇被命名為哥倫比亞級核潛艇。預計到本世紀20年代至30年代,哥倫比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將陸續完工服役,並替換現役的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是美軍現役唯一一型彈道導彈核潛艇,它們是美國海基核打擊力量的主要部署平臺。

    算上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話,美國的戰略導彈核潛艇已經發展到第五代,這意味著美國的戰略核潛艇技術仍然處於世界領先的地位。戰略核潛艇是核三位一體力量的主要環節之一,美國自從二戰結束之後,就很快啟動戰略核潛艇的生產工作了。正因為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因此美國才能在戰略核潛艇發展方面保持領先。

    早期的探索:美國前兩代彈道導彈核潛艇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美國很快啟動了海洋導彈武器開發計劃,一方面美國試圖打造具備戰略性質的遠端導彈,另一方面美國也試圖為導彈尋求合適的海洋發射平臺。從1947年開始,美國的彈道導彈核潛艇計劃就開始啟動了。

    美國發展的第一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即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該級核潛艇首艇“喬治·華盛頓”號(SSBN598)於1957年開工建造。這艘核潛艇本來是鰹魚級攻擊核潛艇的二號艇,因為為了趕工,通用電船對其進行了改裝,透過加裝導彈艙段,使得“喬治·華盛頓”號核潛艇獲得了攜帶北極星A1導彈的能力,當時北極星A1導彈的射程已經超過2000公里。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的設計浮航排水量在5400噸至5800噸左右,潛航排水量可達6880噸,這種核潛艇配有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艇上最多能攜帶18枚魚雷,導彈艙擁有16具發射裝置,能配備16枚彈道導彈。

    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一共建造了5艘,至1961年,該級核潛艇已經全部服役,雖然5艘的數量並不算很多,但是已經可以體現戰略威懾作用。北極星A1導彈服役的時間並不長,在1965年就已經被北極星A2導彈所取代,之後還有北極星A3、海神 C3等型號,隨著導彈技術的發展,射程也進一步增大,而且從海神 C3開始,美國成功應用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

    雖然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已經擁有攜帶彈道導彈的能力,但是早期的倉促設計,使得這種核潛艇的不足之處不斷暴露出來,尤其是在水下潛航效能方面,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的表現非常不理想。因此美國在1957年開始也著手研製第二代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這種核潛艇於1961年開始服役。

    和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一樣,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的建造數量也是5艘,但是這種戰略核潛艇已經是更加先進的型號了,其水面最大排水量達到6900噸,潛航排水量則可達7900噸。由於進行了技術改進,因此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的潛航深度增加到了300米,這也使得核潛艇的隱蔽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的533毫米魚雷發射管數量僅為4具,但這些發射管已經夠用,因為戰略核潛艇很少需要考慮到自衛的問題。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也擁有16具導彈垂髮裝置,可攜帶16枚北極星A3潛射彈道導彈,導彈的射程可達4600公里。

    除了提升潛艇效能之外,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也更加註重潛艇水兵的作息環境。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存在的空間擁擠問題,在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上得到了解決。對於需要長期在深海活動的潛艇水兵而言,這無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如果說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是美國戰略核潛艇的開端作品,那麼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就是美國戰略核潛艇技術進一步完善提升的型號。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讓美國第一次擁有了海洋戰略核力量,而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則是力量的加速最佳化,起到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

    中期的崛起: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

    在擁有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和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之後,美國的信心大增,開始了大規模的彈道導彈核潛艇發展計劃,從1960年開始,美國啟動第三代彈道導彈核潛艇的研發工作,即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開發計劃。得益於前兩代戰略核潛艇的技術基礎,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的發展非常順利,從1963年開始,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陸續服役,至1967年,第31號艇“威爾·羅傑斯”號(SSBN659)投入使用,僅用數年時間,美國就完成了31艘戰略核潛艇的生產工作。

    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是到目前為止美中國產量最多的一型彈道導彈核潛艇,這種核潛艇的水面排水量最大為7350噸,潛航排水量達到8250噸。和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相比,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的外觀和排水量規模變化並不大,但是數量確實是一大優勢,從1967年開始,美國擁有5艘喬治·華盛頓級戰略核潛艇和5艘伊桑·艾倫級戰略核潛艇、31艘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也就是說當時美國在役的戰略核潛艇數量達到了41艘,它們能夠攜帶超過650枚核彈頭,這已經足以確立一個完善的海洋戰略威懾網路。

    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的服役時間比較長,從上世紀60年代一直延續到本世紀初,平均每艘核潛艇的使用壽命均在30年以上。為了適應技術發展的需要,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經歷了多次升級,在建造過程中,不同批次的核潛艇也有做適當修改。修改的結果是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的效能得到不斷提升,並且也能夠適應配備新武器的要求。

    從上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海神 C3導彈被應用到了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上,這是真正配備分導式彈頭的彈道導彈,它們的射程可以超過4600公里,也許放在今天,這樣的射程不足為奇,但是在當時,海神 C3是極為先進的。

    而且值得指出的是,從上世紀70年代初期開始,美國就已經籌劃了三叉戟導彈的發展工作。1977年,UGM-96A(三叉戟Ⅰ/ C-4)導彈試射成功,之後有一部分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開始換裝新型導彈。三叉戟Ⅰ型導彈的最大射程達到7400公里,相當於比海神 C3導彈多了大約2800公里左右。新型導彈的入役,進一步強化了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的核威懾能力。

    深海三叉戟: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雖然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的服役時間持續了數十年之久,但是美國的戰略核潛艇更新換代效率非常高,進入上世紀70年代,美國就已經開始研發第四代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

    和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相比,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技術水平無疑有了突破性發展,首先這種核潛艇的排水量增大了一倍以上,其浮航排水量為16764噸,潛航排水量為18750噸;其次這種核潛艇的導彈發射裝置數量增加到24具,而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的導彈發射裝置數量仍然是16具;再者,俄亥俄級核潛艇增加了許多靜音手段,這進一步確保了核潛艇的生存能力;並且,三叉戟II型導彈的發展,也讓俄亥俄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實力得到全面提升。

    由於擁有更多的導彈發射裝置,因此俄亥俄級核潛艇不需要像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一樣生產超過30艘,但是美國在初期仍然計劃生產2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只不過後來受到戰略武器裁減談判和冷戰結束的影響,美國將俄亥俄級核潛艇的產量削減至18艘。因為拉法耶特級戰略核潛艇的存在,因此俄亥俄級核潛艇的生產週期更長一些,18艘俄亥俄級核潛艇的生產工作在1976年至1997年之間完成。

    早期的俄亥俄級核潛艇仍然使用三叉戟Ⅰ型導彈,這是因為俄亥俄級核潛艇服役的時間早於三叉戟II型導彈開始部署的時間。三叉戟II型導彈於1989年首次實現水下成功試射,後來服役的俄亥俄級核潛艇,全部直接配備三叉戟II型導彈。

    和三叉戟Ⅰ型潛射導彈相比,三叉戟II型導彈的綜合性能又有了全面提升,這是一種射程可達10000公里以上的洲際導彈,更長的射程使得核潛艇可以在足夠遠的地方產生核威懾作用。而且三叉戟II型導彈的圓機率誤差可以被縮小至100米以內,對於一種攜帶大威力核彈頭的洲際導彈而言,這已經是非常優秀的精度了。而且,三叉戟II型導彈也能配備分導式彈頭,在確保打擊能力的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攔截難度。

    進入21世紀之後,俄亥俄級核潛艇就成為美國海洋核威懾力量的主力平臺。之後因為老化緣故,早期的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被改裝為巡航導彈核潛艇(SSGN),改裝之後的4艘核潛艇理論上最多能夠攜帶154枚戰斧式巡航導彈。雖然戰斧導彈的核威懾能力遠不如三叉戟II型導彈,但是它們仍然是一種強大的縱深打擊力量,攜帶大批戰斧式巡航導彈的俄亥俄級核潛艇,也仍然擁有十分強悍的實戰效能。

    由於三叉戟II型導彈已經是一種極為先進的戰略威懾武器,因此美國並不急於為它們尋找替代品,美國甚至啟動了三叉戟II型潛射導彈的延壽計劃,這種導彈仍將繼續服役幾十年,在俄亥俄級核潛艇之後,新的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有可能仍將使用這些導彈型號。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21世紀美國主要海洋核威懾力量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是俄亥俄級核潛艇的接任者,也是美國21世紀的主力海洋核威懾力量,該型核潛艇的預期服役時間將持續至21世紀的80年代。在研發初期,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專案受到美國在海外行動的影響,出現了延遲,但是隨著俄亥俄級核潛艇的老化,以及俄羅斯北風之神級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入役,專案的推進變得迫切起來。2012年,通用船電獲得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專案的總承包商資格,預計2021財年工程將正式啟動,但目前已經切割第一塊鋼板。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是一個大專案,預期總費用高達1250億美元,其中包括一部分研發費用。預計這種核潛艇將會建造12艘,單艇計劃造價可達120億美元以上。對比俄亥俄級核潛艇,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排水量更大,其潛航排水量將超過兩萬噸。

    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初步計劃建造數量沒有俄亥俄級核潛艇多,但是這並不代表美國對戰略核潛艇的指標要求下降,美國為哥倫比亞級核潛艇設計了壽命超過40年的反應堆,這意味著反應堆和潛艇的生命週期是相同的,也就是說,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終其一生”將不需要更換反應堆,這樣核潛艇可以更加高效地執行巡航任務,因而不再需要建造那麼多核潛艇。

    由於受到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限制,美國計劃減少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導彈發射裝置數量,預計這種核潛艇只會攜帶16具導彈發射裝置。但這對核潛艇的核威懾效果顯然不會造成多大影響,因為對於一型先進的戰略核潛艇而言,16枚導彈和24枚導彈的意義差別其實不是特別大。美國透過持續升級三叉戟II型導彈,仍可讓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發揮強大戰力。當然,由於目前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面臨不確定性,因此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導彈配置數量是否會調整,也不得而知。

    本來按照計劃,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會在2031年開始服役,但是隨著俄亥俄級核潛艇的加速老化,美國正準備為哥倫比亞級核潛艇專案提速,如果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發展程序加快的話,這種核潛艇有可能會在本世紀20年代完成生產服役工作。

    美國“勇士專家”網站援引哥倫比亞級彈道導彈潛艇艦隊專案經理約翰·拉克上校的言論稱,美國海軍正為在哥倫比亞級核潛艇上試射三叉戟II型導彈做相關籌備工作,這是在本世紀20年代提前完成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發展工作的一部分。導彈試射被認為是核潛艇研發的重要一環,這項工作將決定核潛艇的作戰能力,以及武器的適用性。

    總結而言,哥倫比亞級核潛艇是更加先進的核潛艇,它們將會替換俄亥俄級核潛艇,成為美國海基核力量的新主力。哥倫比亞級核潛艇的發展存在提前的可能性,這也顯示出美國對於核打擊力量的重視態度。

  • 2 # 吃甜筒的樹懶

    最新的訊息說,哥倫比亞級SSBN已經開工了……

    秉持了SSBN的一貫追求(各國相同),更大,更安靜,更可靠,全壽命週期成本更低。

    應該是核動力+導管電機推進。應該沒有取消軸系……

    16個發射筒,倒是有很大進步,具體情況資訊不夠多,不敢評價。導彈還是經過延壽改進的三叉戟2-D5。

    至於電子裝置、聲吶、指控、觀瞄裝置、通訊與導航裝置、環控生保等等,你能想到的都有進步。

    最後一條,這貨的排水量估計又增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車載12V轉換220V逆變器對車有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