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俊慧

    不考慮ofo的實際運營情況,以及面臨的運營風險,單純從使用者信用管理角度來看,分級減免押金的做法相對更符合實際。

    一方面,從單車使用者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部分使用者確實存在破壞單車的行為或現象,確實有必要透過收取押金的方式,約束這小部分的使用者,另一方面,單車平臺大量收取使用者押金,打破傳統押金“一物一押”形態,確實具有了一定的金融功能。

    因此,從保護資金安全的角度來看,大眾一直在呼籲“免押金”,而從單車平臺來看,它們又希望對使用者實現一定的約束。

    而這也就產生了一個矛盾,要麼,共享單車平臺按照監管要求,實現使用者押金專款專用,要麼,就從便捷性的角度來看,不再收取押金。

    由於押金之上附著的對使用者的約束考量,因此,信用好的使用者徹底免除押金,信用良的使用者少收押金,信用差的押金多收押金,這種模式是最客觀的。

    唯一值得深入反思的是,使用者分級與押金免除,可能需要單車平臺有很好的計費及使用者管理系統,也就是需要單車平臺投入一定的研發費用。

    此外,還有一部分需要關注的是,就是在免除押金的同時,如果能同步落實使用者押金專款專用管理,則能很好的解決大眾對資金安全的擔憂。

  • 2 # 撲克老K

    看過新聞,ofo提價以及取消以前的信用免押金。

    我覺得應該是資金池吃緊,另外共享單車股市和風投經濟快要過去,需要提前考慮盈利的問題。

    不過看了新的定價我覺得我已經放棄,太貴。

  • 3 # Lscssh科技官

    ofo算是我個人用的比較多的共享單車,隨便來聊聊我的看法吧!ofo取消芝麻信用分免押金,轉而採用自己的信用積分體系,核心還是資金鍊的問題,其次是ofo自有信用體系資料逐步完善。

    1、資金鍊問題:這是核心問題,前些時候爆出的ofo裁員、車身賣廣告、拒絕收購(包括更早前的取消免費騎行)等訊息其實已經很明確了當前ofo的狀況,這些操作都是為了縮減成本。然後,這些操作仍舊滿足不了ofo運營資金需求時,押金這塊自然也將成為一大資金來源方式。支付寶上芝麻信用超過650分的使用者可不少,一旦取消免押金騎行,這部分使用者要麼徹底放棄ofo,要麼繳付押金。

    而在繳付押金方式上ofo也採取了新花樣,充95元餘額免押金和直接199元的押金,估計想要經常騎ofo的話,多半會選擇前者,而充值的餘額是徹底退不回的,將正真進入ofo的口袋。而且這個方式是需要使用者連續不斷的充值才能持續享受免押騎行,否則一旦這個餘額為零,就得繳押金了。

    2、ofo信用體系的完善:ofo官方宣稱的第三方信用體系並不完全適合共享單車,個人認為是有道理的。共享單車的行為邏輯的確和芝麻信用積分的規則並不完全相同,以ofo自身收集的大資料,根據使用者的具體用車行為進行綜合評分更加貼近實際情況,也更符合行業需求,類似違反交通規則,破壞車輛等行為可以扣除相應積分非常有必要。在我看來,整個共享單車行業應該互通使用者信用資料,各家單車企業共用一套信用體系,這樣才能更充分的反饋使用者的真實信用。

    新的信用體系,一定程度上有助於提高和規範使用者的用車行為,雖然ofo採用新信用體系更多是資金的問題,但從大方向上來說,個人也是比較支援ofo採用自由信用體系,更希望整個共享單車行業有統一的信用體系。

    最後總結,ofo更換信用體系核心是為了抓現金流,其次是滿足自己的單車這個行業的實際需求,降低自己的損耗。

  • 4 # 郭靜的網際網路圈

    在當前不少共享單車都有免押金的政策下,ofo需要“信用較高的使用者有望減免押金”門檻,僅這一點,ofo就不得人心。

    1)信用積分體系要想成為一套成熟的商業規則,需要有足夠的資料積累,足夠的信用維度以及足夠的技術支撐,阿里、騰訊在擁有如此多資料和資源的情況下,都在信用這方面緩步前進,ofo的信用積分體系可是要到商用的階段,這裡面前期怕是會有不少漏洞。

    2)根據信用進行扣費,ofo是否有這個權利呢?扣費相當於是一種罰款行為,作為商業公司的ofo是否有這個權力對普通使用者進行罰款呢?要知道在罰款方面,可是有相當嚴格規定的,並不是隨意就能對使用者進行罰款的。

    共享單車屬於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否則,ofo為何不給各個城市交付底面空間租金呢?但它又是商業公司運營的,它的管理應當是商業公司自己負責,對於一些亂停亂放行為,ofo應該建立自己的運營機制,自己去負責引導使用者。建立信用積分機制本身是沒問題的,但罰款的許可權,並不在ofo這裡。

    我在這裡再拋一個疑問,就算真的罰款了,ofo會把這個罰款上交給相關城市管理部門嗎?亦或是當做是自救的資金呢?

    3)實際上現在很多平臺都有自己的信用積分體系,比如自媒體平臺,都有信用積分體系,但這個信用積分體系的使用者量僅在百萬級,而ofo的使用者量是在千萬級別,後者更為複雜,使用者權益被損失的可能性更大。

    罰款能夠讓亂停亂放變的更好嗎?我更傾向於這是運營公司的懶惰和帥鍋,這種治理問題應該是運營公司負責,而不是載入在使用者身上,並向用戶罰款。

  • 5 # 雷科技

    -----------------------------------

    上週,ofo小黃車突然宣佈將此前執行一段時間的信用免押金服務取消,使用者需要繳納199元的押金或者95元的福利包才能正常使用ofo小黃車,讓人頗為不解。今天早上,小黃車給了我們答案,原來此前停用信用免押金服務,是為推出新一代的信用積分體系做準備,該新體系已經在今天上午正式推出。

    據介紹,本次ofo推出的新一代信用積分體系是以共享單車大資料平臺“奇點”作為依據,透過自有資料建立更加智慧和完善的使用者信用考評機制。在新的信用機制下,ofo將會對使用者的信用進行分級,然後針對不同等級的使用者進行不同的服務方案。高級別的使用者未來或有機會獲得免押金騎行的機會。

    在新的信用體系下,使用者的歷史行為、過往騎行資料、結費情況都會被列入參考範圍內,如果被檢測到使用者對腳踏車硬體造成損害,或者出現不上鎖的情況,那麼將會對使用者積分進行扣分,最終分數過低的使用者使用共享單車將會受限。

    當然如果使用者用車習慣良好,將腳踏車停放在指定位置,舉報私鎖等行為,那麼可以獲得加分。新註冊使用者都將會獲得270分的基本分,使用者累積最高積分為600分,老使用者的信用分將會直接納入新信用分體系之中。

    ofo新版信用分的推出,可以看作是對舊版信用體系的補充和發展,讓其更加適合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一直以來,共享單車因為其共享的特性,一些對自身行為不負責、自制力不強的使用者經常做出一些霸佔共享單車,破壞共享單車的情況,不但對ofo造成了直接經濟損失,也影響了其他使用者的正常使用。新版信用分的推出,或對改善這種情況有一定正面作用。

    雖然不及摩拜宣佈百城免押金這麼激進,但ofo新版信用積分體系還是讓我們看到了免押金的曙光。相信未來ofo肯定會根據信用體系引入免押金服務,我們保持一個良好的信用狀況,總會有好處的。

  • 6 # 事了了

    這本來是一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使用東西交個壓金,但因為當年為了快速佔領市場,藉助支付寶對部分使用者實行了免收壓金的方法。但講實話,我一直都是交的壓金。也不知道小黃車什麼時候不收壓金了。

    現在不想被支付寶控制,提出要收壓金,使用者不習慣是一定的。

    另外一個困難就是,自己建立的信用等級可靠嗎?如果不可靠,一些信用好的人,你收人家壓金,一些信用不好的,你反而不收。僅僅以使用你車子為標準,會不會讓人很不舒服,交了壓金,還被人說信用有問題呢?

    如果可靠,信用好的人,你不收壓金,信用不好的人,不騎OFO了,最後沒人交壓金,資金緊張還是沒解決。

    所以如果是為了收壓金才想出這個辦法,很有可能弄巧成拙。不看好這個做法。

    我們為您提供專業的網際網路服務,幫助您利用網際網路高效獲得客戶。

  • 7 # 少年老承

    ofo宣佈已上線新一代信用積分體系,透過自有資料建立更加智慧和完善的使用者信用考評機制。今後將根據使用者行為進行信用分級,使用者一旦產生不文明行為將扣分甚至扣費,而信用較高的使用者有望減免押金。

    

    照妖鏡下的社會亂象需要有良好的整治

    

    共享單車自出現以來,就面臨各種社會亂象,破壞車輛、上私鎖、交通違法。這邊不單止給企業帶來經濟損失,還為公眾交通安全帶來隱患。而ofo作為共享單車首個引進信用積分體系來說,這是一次嘗試,能夠為渾濁的亂象加註一泓清泉。

    為普通使用者減少對資金安全的擔憂

    

    現在有很多共享單車都有第一個月免押金的策略,但這並沒有解決使用者對於資金安全的擔憂。2017年由於市場的競爭壓力很多共享單車公司紛紛破產,而使用者的押金卻沒有能力償還,這對使用者的信任造成了打擊。而這種模式下,信用好的使用者免除押金,信用差的多收押金,這就很好的解決了使用者的擔憂。

    信用體系的建立不容易,需要一套成熟的商業規則

    

    現在消費者經常使用支付寶,都知道阿里的芝麻信用,目前被運用於各種地方,如花唄、免押騎行、住宿等等。這套信用體系是其多年的經營的成果,需要足夠的資料積累和技術支援,阿里都尚且進步緩慢,ofo前期怕將會是一場苦戰,而且其使用者量是千萬級,非常複雜,使用者權益容易受到損害。

    共享單車的發展模式和其它行業的不同的,需要一套由企業根據自身運營特性量身定做的信用體系。據悉,在推行自有信用積分體系的同時,ofo正透過一系列商業化舉措探索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並取得一定進展。

  • 8 # 新芽NewSeed

    此前,戴威已不止一次的強調ofo會獨立發展,甚至拒絕了滴滴的收購要約。但同時,ofo也被曝出可能只支付了供應商欠款(30多億元)的20%,為此,ofo不能再單純依賴租金盈利,不得不開始探索新的商業化變現方式。

    B2B車身廣告:今年5月,ofo選擇推出了B2B的車身廣告業務,試圖彌補租金收入的短板。該廣告產品分為車身廣告和APP線上廣告兩大板塊。車身廣告包括品牌定製車、後輪三角板展示位、車筐區展示位、車把三角區展示位、防水車座套展示位5種類型。

    據瞭解,一輛ofo的品牌定製車,每月最多可賣出2000元,但需要指出的是,這只是廣告的刊例價,在實際情況中,很有可能會給到五折甚至三折的價格。

    最為關鍵的是,北京與上海兩地已出臺規定,共享單車不得在車身上設定商業廣告,如果其他城市也選擇跟進這一規定,恐對ofo的廣告變現帶來致命打擊。

    至少在目前來看,作為ofo的一項重要變現方式,車身廣告距離撐起ofo的盈利仍有一定距離。

    而兩種線上模式同樣存在弊端,ofo如果選擇CPC模式,將與每輛車每天的使用次數直接掛鉤;選擇CPM模式,則有可能無法量化。由於ofo並不能保證每輛車的充分展示,所以這兩種模式不容樂觀。

    獨立信用體系:除此之外,在5月底,ofo被曝出突然不能免押騎行,在20座城市取消了與芝麻信用合作的免押金騎行,僅在上海、杭州、廣州、深圳、廈門這5座城市保留了這一機制。對此,ofo方面曾對媒體表示,是在嘗試利用技術和科學化手段,建立自己的智慧信用體系。不過阿里巴巴重金押注哈羅單車,可能也是促使ofo取消與芝麻信用合作的原因之一。

    調整計費模式:取消免押騎行引起的爭議還未過去,ofo又在收費標準上進行了調整,在武漢、太原、鄭州、昆明、西安等城市區域內,開始採用起步價+時長費+里程費的計費標準,致使很多使用者大呼“ofo漲價了”。

    以武漢使用者為例,即便僅騎行3分鐘,也要收取起步價0.5元,另加每分鐘0.5元的時長費,但1小時內最高收費2元。使用時長超過4小時,全部收費10元。

    共享單車的使用場景多侷限於“最後一公里”範圍內,使用者騎行時間大多不長,ofo如果推廣此種收費標準,意味著大多數使用者所繳納的車費幾乎翻番。

    不管怎樣,以上的種種措施可以看出,都是在按照戴威“獨立發展”的戰略而實行,只是在不能完全實現自我“造血”的狀況下,ofo的路還有很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治去世,慈禧為何不給同治一個體面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