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點個卯
-
2 # hello靖
會計崗位在一個企業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一名合格的會計,我們在工作中必須注意以下職業道德規範: (一)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充分認識本職工作在整個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做到幹一行愛一行,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爭當會計工作的行家裡手。同時,還要求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自覺主動地履行崗位職責,以積極、健康、求實、高效的態度對待會計工作,做到認真負責,恪盡職守。 (二)廉潔自律:這是會計人員的基本品質,是會計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社會主義會計職業道德有兩個最重要的原則:一是依法理財原則;二是廉潔奉公原則。這兩個原則,一方面體現了集體主義原則;另一方面又體現了會計作為一項管理活動的基本特點和要求。 (三)客觀公正:是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行為品德,是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靈魂。所謂客觀,是指會計人員在處理會計事務時必須以實際發生的交易或事項為依據,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情況,不摻雜個人主觀意願,不為單位領導的意見所左右;所謂公正,是指會計人員應該具備正直、誠實的品質,不偏不倚地對待有關利益各方。客觀公正,不只是一種工作態度,更是會計人員追求的一種境界。 (四)保守秘密:保守秘密是會計職業道德規範的基本要求。這指的是會計人員應當保守本單位的商業秘密,不能將從業過程中所獲得的資訊為己所用,或者洩露給第三者以牟取私利。保守秘密一方面是指會計人員要保守企業自身秘密,另一方面也包括會計人員不得以不道德的手段去獲取他人的秘密。 (五)誠實守信:是會計人員的基本道德素養。誠實是指言行跟內心思想一致,不弄虛作假,不欺上瞞下,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信,即信用。守,是指遵循、依照。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諾,講信用、重信用、信守諾言、保守秘密。 (六)堅持準則:要求會計人員在處理業務過程中,嚴格按照會計法律制度辦事,不為主觀或他人意志左右。社會主義會計職業道德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依法理財,即在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規章的前提下,為會計所服務的單位理好財。 (七)提高技能:如今的會計工作對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有著相當高的要求。會計人員應當具有一定的專業勝任能力,主要包括相應的經濟理論水平、政策法規水平、業務知識水平、操作能力水平和文字表達水平等。會計人員應該做到幹一行專一行,不斷學習,經常充電,樹立終生學習的思想,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能。 (八)文明服務:文明服務是會計職能的核心,新的經濟環境及企業相關利益主體的多樣化要求強化會計的服務職能。會計的功能是服務性的,“會計”本身不是目的。會計始終處於助手地位,發揮參謀作用。擺正會計配角的位置絲毫不會削弱會計在單位管理中的重要性。不知道你想知道哪方面的內容,就告訴你一些小技巧吧. 在日常財會工作中,相信每個人都有一些絕招,以下是一些工作中的小竅門: 絕招一: 1.出納整理其手中的原始憑證,分類後做記帳憑證,但只記現金或銀行存款科目,即只做一半記帳憑證,對應的科目則由主管會計製作。為什麼不全由主管會計製作呢?一來這樣可以避嫌,當現金會計手中的現金或銀行存款出現差錯時,可以分清責任;二來也可間接提高現金會計的水平,使其快速學習,以達到獨立製作憑證。 2.現金會計按原始憑證日期或收到原始憑證的順序在原始憑證上編號,並按編號分別登記現金日記帳或銀行存款日記帳。然後將原始憑證轉給主管會計,由主管會計全面製作記帳憑證,再按記帳憑證另外登記一本現金日記帳或銀行存款日記帳。 絕招二: 為了我們的工作方便,如果發生財務費用-----利息收入,最好不按教科書上記在財務費的貸方,我比較提倡用紅字記在借方,這樣彙總出資料記的總賬,就可以直接編報表了。否則你透過結轉本年利潤,在總賬借方貸方就會比報表都多出利息收入的數來,編報表時會麻煩喲。其他費用類的科目如果衝也是一個道理。 絕招三: 1.樂之,對數字要有興趣,能從資料的處理中得到快感,如果你本身對數字不敏感,不喜歡,最好不要在本行業報太大期望. 2.對行業要了解,這不是專指會計領域,而主要指公司經營的行業,如你在電器企業,就一定要對TCL長虹春蘭海爾等等的大勢有所瞭解,如果你從事通訊行業,就要對華為中興UT等有所瞭解,如果在汽車行業更要對一汽二汽的動勢瞭如指掌.然後從會計到CEO的轉化就在其中 3.當下屬時一定做得比上司要求的好很多,做永遠比不做好,不要報著過去華人認定的不可功高震主的心態,全力投入,你上司不喜歡,但上司的上司一定會欣賞,一定要讓更高層的領導認識你 4.要學會取巧,如何讓領導認為你在稅務領域很精通,又為公司合理避稅多少(也許是個會計都知道,但不知道說成是自己的功勞) 5.如果人事處理不熟練,千萬不要答應在財務部安排領導親信,拒絕只需要一下子,而對抗卻要幾年,如果搞得身心疲憊,得不償失,當然有些猛人會青風憑藉力,藉此與上層更好溝通,但一般人是做不來的,至少長江以北的人士是不擅長的. 6.給你機會永不放棄,哪怕現在讓你*通用的CF0你也要大聲說,NO PROBLEM.我行! 7.會計業務水平的提升那是技巧的提升,只能保證你再找工作更容易些,決不是提升的關鍵,就是一個農村婦女,只要在CFO 位置上*兩年,大體的技巧也能掌握,不要太迷信各種證書,我認識的大部分財務總監,真還沒什麼證書. 8.永遠不要說不會,沒有人願意教你,不會就偷偷地去搞懂 絕招四: 財政部《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對會計基礎工作做出了詳細規定,但因各種原因所限,有些內容或未能包涵在內或仍不夠詳細。下面所介紹的便是一些筆者在實務總結的經驗。說是經驗,其實其中的一些做法我並沒有使用過,但見還是見過的,就是因為見過後看其比較科學,便介紹在這裡。 一、 憑證裝訂 (一)裝訂方法: 1.從方向上來說,有左邊裝訂線處裝訂法;有左上角包角裝訂法。左上角包角裝訂法的具體做法(阿童木曾專門寫過,待查詢),但偶沒用過。 2.從……來說,有夾塞法,即在左邊裝訂處夾塞。可用記帳憑證裁段做塞,可用紙摺疊做塞,我見過最好的,是用一種特殊的紙箱裁段做塞,顯得非常有功力。 (二)記帳憑證裝訂時注意:要將科目彙總表及T型帳戶表裝訂進去,這樣便於快速查詢某筆憑證。雖然現在電算化了,科目彙總表還是應裝訂進去,起碼不看帳就能知道當月的發生額。 (三)推薦一種原始憑證的摺疊方法。當原始憑證大過記帳憑證時,我們大多數的做法是先摺疊左邊的角,再向裡面摺疊。這樣摺疊後摺疊的角在下面,在查閱時要先拉開摺疊的部分,再拉開摺疊處的左邊邊角。現在偶推薦的方法只不過是將摺疊的順序反一下而已:即先向裡摺疊後,再摺疊左邊的角。這樣摺疊後摺疊的角在上面。別看只是順序的一轉換,但在查閱時,只需拉住上面的角一拉,即可全部拉開。 二、帳本設定 (一)編寫總帳目錄及總帳內各科目頁碼時 1.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確定企業可能使用的會計科目,不要全部照搬,否則很多用不到的科目將造成空頁碼,有礙翻查。一般企業用到的會計科目大致只是《企業會計制度》中科目數量的2/3。但也應注意留有餘地,做到有前瞻*,防止出現新業務新設科目造成順序錯亂。 2.在確定好會計科目後,要按《企業會計制度》編號順序編寫總帳的目錄及總帳內各科目頁碼。這樣在每期期末編制財務報表時,就比較有順序。這條看似簡單,但現實中有很多人並沒有做到。 (二)根據企業業務量設定帳本 1.專用式帳本必須要使用專用式的,這點不要簡化。如:日記明細帳、固定資產明細帳、銷售明細帳、多欄式明細帳(主要是成本費用類科目使用)、數量金額明細帳(主要是存貨類科目使用)、低值易耗品明細帳、應交增值稅明細帳。 2.其他類別的可以根據需要合併。如應收應付、其他應收應付等一些只有金額的科目可以按大類設一個或幾個帳本。 ( 三)應有選擇地貼口取紙。大多數會計都有在帳本上貼口取紙的習慣,這樣的確便於明細帳的查詢。但若不加選擇地全部貼上,不美觀,也不再便於明細帳的查詢。比較實用的法是:對於明細科目較多的帳本,可貼;明細科目較少的帳本,則以使用帳簿的目錄為宜。當然各人習慣不同,也不強求。(詳見本人貼子:剃頭的拿錐子,啥師傅啥傳授) 三、電算化帳務 1.應交增值稅各科目年底應轉平較合適,否則各明細科目的餘額會越來越大,造成各明細科目餘額失去意義。轉平的方法:如為貸方餘額,將各明細科目對沖後,將差額結轉到未交增值稅科目;如為借方餘額,則只留進項稅餘額到下年抵扣,其他明細結平。 2.當出現會計差錯或有銷售退回等情況,在做調整分錄時。不要做反向調整,應作負數沖銷,否則相應科目的本年累計數會與利潤表上的數字不相符,造成不必要資訊負效應。(不知可行否,待試) 3.編寫摘要宜詳細。一來便於查詢,二來在財務軟體沒有現金流量表自動編制功能時,有益於現金流量表的編制。 4.對於重複或共同使用的明細科目,建議使用核算專案功能,以使明細科目統一,便於資訊的對比等
-
3 # 九幽主人
會計專業入門要求不高,但深入下去就很難了,不僅需要知識的深度,還需要知識的寬度,更要命的是如果你跳槽去的公司和你之前的公司不是同一個行業的,還要有一個適應期,尤其是做到總監這個位置就更是如此了。做各種分析,還有稅務籌劃,預算管理,資金管理等,都需要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結合,總之這個行業做起來容易,做好了很難。至於說到收入的話,基本上是吃不飽也餓不死的行業,想賺大錢有難度,除非是總監以上,還是可以的
回覆列表
我的老婆就是會計,從業11年,初級職稱,今年準備考中級職稱。目前在北京就職於某進出口貿易公司,年收入10W+,這是她的現狀。下面說說會計的發展和一些問題。
會計的入門比較容易,像我愛人的公司,主管會計還有的是前臺轉型的,甚至都沒有會計證和職稱,只要是熟練、用心,相較於其它的工種,入門還算容易,從出納到成本會計或者核算崗位,這一階段相對簡單,達到這一層級在北京基本工資能達到4-8K/月的收入。如果再要發展,一是拼實力,二就是要職稱了,基本上經理崗位、財務資料分析崗位、稅務會計等都需要中級以上職稱了,達到中級剩下的就是熬資歷。這一階段可以達到月入10-15K左右,相對的工作壓力會大很多,因為會計對賬是需要二次核對,做賬的人和稽核的人都要簽字,出了問題誰稽核的找誰。再高階一些的就是註冊會計師、審計等崗位了,不光要注會等職稱,還需要經驗與資歷,如果是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出來的,相對會更好找工作和升遷。
好處:會計越老越吃香,是較為注重資歷和經驗的職業崗位,入門簡單,找工作相對容易,也更加穩定。
下面說說壞處:
1、穩定的工作是一把雙刃劍,領導不升遷或者辭職,基本上底下的人升職無望,除非擴大部門再提幹,不然職業發展堪憂。
2、收入提升很困難,因為會計的工作較為固定,屬於職能部門,又相對穩定和流程化作業,說簡單一些入門的時候屬於熟練工種,和流水線工人沒什麼區別。這就導致了不缺乏一線職工,當供大於求的時候,收入就是個問題。
舉我和我愛人的例項:
畢業第一年:我賺1K,我老婆3K
畢業第二年:我賺4K,我老婆3K
畢業第三年:我賺8K,我老婆4K
畢業第四年:我賺12K,我老婆4.5K
畢業第五年:我賺16K,我老婆6K
畢業第六年:我賺20K,我老婆6K
畢業第七年:我賺27K,我老婆7K
畢業第八年,我賺32K,我老婆8K
畢業第九年,我賺35K,我老婆8K
可以看出,我從畢業第一年到第九年工資翻了35倍,而我愛人只翻了2倍多。但是最開始找工作的難易程度,她優於我,且基礎工資比我高。一方面是因為她沒有我努力,且重心放在家庭,這是主觀原因。客觀原因確實是職業現狀和行業差異導致的。
3、會計電算化越來越普及,人工做賬的公司會越來越少,用友系統和OA是未來的主流。這就導致了基礎人員冗餘,入門門檻更低,並非會計行業的,只要肯幹都可以做,只需要幾個資深會計去把關即可。這會導致兩極分化,越往上越精尖,越往下越簡單。能夠走到哪一步就需要看個人的努力和天分了。
送給職場人,做對事,不如跟對人,一個信任你的老闆和領導,會讓你少奮鬥十年。畢竟工作是死的,人卻是活的。
以上內容供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