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悅讀會
-
2 # 小倩的蜂蜜
為什麼武松不受柴進大官人待見,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武松因喝酒誤事,連夜跑路,飄泊江湖,在柴進莊園躲避。這時的他初出茅廬,就是個二十來歲的小年輕,算是無業遊民。他後期的仗義、武功等等並未展現。
二、他平頭老百姓都不算,事發前和兄長相依為命,就算是一個混混。
三、他並無功名、官職頭銜,更沒有推薦,靠山,只是草根一名,此時的他,連外號都沒有,這種人柴進莊園多得是,肯定不會入柴大官人法眼。
四、柴進號稱小孟嘗,卻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武松在當時幾乎沒有朋友,而且當時並沒有犯下滔天大罪,僅僅是失手殺了一個人,在柴進眼裡似乎是個沒有個大本事的人。
五、武松出身低微,徒有一身好本領,沒有地方施展,他又是個極自負的人,看不慣蠅營狗苟的勾當,所以他在柴進府一年,柴大官人依然沒有記住他的名諱,依舊以大漢相稱,這是多麼生疏的客套。
在柴進邊上的人,大都是恭維柴進得到好處的人,看到柴進對他漠視,底下的對他更加不會有多好的態度。
從柴進只管武松叫“大漢”,再到武松得了痢疾,自己生活,能得到體現,他在柴進府邸過的並不是多好。
再看看,宋江對武松,那可真是掏心掏肺的對待。
宋江當時在江湖的民聲不比柴進小多少,可是宋江一上來邊對武松兄長搬的呵護,常年遭人冷落、白眼,現如今一個大人物對自己如親兄弟一般,那肯定是感恩戴德了。
武松在離開柴進莊園的時候,宋江送了武松十兩紋銀,而柴進只是送了一些碎銀子,柴進只是客套的送出莊園,而宋江送一一程又一程,天都快黑了,這才作罷。
好了,回到問題本身:
武松在柴進府上躲避一年,結果為何絲毫不感謝柴進?為什麼柴進養了武松一年反而不如宋江給的十兩銀子呢?真正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無論你多麼有錢,無論你多麼有善心,無論你給了別人多少幫助,你一定要在給予幫助的同時,要給對方足夠尊重,不要認為你給了他人幫助,就可以要求對方做出什麼樣的回報,或者說自認為自己是施捨者,然後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這樣的幫助雖然是用了成本,但是得到的卻不一定是感恩。
第二、在做好事之前永遠要考慮清楚,自己為何要做好事,自己圖什麼,如果是圖回報,那麼一定會讓你失望,因為你的付出十有八九是沒有任何回報。
第三、要選擇性地幫助一些人,有些人是值得幫助的,但是有些人即便是身處困境之中,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他們有這樣的下場,絕大多數原因都是自己造成的,你給他幫助,反而會惹禍上身。
當然,武松並非不懂感恩之人,只是因為柴進確實不會做人罷了。
-
3 # 荒徑漫草
江湖中講究的是有恩必報,對恩人他們大多數是願意以命相報的,那麼為什麼武松卻對柴進沒有任何的感恩之心呢。所謂事出必有因,反常即為妖。我們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找找答案。
從這個問題中看起來是武松不應該,所以先看看武松為人如何。小說中描述武松武藝高強,崇尚的是有仇必復,有恩必報,就是個性比較容易衝動,也就是說情商不是特別的高。但從他面對潘金蓮引誘時的反應看得出來,他是個愛憎分明的人。因此,如果沒有特別的原因他不會做出有恩不報的事情。那麼我們再來看看柴進此人,柴進出身高貴,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富家子,要不然也不能在家裡養著那麼多人。如果說只是因為仗義就收留那麼多人,那是不可能的。古人一直都有養門客的習慣,只是各時代表現方式不同,養著那麼多人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可能以後用得著,況且還能搏個好名聲。總的來說柴進的為人評價還是比較好,仗義疏財、為人豪爽。但是富家子與生俱來的優越,總會在身份比較低的人面前時不時的流露。以上的分析不那麼容易看得出是為什麼,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
武松是怎麼來到柴進家的,他當時是因為喝了酒打架誤以為把人打死了,因此飄泊江湖。後來聽人說柴進號稱小孟嘗,為人仗義而且家裡收留了諸多江湖中人,武松才躲進了柴進家。武松出身低微,偏偏又比較自負,而柴進呢卻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像武松這樣的,只是失手殺了一個人,他可能是覺得沒有多大的本事,因此沒把武松放在眼裡。這個從他一直稱武松為大漢可以看得出來,一個人在他家住了一年了連名字都不知道,可見是有多麼的不重視。
後來武松生病也沒有人照顧,還差點沒了性命。而宋江不管他是出於什麼原因,他對待武松那可是有如兄長一般。武松離開柴進家時,宋江除了送銀子之外,還送了一程又一程,只到天黑才作罷,換誰誰不感動。而且宋江當時的名氣不比柴進低,進莊時就接著武松和他喝酒,留下極好的印象。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武松在宋江那裡得到了關心和尊重,而在柴進那裡估計更多的是寄人籬下無奈。尊重對於任何一個來講真的非常重要。前面講了那麼多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武松不感激柴進主要原因就是得不到尊重,還有可能是性子比較直。而我們從這個事情中發現,第一,不管你給過別人怎麼樣的幫助,你都必須要尊重別人,千萬不要以為幫了他,你就應該理所當然的得到別人感恩。不能做出讓人覺得你只是施捨的行為,要顧及到受助者的感受。第二,我認為不管怎麼樣,對於那些幫助過我們的人還是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
-
4 # 邏輯文史游
題主的設想也太極端了點,在江湖,英雄落難得到援助,知恩圖報是必須的,縱觀小說裡武松的性格,他可不是那種過河拆橋之人,並且原著中武松也絲毫沒表現出對柴大官人的怨念。
首先我們要清楚柴進以及他的柴府究竟是幹什麼的。首先柴進手上有著祖傳的丹書鐵券,這丹書鐵券在小說裡就是柴進的免死金牌,但柴進卻仗著自己的身份和裝備做了些“越級”之事,那就是收留逃犯。所以嚴格意義來講柴進表面上是廣交豪傑,其實就是在做私藏案犯之事。
私藏案犯是多大的罪,這我就不說了,這些案犯在柴進這住個一年半載,等風頭過去繼續能開始新的人生,當然絕大部分人是去落草為寇了。而武松早年在清河縣醉酒與人鬥毆不小心將其打死,就也跑到了柴進這避難,柴進初識武松時也是酒肉招待,但一段日子後發現武松的酒品一般啊,喝醉了總打人,於是不是莊客去柴進面前說武松的不是,柴進也就慢慢怠慢了他。
為什麼?柴進收留犯人已經遠近聞名了,大家礙於他的丹書鐵券不敢動他,但你府裡的人如果搞“內訌”擾亂秩序是不是就給了官府機會了呢。
後來武松得知清河縣的那個小夥子沒死,就準備回去看哥哥,沒想到突染瘧疾,就準備病好了再走,結果被前來的宋江這麼一嚇,病一下好了,再後來的劇情我就不說了。
最後再說下武松的性格,我們發現武松後來無論是遇到施恩還是張青夫婦,他都能把他們當作親人來看待,而後文施公不再讓武松與柴進有交集,或許是一身正氣的武松知道柴進在私藏案犯才覺得沒必要和他深交吧(究其原因可能是柴府裡的一些混混不討武松喜歡吧)…
最後一段是我的推測,因為武松就沒表現出對柴進的不敬,畢竟沒柴進他怎麼也得吃官司…
-
5 # 裝修142316606
很多看官都在討論,柴進有丹書鐵券免死金牌,連朝廷都要讓柴家幾分,來這裡的無非是些殺人放火的,把柴家當做避難營了,為什麼對宋江林沖客客氣氣,因為人家懂規矩,好多來的人都是大字不識,規矩不懂,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誰的破皮無賴,柴進搞死你就如捏死一個螞蟻一般,可是人家講究江湖道義,不跟你一般見識,遇上那個不長眼的冷落你一段時間,你自會識趣離開,可是武松呢,有一身蠻力,喝醉就罵人,不高興就打人,人家都煩他了,還賴著不走,他知道離開就會吃官司,你家來這麼一個親戚你試試,屁事不幹還要頓頓有肉有酒,誰欠你的,可是武松不這麼想,你就要尊重我,狂妄自大疑心重好面子,也可以說從小沒有父母教人格發展不健全,不醒人事,所以狠一個救了他命的柴進,還說人無百日好,花無百日紅,遇到宋江後,宋江什麼人,黑白通吃的人,又是買藥又是做新衣服,他簡直當宋江是爹了,說什麼就是什麼,相處的一段時間給他教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雖然有所改善,可是宋江後來為什麼放棄對武松的改造了呢?上了梁山也是對武松不冷不熱的,劣根太深不好調教,還不聽話,不像李逵,聽話,所以這麼一個人想讓他感謝一個人,很難,動不動就天不怕地不怕,你殺了我,他怎麼可能感謝柴進呢
-
6 # 小七品水滸
我認為首先柴進這個人是個有社會地位,官方背書的大財主,又喜歡結交江湖好漢,仗義疏財名聲在外,很多江湖人犯法以後都會去投奔他,人多了他不會每個人都重視,更不會像宋江那樣跟他們平等相交,只會對有名氣的人另眼相看,比如宋江,宋江投奔柴進,柴進親自迎接,這是大哥對大哥,宋江名氣大待遇就不一樣,武松當時充其量只是個江湖底層沒什麼名氣的亡命客,沒有任何江湖名氣,柴進怎麼會重視平等相交。
武松這個人性格是純粹的江湖人特點,傲氣,知恩圖報,快意恩仇,在沒遇到宋江前他肯定也是非常感謝柴進的,遇到宋江後,宋江對他噓寒問暖,還結拜,都是江湖大哥一對比,肯定要跟宋江走的近,因為在宋江這裡受到了重視和禮遇。
所以武松不親近柴進都是兩人的性格和經歷造成的。
-
7 # 一哥於一
一哥“俗人讀水滸”之――柴進武松兩路人
柴進武松出身不同、性格不同、需求不同,不是一路人啊。
柴進乃後周廢帝之嫡後,宋太祖賜有免死鐵券,世代富貴翁兒,學孟嘗遺風,廣待天下豪傑,資助流亡之士,江湖有大名聲,實則是要建一個“群”自任“群主”,終極目的或許是復辟夢,當然該群要選有用之人,逃犯宋江大有名聲,柴大官人拜於地,沐浴換衣連日大擺宴席;罪犯林沖來投,柴大官人外熱內冷,棒打洪教頭後熱情有加;逃犯武松落魄成“大漢”,有病難醫。嘿,群裡也有三六九等啊。可笑這位前朝廢帝子孫,空守丹書鐵券,自視英雄豪傑,卻徒負虛名,識不得高低,辨不得良莠,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武松呢,武松性情剛烈處人不恭,自幼父母雙亡,侏儒長兄養大,社會底層,倍受冷眼悽苦,在柴進處亦有病難醫,類如乞丐。柴進不待見也是人之常情,從宋江結交武松――“連說早知武二英雄(絕非實話),又攜手相邀,由柴進讓其“坐地”到宋江“連忙讓他一同在上面坐”,連日同宿同宴,又做新衣,在歸家途中長送不捨,宋自身逃難又送盤纏,武二哥久冷之心倍感溫暖,墮淚拜義”的情節來看,武松最需要的是社會認可與尊重啊。
回覆列表
都說武松受柴進恩卻不領情,是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可事實上,武松沒有把柴進暴打一頓已是記了情份了。
話說武松因為喝酒而誤傷了人,武松卻以為自己將人打死了,慌慌張張逃了出來,走頭無路的他聽聞柴進專門收留一些犯了事的好漢,故前來投靠了。
剛開始武松也是得到了禮遇,有吃有喝的生活也算是無憂。可是武松卻又因喝酒與其他莊客起了爭執,將人打傷了,後來這柴進就不怎麼待見他了,以致於後面武松得了痢疾也沒有人照看,只能自己在屋簷下烤火取曖,差點沒了命。
那從表面上看,是武松錯在先,他打了莊客所以柴進才會對他不理不睬的,可細細分析一下,武松雖說喜歡喝酒,也因喝酒打傷過人,但是他從來也不會亂打人,都是事出有因,那他為什麼要打莊客呢?原著沒有寫,但是我們從柴進對他的態度可探查一二。
後來宋江也躲到柴進的莊子裡,因為不小心踢到了武松燒得火,武松氣得揮起拳頭就要打,旁人怎麼勸也勸不住。這時柴進正好趕過來,他聽了原委後,哈哈笑道:“大漢,你認得宋押司不?”得知武松很佩服宋江,並想去投靠宋江時,柴進又笑道:“大漢,及時雨宋公明遠在十萬八千里,近便只在面前。
武松在柴進府上住了一年多,可是柴進竟然連名字也記不住,一口一個“大漢”的這讓人情何以堪。所以從這一點我們就可以看出,柴進並不是因為什麼武松打莊客而疏遠了武松,要知道行走江湖的人,打打架什麼的,那是常事誰會放在心上?柴進之所以不怎麼搭理武松,那是因為他根本沒把武松放在眼中,從開始只不過看武松長得高大,肯定有用處,可是後面發現武松除了吃飯喝酒也沒啥長處,就慢慢地怠慢了,連名字都記不得了。
想想武松那時雖說也沒什麼名氣,但是江湖人講究的就是義氣,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面對柴進這種帶有功利的救助,實在難以讓武松領情。
這也是為什麼梁山上那麼多好漢如:林沖、宋江等人都受過柴進的幫助,可是對他感恩的人並沒不多。而柴進上了梁山也沒有擔什麼重任,只不過是弄了個類似後勤主管的崗位做,地位十分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