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春秋時代的哲學家。
關於老子其人歷來說法不同。
但主要有3種觀點:
一,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今河南鹿邑厲鄉曲仁里人,曾做過周朝的“圖書管理員”。
二,老子是楚華人老萊子。
三,老子是戰國時期大將軍李宗的父親李耳,此人比莊周年長,比孟子年輕。
四,老子是戰國中期的周太史儋,此人比莊周年輕。
綜合各方面的觀點看,現在學界一般都認可第一種說法,也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他與孔子同一個時代,年齡比孔子長,因此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史記》中有這方面的記載,孔子問禮老子後非常感嘆他的智慧,對弟子們說:我知道鳥能飛,魚能遊,但是龍我卻沒有見過。今天我見到老子,他難道是龍嗎?但是,《史記》中對老子的記載也非常簡略。只說他後來見周朝衰微,於是離開周朝,當走到函谷關的時候,守衛的關尹喜非常崇敬老子的智慧,說道:“你將要隱居,必須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兩篇,約5000言而去,從此不知所蹤。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迷案”:老子到底去了哪裡?
司馬遷的《史記》距今約2000多年,他創作《史記》非常嚴謹,除了查閱大量資料外,還親自到外地去“考察”,掌握準確資料後才開始寫作。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哲學家,道家思想的創始人,老子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物,但司馬遷對他的記載只有區區500多字,而對孔子的記載則有8500多字,這同時也說明,不僅是現在,2000多年前我們對老子的認識也是非常模糊的。
這其實也在說明,我們要想得到“老子出關”到底去了哪裡的準確答案,確實非常不容易!
歷史上不斷有對老子出關的猜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子化胡”說:老子出關後到了西域天竺等地,化身為佛陀。
佛學思想傳入中原大約在漢代。早期人們對佛學認識並不深刻,認為與中原的老子或方術是一類的學問。因此人們認為佛陀與老子是同一類的人物。待至三國時代,魏國中郎將魚豢創作史書《魏略》,試圖對“老子出關”做出“解釋”:“《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屬弟子,合有二十九,不能詳載,故略之如此。”這是中國典籍根據當時的民間傳說,認為老子就是佛陀,他出關後最後到了天竺等地。
晉朝時出了一本書叫《老子化胡經》。據說是道士王浮所做。王浮也認為老子出關後到了天竺,化身為佛陀,因此佛陀與老子同一人。這後來引起佛道兩家爭論。甚至一直延續到唐朝和元朝。但不管魚豢還是王浮,我們可以看到一條非常清晰的主線,就是他們的“立論”都建立在“猜測”基礎上,有很多“編造”成分。魚豢認為老子到了天竺,是基於當時人們對佛陀認識的不準確,王浮認為老子去了天竺,則是別有用心。那時候人們對佛學的認識已經比較深刻,佛寺大興,為了與佛學爭話語權,道士們才編造了“老子化胡”說,用佛學來證明道學!
當唐太宗時期,去天竺求經的玄奘回來,帶回大量佛經。當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唐太宗想把老子的學說翻譯成梵文,流傳到天竺等地去。當時道士蔡晃和成英等人都非常熱心,由於大家都不懂梵文,只能依靠玄奘,因此唐太宗要求玄奘和道士們合作,翻譯老子《道德經》。玄奘對這件事並不熱心,他認為老子的《道德經》很膚淺,無法與佛學相比,如果讓天竺人看到,有可能笑話咱們。當時蔡晃成英等人很不服氣,便搬出“老子化胡”這樣的說法,認為佛學也是老子傳授的結果,因此可以用佛學理論來解釋道家學說。這在玄奘看來當然很可笑。因此在多次上書後,唐太宗認識到沒必要把《道德經》翻譯成梵文,這件事情便無果而終。
這其實也在說明,老子出關到了天竺成為佛陀,可以騙騙一般人,但騙不了玄奘,非常可笑。
在先秦時代,函谷關是戰略要地。關塞最早建於殷周時期,周武王攻克殷商時,就是出函谷關大會諸侯。因此史料記載: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一人守關,可以當百,由是函谷之名,遂雄天下。”當時關外的人要進入中原,中原的人要出關外,函谷關是連線關中與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除了老子之外,後來還有眾多名人進出函谷關留下典故,比如戰國時期孟嘗君出使秦國被扣留,學公雞打鳴才逃出秦國;著名哲學家公孫龍要去秦國宣講學說,也用“白馬非馬”的詭辯矇混過關。西周時期大封諸侯國,關外大多地方屬秦地。
因此我們可以說,老子出關後抵達的地方,就是秦地。周朝已經衰微,面臨禮崩樂壞的境地,沒有什麼前途,當時出中原首選函谷關,出了函谷關就是秦地。以當時老子騎青牛這樣的交通工具,不太可能走到更遠的地方,比如西域或天竺等地,因此他很可能在秦地隱居下來,不問世事。而與老子同樣感覺到“禮崩樂壞”局面的孔子,則明知其不可而為之,周遊列國十四年宣揚自己的學說,最終以失敗告終。兩位哲學家不同的思想,造成了兩種不同的人生結局。
老子是春秋時代的哲學家。
關於老子其人歷來說法不同。
但主要有3種觀點:
一,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今河南鹿邑厲鄉曲仁里人,曾做過周朝的“圖書管理員”。
二,老子是楚華人老萊子。
三,老子是戰國時期大將軍李宗的父親李耳,此人比莊周年長,比孟子年輕。
四,老子是戰國中期的周太史儋,此人比莊周年輕。
綜合各方面的觀點看,現在學界一般都認可第一種說法,也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老聃,他與孔子同一個時代,年齡比孔子長,因此孔子曾問禮於老子。《史記》中有這方面的記載,孔子問禮老子後非常感嘆他的智慧,對弟子們說:我知道鳥能飛,魚能遊,但是龍我卻沒有見過。今天我見到老子,他難道是龍嗎?但是,《史記》中對老子的記載也非常簡略。只說他後來見周朝衰微,於是離開周朝,當走到函谷關的時候,守衛的關尹喜非常崇敬老子的智慧,說道:“你將要隱居,必須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兩篇,約5000言而去,從此不知所蹤。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迷案”:老子到底去了哪裡?
司馬遷的《史記》距今約2000多年,他創作《史記》非常嚴謹,除了查閱大量資料外,還親自到外地去“考察”,掌握準確資料後才開始寫作。作為歷史上著名的哲學家,道家思想的創始人,老子是個很有影響力的人物,但司馬遷對他的記載只有區區500多字,而對孔子的記載則有8500多字,這同時也說明,不僅是現在,2000多年前我們對老子的認識也是非常模糊的。
這其實也在說明,我們要想得到“老子出關”到底去了哪裡的準確答案,確實非常不容易!
歷史上不斷有對老子出關的猜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老子化胡”說:老子出關後到了西域天竺等地,化身為佛陀。
佛學思想傳入中原大約在漢代。早期人們對佛學認識並不深刻,認為與中原的老子或方術是一類的學問。因此人們認為佛陀與老子是同一類的人物。待至三國時代,魏國中郎將魚豢創作史書《魏略》,試圖對“老子出關”做出“解釋”:“《浮屠》所載,與中國《老子經》相出入,蓋以為老子西出關,過西域,之天竺,教胡浮屠屬弟子,合有二十九,不能詳載,故略之如此。”這是中國典籍根據當時的民間傳說,認為老子就是佛陀,他出關後最後到了天竺等地。
晉朝時出了一本書叫《老子化胡經》。據說是道士王浮所做。王浮也認為老子出關後到了天竺,化身為佛陀,因此佛陀與老子同一人。這後來引起佛道兩家爭論。甚至一直延續到唐朝和元朝。但不管魚豢還是王浮,我們可以看到一條非常清晰的主線,就是他們的“立論”都建立在“猜測”基礎上,有很多“編造”成分。魚豢認為老子到了天竺,是基於當時人們對佛陀認識的不準確,王浮認為老子去了天竺,則是別有用心。那時候人們對佛學的認識已經比較深刻,佛寺大興,為了與佛學爭話語權,道士們才編造了“老子化胡”說,用佛學來證明道學!
當唐太宗時期,去天竺求經的玄奘回來,帶回大量佛經。當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唐太宗想把老子的學說翻譯成梵文,流傳到天竺等地去。當時道士蔡晃和成英等人都非常熱心,由於大家都不懂梵文,只能依靠玄奘,因此唐太宗要求玄奘和道士們合作,翻譯老子《道德經》。玄奘對這件事並不熱心,他認為老子的《道德經》很膚淺,無法與佛學相比,如果讓天竺人看到,有可能笑話咱們。當時蔡晃成英等人很不服氣,便搬出“老子化胡”這樣的說法,認為佛學也是老子傳授的結果,因此可以用佛學理論來解釋道家學說。這在玄奘看來當然很可笑。因此在多次上書後,唐太宗認識到沒必要把《道德經》翻譯成梵文,這件事情便無果而終。
這其實也在說明,老子出關到了天竺成為佛陀,可以騙騙一般人,但騙不了玄奘,非常可笑。
在先秦時代,函谷關是戰略要地。關塞最早建於殷周時期,周武王攻克殷商時,就是出函谷關大會諸侯。因此史料記載:函谷關“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一人守關,可以當百,由是函谷之名,遂雄天下。”當時關外的人要進入中原,中原的人要出關外,函谷關是連線關中與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除了老子之外,後來還有眾多名人進出函谷關留下典故,比如戰國時期孟嘗君出使秦國被扣留,學公雞打鳴才逃出秦國;著名哲學家公孫龍要去秦國宣講學說,也用“白馬非馬”的詭辯矇混過關。西周時期大封諸侯國,關外大多地方屬秦地。
因此我們可以說,老子出關後抵達的地方,就是秦地。周朝已經衰微,面臨禮崩樂壞的境地,沒有什麼前途,當時出中原首選函谷關,出了函谷關就是秦地。以當時老子騎青牛這樣的交通工具,不太可能走到更遠的地方,比如西域或天竺等地,因此他很可能在秦地隱居下來,不問世事。而與老子同樣感覺到“禮崩樂壞”局面的孔子,則明知其不可而為之,周遊列國十四年宣揚自己的學說,最終以失敗告終。兩位哲學家不同的思想,造成了兩種不同的人生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