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笨珠珠001119

    古代詩歌講究起承轉合,為了表達的需要創造出了很多結構形式,比如開門見山、先景後情、層層深入、抑揚結合、以景結情、卒章顯志、前後照應等,這些結構特點在高考中也常有涉及。對於結句,也就是收束全詩的方法,考察較多的是以景結情和卒章顯志。

    一、以景結情

    1、含義。以景結情,是詩歌結句的一種方法,是指詩歌在議論或抒情的過程中,戛然而止,轉為寫景,以景代情結束詩句。

    2、作用。使得詩歌“此時無情勝有情”,它可使讀者從景物描寫中產生豐富的想象,感受詩的意境,產生韻味無窮的藝術效果。

    3、高考連結。

    例1:2005年全國卷中詩詞鑑賞試題。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

    從軍行七首(其二)~王昌齡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舊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1)“高高秋月照長城”與前三句寫法上有何不同?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

    【分析】此詩是“以景結情”的典型作品,前三句借樂聲來抒發“聽不盡的邊愁”,結句詩人筆鋒一轉,以“高高秋月照長城”這一壯闊悲涼的景色做結,此時從軍者內心是濃濃的鄉愁,還是渴望建功立業之愁?是對現實的憂慮,還是對祖國河山深沉的愛呢?不得而知,給讀者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這種借景抒情,以景結情的表現力比直抒胸更有表現力,別具情韻。

    二、卒章顯志。

    1、含義。卒章顯志是指在文章結尾時直接點明中心,也叫“篇末點題”。志”就是指文章的主題。“卒”為完畢。

    3、高考必背篇目連結。

    例1:山坡羊·潼關懷古~~元.張養浩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分析】此曲分三層,第一層寫潼關險要的地形;第二層寫途經潼關時的所見所感;第三層(末四句)作者沉痛作結,點明主旨:歷史上無論哪一個朝代,它們興盛也罷,敗亡也罷,老百姓總是遭殃受苦。“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主題的深化,表達了作者對百姓命運的深切同情。

    例2:天淨沙·秋思~~元代.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分析】該曲前邊透過使用九個意象以景託情,寓情於景,構成一種淒涼悲苦的意境,來表達作者的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結句“斷腸人在天涯”,直抒胸臆,點明中心,抒發了羈旅在外的遊子的悲苦情懷,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

    三、其他方法。①問句結尾,耐人尋味。“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用一問句有力地鞭撻了勞而無獲的不公平制度。②假設結尾,筆鋒陡轉,發人深思。“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借假設發表自己對赤壁之戰勝敗原因的看法。③哲理結尾,領悟真義。“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說明知識、思維等要不斷更新,才能永葆活力。…………

    純屬個人愚見,請您批評指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叫數控?什麼是數控?數控包括什麼?吃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