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世事洞明皆學問問問問
-
2 # 陳國瑋
核彈頭有制導技術,電腦操控,有一定的命中精度,但同樣受天氣,風力,自然氣候的影響,導致精度改變。宇宙飛船返回時因質量過大,加速度及控制系統的能量耗盡
,很難操控降落的地點,偏移較大,就象汽車駕駛的盲區,沒有百分百的可操作性。
-
3 # 薺菜糰子
兩方面,其一,必要性和成本問題,導彈必須準。返回艙沒必要像導彈那麼準,有個大概區域落地然後去找,比加裝一大堆昂貴的裝置去末制導要划算的多。其二,彈道導彈的再入彈道和返回艙軌跡不一樣。彈道再入軌跡陡峭,追求的是趕緊砸中目標,儘可能少受大氣層影響。衝擊過載大些也無所謂,反正是一錘子買賣。航天器再入軌跡則有很多種,除了早期使用過彈道式再入,後來發展出半彈道式再入、升力式再入、跳躍式再入、橢圓衰減式再入等等軌跡方式。其目的是讓下降更和緩,逐步減速,降低過載和衝擊對載荷(宇航員或科研裝置)的影響以保證其安全完好。說簡單點兒,其實就是彈道導彈是近乎垂直的往下砸,航天器則是沿著相對傾斜漫長的軌跡下降。那麼您可以試一下,把一個臉盆放腳下,往裡扔石頭,是不是很準?那麼把盆挪到20米以外,還能不能輕易扔進去?所以在採用同等控制手段的前提下,彈道導彈是要比返回式航天器更容易獲取高精度的。
產品的設計離不開實用性原則和經濟性原則。
導彈不精確就不實用,所以必求精確!
而衛星返回艙只要大致落到某個範圍,可能方圓幾公里,就合要求了,無必要精確,不是做不到精確,而是在無精確要求下考慮經濟性不做!
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衛星火箭都不精確的,美國新的“獵鷹”火箭是精確的,因為它要求重複使用,而返回段是垂直反噴降落的,若不選地點地面不平,降落後要倒的,而且亂落也多了運輸的麻煩,所以,它是要求精確有控返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