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小堯茗居
-
2 # 達摩說
胤禛追比國庫欠款失敗是必然的,跟魏東亭死不死沒啥關係,即便魏東亭沒死,胤禛也不可能成功。
為什麼呢?
在《雍正王朝》中,晚年的康熙對整個朝廷的狀況其實一清二楚,但他又比較看重康熙盛世的虛名,加之年齡大了,倦於朝政,所以對下面各方面的問題都不予理睬,只想睜一眼閉一眼,矇混過關算完事。
但是,黃河一場大水下來,胤禛親自到戶部查賬,把國庫虧空的原因都查明瞭,原來是胤禩主管戶部期間縱容百官借款所致。面對胤禛拿出來的鐵證,胤禩可以直接辭去戶部差事,康熙卻不能辭去皇帝的職務,他必須對這個問題負責到底。可是,這些借款的人都是誰,康熙也十分清楚,就算自己出面討要,也很難全要回,所以他只能找一個出頭鳥去幹,要回來了呢更好,要不回來也不是自己無能。
這個人自然就是胤禛。既然你把天捅了個大窟窿,那就由你去把窟窿補上。
當然了,康熙也不完全是那麼腹黑,他也是在考察潛在的接班人選,因為太子胤礽越來越不靠譜,萬一太子被廢,他必須為後世再尋找一位靠譜的接班人。而對於胤禛,籌款賑災一事辦得極好,康熙有必要對其進行深入考察。
所以,追比戶部欠款是一次很好的機會。康熙正好藉此看一看胤禛到底敢不敢硬剛那些由功臣、親貴等人組成的既得利益集團。
如果胤禛硬剛了,他肯定會失敗,因為以他的能力很難完成這個任務,到時候康熙再出來收拾殘局;而且經過此事,胤禛基本上也就沒什麼好人緣了,結黨營私的可能性沒了,康熙也就能更好地去控制他,保護他了。
如果胤禛沒有硬剛,他知難而退了,這就證明他不是接班人的材料,最後還是由康熙出來收拾殘局,結果沒什麼區別,但胤禛也就不會有機會再奪嫡了。
但最後令康熙始料未及的是,胤禛確實是做了壞人,但康熙卻沒做成好人,好人都讓太子胤礽做了。胤礽自作主張,欠款延期兩年還清即可,大家都稱讚太子英明,康熙心裡不爽,但也只能預設。
而魏東亭在這起事件中是最可憐的,他的錢全是因康熙南巡欠下的,康熙吭都不吭一聲;在追比戶部欠款期間,一直到他自殺後,他都一直被所有人當槍使。因為他的存在,事情被越攪越渾,最後康熙替他還了錢,大家的錢也都不用還了。
死魏東亭一個,幸福千萬家,這就是魏東亭的價值。
-
3 # 帝國烽火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
《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可謂環環相扣,情節接踵而至,十分精彩。當老四和老十三到江南募捐賑災銀子的時候,康熙也沒有閒著,他清查戶部,查詢國庫銀子的去向,最終發現——國庫的銀子都被大大小小的官員給借去了。
發現這一點的康熙決心向大臣追繳戶部欠款,由於涉及金額巨大,涉及面廣,基本上涉及到朝廷上80%以上的官員。所以康熙也許諾,若是哪位皇子願意承擔追繳戶部欠款的大臣,只要能追回一半的銀子,就封為親王。
康熙給的誘惑著實不小,但是追繳欠款,也就意味著會得罪大部分的臣子,以後就只能做孤臣了,太子、老八等都不願意接這個差事,而他們又不約而同的推薦老四。老四原本也有顧慮,但在鄔思道的一番勸解之下,他還是接了這個差事。
最後的結果我們知道,老四由於操之過急,田文鏡又過於苛責,最終導致魏東亭自殺,康熙不得不出面叫停了追繳欠款的事情。此次老四追繳欠款以失敗而告終,那麼老四為什麼會失敗呢,單單是因為逼死魏東亭嗎?當然不是,老四的失敗原因眾多,其中主要點有三:
第一、老四沒有詳查欠款人員,缺乏對欠款人員的分類;
鄔思道在勸解老四接下追繳欠款的職務時,對老四有一番詳細的分析,鄔思道的意思是:老四需要站出來,這樣才能讓康熙看到有兒子替他分憂。老四聽到鄔思道的這番分析之後就陷入了沉思,而當鄔思道說出:“這些借款之人,有些事不得不借,有些是為了借而借······”的時候,老四打斷了鄔思道的話,沒有讓鄔思道繼續說下去。
鄔思道接下來的一番話,恰恰是老四追繳欠款失敗的原因,因為欠款之人眾多,但是欠款人各有各的不同:有的人是確實沒有錢,家裡都揭不開鍋,不得已找國庫借錢;有的人是家裡有錢,為了不被排擠,所以才找國庫借錢;還有人是自己坐擁萬金,依靠從國庫借來的錢去謀利。
這三種類型就決定了追繳如何進行,正常情況下,應當重點追繳第三種人,部分追繳第二種人,對第一種人要緩期執行。然而由於老四沒有讓鄔思道說出後面的話,所以老四也沒有進行這樣的分類,而是鬍子眉毛一把抓,所有人都追繳,最終那些正真沒錢的還不起錢,那些有錢的逍遙法外。
第二、老四追查欠款的方法沒有策略,太過急躁;
老四追繳欠款的時候缺乏有效的手段,他只是單純的上門催收,而每位皇子又豈是吃乾飯的,他們都有各自的理由,這些理由又是老四難以反駁。而老四應當在前去追繳欠款的時候進行調查,對那些存在胡亂消費情況的事項予以記錄,然後再收繳欠款的時候一一列舉,這樣收款成效會好很多。
對付臣子老四和田文鏡同樣缺乏策略,他們沒有詳細勘察出欠款大臣背後的故事,尤其是對於那些如桑佩、圖倫琛、鄧元芳之流,他們利用銀行借款放高利貸,利用漕運的船做買賣等等違法的事。這些情況老四和田文鏡都沒有查出來,而是逼迫一個沒有還款能力的魏東亭,最終結果自然是不好。
第三、老四任用人員不匹配。
老四此次的搭檔是田文鏡,雖然田文鏡是一個孤臣,忠心耿耿,辦事不講情面,但是卻也是一個不變通,不會權詐之術的人。加之田文鏡心胸不寬廣,辦事又過於急躁。能為了一兩銀子羞辱狀元,能對當朝元老魏東亭叱喝、痛罵,這都不是正確的辦事方法。
此次收繳欠款最需要的就是變通和詭詐,但這恰恰是田文鏡所沒有的,故而讓田文鏡擔任追繳臣子的責任人,顯然並不合適。田文鏡這種刻薄和苛責,也是導致魏東亭自殺的重要的原因。
總體而言,老四追繳欠款的失敗,在他只聽取鄔思道一半建議的時候就已經註定,而他在追繳方法和欠款人員調查等多方面做得不到位,也是其失敗的重要的原因,魏東亭的死只是將這件事推向了終點,以至於康熙不得不出面,追繳欠款也只有以失敗而告終。
回覆列表
在康熙帝的晚年的確出現了好多弊病,懶政,官員腐敗,訴訟不公,特別是戶部虧空成了大問題,直接影響了軍事,民生,給康熙帝統治下的清王朝造成了很大困惑。到了康熙四十六年——四十七年的時候,康熙帝下決心要清理戶部虧空,最終還是無疾而終。
一,追比國庫欠款的背景: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一個這樣的轟轟烈烈的情景:康熙皇帝統治下的朝廷的國庫沒有錢了,康熙帝發現戶部的1200多萬兩銀子都讓朝廷大小官員借走了,追比戶部欠款成了康熙帝的心病,康熙帝曾經承諾說:哪位皇子能追回戶部欠款就加封他為“親王,”於是四皇子,剛剛加封雍郡王的胤禛接下了這個差事。
雍郡王胤禛接下這個差事並不是為了這個“親王”而來的,按照鄔思道的說法是兒子為父皇康熙帝分憂,而真正的意圖是此刻的太子胤礽已經失寵,九子奪嫡已經拉開帷幕,雍郡王胤禛又以孤臣自居出現,可是這樣一位不會帶兵的皇子去競爭皇位是被動的,所以他只能從行政手段下手,做出成績而積累政治資本博得父皇康熙帝的好感。
康熙諭旨:朕委派胤禛為追繳國庫欠款大臣,上自王公貴胄,下至文武百官,凡借款者限十日內還清,倘有抵賴不還者,由步兵統領衙門捉拿追比,決不姑怠。
他組成了清欠團隊:作為督辦大臣的雍郡王胤禛號稱冷麵王,幫同辦差的田文鏡政事幹練,以刁鑽刻薄聞名,結合清官與酷吏於一身;步兵統領衙門及兵馬司當時由年羹堯轄制,這貨當時是雍郡王胤禛的鐵桿,所以雍郡王胤禛對於這次清欠戶部虧空志在必得。可為何追回三成以後就無疾而終的失敗了呢?
二,都是哪一部分人欠了國庫銀子?雍郡王胤禛非常有可能早就做好了競爭皇位繼承人的準備,因為他在家裡養著一位高參鄔思道,這位鄔思道給雍郡王胤禛分析了借款官員的情形,並且分為三類:
第一類:不得已而借之,這一類人很多,大部分是四品小京官,一年的俸祿才一百多兩銀子,這點錢養家餬口也僅溫飽而已,因為讀書人的本性而清高,並且沒有撈取外快的機會,這類人是想還都還不起,雖然借款的數目也不是很大,但是佔數量較多;
第二類:不安分而借之,這類人不多,但是最不好對付,這些人往往是有資歷有功勞,講排場講闊氣的大官功臣,皇帝的心腹重臣,欠的銀子在幾十萬兩以上,偏還沒辦法抄他們的家治他們的罪;
第三類人最可惡,純屬貪得無厭、唯利是圖,只要能撈到,就是拆了金鑾殿也毫不心疼,在京衙門的堂官、司官,一見到別人借欠國庫銀兩,他們也紛紛爭著挪借,反正是越多越好,哪管你國弱民貧,由於前兩類人的欠款難以追回,這類人也必定是攀比抵賴為了怕別人說不合群,愣借的。
我們看了鄔思道的分析可以證明第二、三類借款人才是重點清理物件,因為戶部虧空的銀子大部分掌握在這些人手裡,也就是虧空的1200萬兩白銀的70%讓這些人借走了,如果能把這些人搞定,即可收回千萬兩銀子進入國庫。
三,雍郡王觸碰底線引起朝野動盪:躊躇滿志的雍郡王胤禛沒想到清理虧空剛剛開始就碰到了三個麻煩:
1,首先太子胤礽就欠國庫50萬兩銀子,而且是利用他的門人,在刑部任主事的黃體仁等二人的名頭在戶部借款,而太子胤礽首先要求雍郡王胤禛給予照顧。
對於志在必得清理虧空的雍郡王胤禛來說,剛剛開始就遇到了這樣的難題,讓他猝不及防,這是一國之儲君,讓他不得不給予掩蓋。緊接著還有他的弟弟十阿哥胤䄉也欠國庫20萬兩。
2,愚昧耿直的魏東亭上吊死了,這老傢伙資歷不淺,曾經跟隨康熙帝打天下,除鰲拜,做過康熙皇帝的貼身一等侍衛,和康熙帝有過命的交情,鐵哥們一般。
而且魏東亭曾經向十三阿哥胤祥暗示過,康熙帝的五次南巡有兩次住在魏東亭家裡,由於他承擔不了這樣的開銷,所以才向戶部借款,關於此事,十三阿哥胤祥親自來到雍親王府要面見雍郡王胤禛陳述,可是遭到了拒絕,從而魏東亭走向了絕路。對於這些,我想康熙帝背後一定有妥善的安排。
3,使用田文鏡的失誤,以田文鏡的資歷來處理這樣的複雜局面是不合適的,因為這次的差事要面對的是複雜的人事關係,涉及到複雜的政治背景,特別是當魏東亭被利用攀咬有強大背景的太子胤礽門人借款沒有被追責時,田文鏡沒能做出高度的政治嗅覺,直接把太子胤礽推到了火爐上,從而動搖了國本。
田文鏡因為一兩銀子羞辱老狀元,逼死魏東亭,讓康熙帝最難堪的是百官大鬧暢春園,十阿哥怒打田文鏡等等一系列的醜聞。
恰恰在將近第十日的當口,太子胤礽傻乎乎口無遮攔,終止了清欠,給予眾官員兩年的期限,這就讓處於尷尬境地的雍郡王胤禛不但前功盡棄,而且給“八爺黨”造成了口實。
四,暴露了胤禛政治上的不成熟:關於這次清理戶部虧空,康熙皇帝專門召開了一場早朝,總結了這次清理虧空的失敗原因,也算給雍郡王胤禛打了圓場,重要的是保住了太子胤礽的醜聞,因為在這次的清理虧空中,太子胤礽為了還款竟然指使手下賣官受賄。
康熙皇帝在早朝的一段話很有意思,批評了胤禛團隊處事操切,然後分析了胤禛處置失措的地方:
該查的沒查,該追的沒追。有些可以緩一緩,卻沒能量情度勢,弄的不該死的死了,該辦的,沒有去辦。桑佩、圖倫琛、鄧元芳之流,利用銀行借款放高利貸,利用漕運的船做買賣等等違法的事。
雍郡王胤禛沒想到康熙帝對朝廷官員掌握的如此清楚,這就是一代皇帝康熙帝的英明睿智之處,但是太子胤礽欠債讓康熙帝沒想到。關於雍郡王胤禛沒有盡調清楚。這都是清收不力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