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羅姐姐的江湖

    業務銷售是企業立家之本,業務員能夠爭取到最大利潤空間,對於企業來說當然是多多益善,不管內銷或外貿,只要客人下單,都是好事。

    不過,既然是養家的差使,企業總會有對應的報價體系、招纜客人下單和促成合作達成的方法。

    報價是項技術活,價錢是否合客人心水,要不要下單,是影響後序合作的關鍵。重要的是會不會跟企業要求的利潤點有衝突,有沒有必要為客人破例降低利潤。

    以小羅姐的紡織貿易行業來分析,主要操作方式如下2點:

    1、先從各種途徑瞭解客人的基本資料,建立客戶影象,透過對應的條件報價。

    網路的共通性,讓各個國家的同行業越來越透明,也讓外商越來越精明。

    很多外商會拿著同一樣東西到處核價,價低者得。

    在紡織行業來說,日本客人專一可以信賴,印度和東南亞的客人,量大但口碑最不好,歐洲客人量少價低精品為主,美國超市的服裝單量大,天然纖維面料為主,品質要求不高。。。

    因而,面對形形色色的客人,業務員很多時候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印度客人除了要30-50%的定金,信用證放期一個月就好。。。太多太多的案例,出現過拿走了對應金額的大貨,後面的就不要了!前幾年,江浙一帶的庫存有一半都是印度客人造成,黑名單黑得死死的。

    2、用客人背景資料衡量合作意向。

    有了不同國家客人的印象,接下來就要了解這個客人的實力,比如期下有多少個品牌,多少店鋪,受眾人群歸屬哪個年齡段,一個款會做多少碼,一年做幾個季的開發。。。

    然後,用這些資料得出這個客人的合作實際需求量。

    比如,這個客戶只有200家,一個款只做3個碼。就可以得出200*3=600件。。。那這個量就有點少了。說不好聽,連信用證的手續費都賺不回來。

    這個時候報價,就需要堅持報價準則,再把小批次費用、運費加到單價上。

    像這樣的客人,即使很有誠意,都不能降低標準,因為量就擺在那。如果公司產品好,有競爭力,不用擔心客人聽到價格會嚇跑。要知道,算帳,大家的公式都一樣,你們家做不下來的價格,別人也下不來。

    碰到那些手裡拿著巨單的客人,那就必要了解他們的心理預期價格,正合作的供應商的是哪家,價格多少。然後帶著這些資料跟老闆商議合作利弊,把價格降到客人預期,以達成合作意向。

    當然,拿下這個客人的同時,唯一的弊端是:公司賺少了,業務也傷了提成元氣甚至無提成。

    但,長遠來看,客人做大做穩了,公司是不會虧待把客人帶進來的業務員的。而且外人看來,公司業務繁忙,間接也長了面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許博翔這個名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