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秘書小蔣

    如果公司不是你家開的,建議最好不要直接去找老闆。第一,要明白能當上領導的,都不是簡單人物。有的有一技之長、業務能力強,有的關係夠硬、人緣關係好,有的資歷很老、是老闆親信,等等。第二,你怎麼知道領導工作不認真,有可能這是領導一貫的工作方式,被誤解了而已。直接去找老闆不一定會得到老闆的重視,會被認為是越級上報,在職場上十分忌諱。第三,要想清楚這樣做可能面臨的後果。一是被穿小鞋,各種苦逼差事可能會落在你的身上,甚至被逼走或換部門。二是被同事疏遠,很多人都討厭打小報告的人,從此在公司成為另類。三是被老闆重用,這個機會無線接近於零。

  • 2 # 老三家的小滿

    個人建議不要去

    首先,不要太過於相信自己的眼睛。每個人處在不同級別看到的問題是不一樣的,你看到的不認真是站在你的角度,並不能代表事實。比如,我以前有個領導天天上班在辦公室看連續劇,可以算不認真吧,但公司的大單都是他接的,對方案的稽核能力也是槓槓的,你看到他上班看劇沒看到他外出談單拉生意,論業績和能力公司他最強,看劇有什麼影響。

    其次,多看優點少看缺點,多做事少說話。每個公司都有不足之處,世上沒有完美的公司與個人,如果這個公司還有你喜歡的地方,你希望繼續留著這裡,那就學習這家公司能夠帶給你的能力與眼界,提升自己為先。如果領導工作不認真,你需要做的是查漏補缺幫他把工作完善,而不是當面指正,領導會非常清楚的看到你的能力。

    再次,如果領導工作不認真,你對其非常不滿,對工作沒有慾望了,那更不用去跟領導說了,直接離職找一份喜歡的工作就好,何必去關心一個你不喜歡的人呢

  • 3 # 金金職言

    金金認為,領導工作不認真,不建議直接找老闆溝通。因為一般的公司層級是金字塔結構,除非是公司有相關的特殊規定,跨過領導直接向老闆溝通屬於越級行為,老闆不見得喜歡;另外工作不認真可能有個人層面的原因,跟老闆反饋不好的情況下都很難做,所以不建議直接找老闆溝通。

    領導工作不認真的原因分析

    原因一:領導即將離職,導致工作不認真

    對比我們自己在職場上的情況,如果是自己有了離職的想法,那麼自然而然的關注的重心就會轉移在尋找新公司上面,對於原先公司安排的工作不認真是正常的情況,所以領導也不例外。

    領導的離職除非是他主動跟你說了,那麼下屬是不會知道的,作為員工僅僅因為領導不認真就讓自己有了越級的行為,老闆不見得喜歡。

    原因二:領導有除工作之外的個人原因導致不認真對待工作

    我在第一家公司上班的時候,有段時間,店長忙著家裡人生病住院的事情,根本顧不上我們,很多工作都安排分派給部門的小夥伴分攤,一開始,我們覺得她可能是想偷懶,後來她家人痊癒出院後,她鬆了一口氣才跟我們說起了這件事情,其實是想跟我們說的,但當時覺得作為領導因為個人原因而讓大傢伙跟著擔心實在沒必要。

    這種情況雖然是個人原因,但也確實是有可能存在的,萬一老闆知道這件事情,作為下屬,直接越過領導去跟老闆彙報,這不是更容易被留下把柄嗎?

    原因三:領導有更重要的事情在忙,作為員工只看到了他不認真的一面

    在職場上,很難做到資訊完全對稱,尤其是領導和下屬之間。員工做的工作,作為領導一定會全部知道,但是,下屬不可能全部知道自己的領導在做些什麼,如果你只是看到他工作不認真的一面,有可能會因此而導致自己的判斷失誤。此時貿然去找老闆溝通,會給老闆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管理學上有一個定律——波特定律,是指很多領導在用人時,總是盯著下屬的錯誤。

    通用電氣的傑克·韋爾奇認為:管理者過於關注員工的錯誤,就不會有人勇於嘗試。而沒有人勇於嘗試比犯錯還可怕,它使員工固步自封,拘泥於現有的一切,不敢有絲毫的突破和逾越。

    但是,管理者們在用人的時候,非常容易總盯著下屬的錯誤,因為發現別人的錯誤,是證明自己聰明最有效的方法。

    作為員工也容易犯這個錯誤,所以,在面對領導工作不認真時,一定要先分析清楚他有這個行為背後的原因。

    領導不認真工作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

    1、適當提醒直屬領導,他現在的不認真狀態,瞭解真實情況

    雖然說不能做到完全的資訊共享,但是員工和領導之間也是需要溝通的,可以適當關心一下領導。如果是個人原因,導致了領導現在沒辦法兼顧,作為下屬此時幫助他分擔一些,那麼等他正式恢復,也一定會記住這個幫助他的下屬。而不是覺得領導有問題,就直接去找老闆,有時候反而會弄巧成拙。

    2、關注自己的本職工作,展現個人績效和能力

    作為員工其實我們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展現個人的績效和能力,如果真的是領導要離職,那麼老闆最關心的應該是挑選合適的人頂上,不建議貿然去溝通,原因是如果自己的績效成績沒有做出來,那麼即便表現活躍,老闆選擇的也是那個能夠讓人信服的人才。

    3、遵守公司的職級設定,先冷靜觀察再彙報

    我原先的公司有個同事,我們倆在不同的專案組,她當時因為要跟領導彙報客戶的意見方案,結果等了2天沒見回覆,後來見到老闆視察就直接跟老闆彙報了,後來老闆告知她,她的領導目前在負責其他的突發事件,現在你說的專案先等等。後來,她告訴我,當時的狀況無比尷尬,還好自己是趁著領導沒在的情況下找老闆溝通的,不然領導肯定不知道該怎麼想自己了。

    公司的層級設定就是逐級彙報溝通的話,就按照正常的流程來操作,客觀描述自己遇到的問題,這樣無論何時都能展現自己的沉著理智的工作狀態。

    總結:

    如果遇到領導不認真工作,針對他出現這種情況,要多角度考慮可能的3種原因,即領導準備離職,心思沒在公司;領導有工作之外的家庭原因;領導在忙其他事情,作為下屬不瞭解內情。針對分析的3種原因,那麼可以做的就是做好本職工作,展現自己的能力,適當提醒領導,關心他的狀態,遵守公司的層級設定,冷靜觀察之後在做決定。

  • 4 # 職心眼

    題主這個問題屬於典型的“越級溝通”或“跳級溝通”。面對自己的主管領導,作為下屬是否可以直接越過他找老闆進行溝通,很多人談“越級”色變,認為不可取。而我的答案是“可以”,但是有兩條必備原則,即:非大事不越級,只可偶爾為之。

    本文主要從越級溝通的影響、如何有效進行越級溝通兩個方面來解析題目。

    第一,非大事不越級溝通,越級只可偶爾為之,越級的弊端不容忽視。

    A:越級溝通的主要原因是層級管理帶來不同層級結構間的溝通不暢。

    現代企業的管理大多采取層級管理模式,也就是金字塔管理結構,它最大的優點在於層級鮮明、職責明確、各負其責。在這個管理框架下,企業的每名職工都有非常明確的崗位職責,誰對誰負責、誰向誰彙報都很明確,一名普通員工只接受一名管理者的指揮,而這名員工只向這名管理者彙報工作。一般情況下,下級不越級彙報,上級不越級指揮。

    而層級管理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管理層次多,容易造成資訊傳遞受限,最高層掌握不到最底層的資訊,而是需要中間的幾個管理層級進行資訊傳遞,這很容易造成資訊失真。

    就像題主的問題一樣,你的領導存在問題或者不作為,耽誤了工作,這項工作具體推進到哪一步,老闆在不越級的情況下是瞭解不到的。普通員工要想將問題反映上去,卻又無法透過常規的管理渠道來實現,只能跳過中間層、越級反映,也就造成了事實上的越級溝通。

    當然,越級管理並不全是弊端,它在解決一些疑難雜症上確實很有效果。

    比如,曾經有這麼個事情,某地一名貧困戶因殘致貧,就想去辦個殘疾等級認證。但是,他這種情況屬於殘疾與非殘疾兩可之間,比較難以界定,這件事情一直拖而不絕,直到有一天上上級領導來調研,才協調相關部門給予解決。

    你看,這就是越級溝通的力量。

    B:越級溝通違背常規管理的機制,弊端多。

    越級溝通就好比我們餓了要吃飯,但是吃飯前最好先洗手,如果你不按照這個順序來,跳過洗手環節直接去吃飯,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這會有後遺症的。同理,越級溝通也是這樣,弊端主要如下:

    一是破壞正常的管理鏈條,造成內部管理職責混亂。層級管理模式在明確組織內部每一名成員職責的同時,也規定了相互間的溝通層級,正常情況下,大家都要按層級進行溝通、彙報工作、接受任務,也就是按部就班的工作。而偶然間出現的越級溝通,勢必會打破寧靜,破壞管理層級的完整性和資訊溝通的規範性,很容易形成多頭指揮的情況。從公司整體管理來看,越級溝通的弊端太大,這也是公司大老闆很不喜歡越級溝通的原因所在。

    二是弱化被越級者的管理職責,打擊工作積極性。越級溝通直接跳過了中間的管理人員,造成了事實上的權力架空和職責失位。被越級者的工作積極性必定受挫,威信掃地,久而久之這一管理層級就會失去作用,造成管理失控,對大老闆來講這是得不償失的事情。

    三是團隊內的風氣難以扭轉,負面影響太大。我開篇就提到了,越級溝通被視為職場大忌,大家談之色變。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如果多次縱容越級溝通就會讓這樣的員工嚐到甜頭,助長這種不良作風。如果團隊內的人員有樣學樣,大家不再各負其責、對口彙報工作,那麼這家企業就離徹底混亂不遠了。

    【個人真實案例】說個我自己的例子吧,我們部門有位姓劉的同事,曾多次調整工作部門。前年的時候劉同事還在我們部門工作,後來因為技術部有提拔的名額,透過關係,調到了技術部去。可是事與願違,後來技術部的提拔名額被取消,放在了我們部門,這可真是莫大的諷刺。劉同事可能慌神了,又做了錯事,沒有提前向我們部門的領導彙報,直接越級透過關係,調回了我們部門。這件事情雖然我們都不在明面上說,但是大家都知道,單位的主要領導、我們部門的領導都很不高興。

    小結:越級溝通不是不可以,只是不能經常這樣做,必須把握原則,即:非緊急的重大事項不越級。主要原因在於,越級溝通弊端太多,為高層管理人員、中層管理人員所不喜,它會破壞企業正常的管理層級和秩序,打擊被越級者的工作積極性,在單位內形成不良風氣和影響。

    第二,如何規避越級溝通,實現資訊的暢通傳遞、高效溝通。

    如果企業內經常出現越級溝通、越級彙報的現象,則表明企業管理存在漏洞。亡羊補牢未為晚也,這時需要以問題為導向,從多方面進行解決。

    A:完善管理制度,實現高效溝通。問題反映在下層,根子出現在上層。堵不如疏,消滅越級溝通的最大保障就是依靠制度,形成規範化、常態化的管理、溝通機制,這是企業實現科學長久管理的關鍵因素。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領導定期接訪、資訊公開、頭腦風暴會議、定期座談會等。讓資訊暢通無阻的流轉,給予一定渠道是最好的方式,付出的成本也會最低。

    B:壓縮管理層次,實行扁平化管理。當前,扁平化管理越來越被推崇,它有效壓減了管理層級,縮短了管理時長,管理幅度變寬。領導與員工間的物理距離以及化學距離被大大的拉近了,這樣就確保了資訊能夠方便快捷的得到傳遞,工作中的問題也就能夠迎刃而解。

    C:深化定崗定責,強化監督考核。定崗定責就是非常明確的規定企業每個人員的工作崗位和工作職責,對工作流程進行再造,同時規定好資訊溝通的有效渠道。監督與考核是指揮棒,是制約中層管理者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有效方式。透過監督和考核,使越級溝通事項被納入這一範疇,大大降低了越級溝通帶來的不利影響。

    小結:本節主要指出瞭如何規避越級溝通帶來的不良影響,實現資訊有效傳遞和高效溝通。主要是完善管理制度和溝通機制,壓縮管理層次、實行扁平化管理,定崗定責、強化監督考核。

    總結:題主提出,領導不作為,是否可以越級溝通。我的建議就是本文主論點,可以越級溝通,但是要以非重大事項不越級為根本原則。越級溝通只能是不得已而為之,不能成為常態,主要在於弊端太多,一旦形成,很難去破解。要規避越級溝通,就要從完善管理和溝通制度,壓縮管理層次,強化監督考核等方面入手。

    【既名聊職場】立足職場、愉快成長,多分析、多分享、多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去越南需要什麼證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