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楚丘黎小滿

    鑿通西域,漢朝文明傳播西域各國,同時透過貿易,經商隊的長途跋涉到達羅馬帝國。漢武帝重新把百越之地,西南各部併入漢朝版圖,使得後來的各王朝的版圖都到達那裡。漢宣帝設立西域都護府使得新疆成為中國的一部分,歷代王朝也是奮鬥的目標。

  • 2 # 唐朝千羽

    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之基礎,擴大戰略縱深,打垮了侵略性的異族,讓國民更有自豪感,自信心,軍隊戰鬥力更強,避免過早被異族所滅,打通中亞的商路,賣更多東西,賺更多錢,繁榮經濟,另彰顯國家實力,擴大國際影響力,更多小國依附,還開闊眼界,讓後代格局更大!

  • 3 # 大鬍子說史

    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這句漢武帝的金句已經成為漢武帝的一個標誌。

    而漢武帝一朝,一掃劉邦、呂后,文景兩帝的隱忍,還有和親等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政策,開始對匈奴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而且當時的匈奴並沒有走下坡路,處於戰力最強盛的時候。

    而正是這樣的勢均力敵的廝殺,才更顯出了漢武帝的雄才偉略,依靠著衛青、霍去病徹底為漢朝掃平了北方匈奴的困擾,漢武帝因為這場戰爭最後成為了千古一帝。

    而戰爭的啟動,同樣也是文明播撒的過程,首先這場戰爭造成了匈奴的分裂,一部分匈奴迴歸漢朝,成為了漢民族的一部分,接受了先進的農耕文化。

    還有,當時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就是想要聯合更多的民族和國家一起反抗匈奴,雖然這個夾擊計劃並沒有最終達成,但是漢朝見到了歐亞大陸的諸多國家,與這些國家建立了深厚的友情,雙方互通有無,各種生產生活的技術經過一系列的交流後也成為了生產力進步的標誌。 而掃平北方匈奴後,一條與歐亞文明對接的康莊大道擺在了漢朝的眼前,世界文明和中國文明就這麼巧妙地連線到了一起。

    其實,戰爭帶來的不只是毀滅和殺戮,客觀來說,人類的歷史需要戰爭,因為戰爭除了領土的擴張,其實也是文明的洗禮,無論是先進文明還是落後文明都會在戰爭的洗禮後,變得充滿了思考和辯證,讓人們反思自己的不足,對世界有著更為美好的嚮往。

  • 4 # 周洪劍的底層讀史

    1確實是有影響,但是好的不多,也就是基本上是壞的影響。

    漢武帝透過反擊匈奴,將國家的很多的資源集中到政府的手中,徵收重稅,導致天下凋敝,按照史書的說法,就是海內人口減半,府庫空虛,文帝和景帝時代,積攢下的錢財,基本上被他花光了,而且不但是政府的錢被花光了,老百姓的錢也被花光了。漢武帝為了籌集戰爭經費,實行鹽鐵專營,對老百姓進行經濟的盤剝,這個制度延續了上千年,也害了中國的百姓上千年。

    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戰國中期以前沒有這個匈奴問題呢?因為匈奴本身他並不想跟中原的朝廷戰爭,它其實只是想跟中原地區的人民,交換物質財富,它是遊牧民族,就需要跟中原的,農耕民族交換一些物資。而在戰國後期開始,原本是民間自發完成的一種交換,開始由政府來主導,而政府是不講經濟規律的,它只希望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麼這個結果會導致什麼呢?那就是政府會刻意的壓低,匈奴人物資的價值以及提高自己這邊物資的價值。這種情況,匈奴人是一定不會滿意的,感到自己受到剝削,匈奴就一定會開始進攻中原的政權。這個東西才是所謂的匈奴問題的來源。

    而漢武帝基本上是激化了這種矛盾。

  • 5 # 玄谷真人

    漢朝對匈奴的反擊和領土擴張應該放在古典文明的擴散、文明影響力擴大、對區域進行秩序化管理來理解。 從世界歷史的基本文明現象說,有了文化的發明與科技、經濟實力的發展,則軍事擴張、擴大政治權力和文明主導範圍,是普遍歷史運動現象。 中華是東方文明正脈,印度是東方小文明圈或曰副文明圈,北方民族為次生文明圈,在東方也是華夏附屬文明圈。北方民族生活方式有獨特性,但文化是逐步受漢文化影響,接受漢文化輸血,逐步走向文明,所以,是次生文明圈。而這個接受漢文化影響的過程從有記載的歷史看就是從漢代開始的。 經過春秋戰國的文化發華、科技與經濟發展,秦朝建立了皇權郡縣制度,到漢朝前六七十年休養生息、文化融匯一貫,中華文明的內功階段性修煉完成。就象一個人習文練武成就了德才,必然要向外尋一片施展天地一樣,漢朝到武帝時代開始向周邊當時交通條件能接觸到的範圍,力量所能達的範圍,開始擴張力量。至於《詩經.小雅.穀風之什.北山》所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這種思想影響了帝王,只能說是文明發展外王的帝王思想體現,卻不是漢文明擴張的原因。 在多數人印象中,大體就是漢朝武帝開始反擊匈奴,而且好像是好大喜功勞民傷財,使漢朝人民負擔加重,社會危機加深。但實際上,是漢朝作為時代文明發華的大國體現,對周邊有勢力的強權不可能坐視不理,也不可能任匈奴時不時挑釁欺辱。如果經濟發展科技有力國勢強旺時漢朝不反擊匈奴,不整合東方秩序,不擴散文化,不擴張文明影響力,就算你再如何保守經濟財力,你也不可能長盛不衰。後代的宋朝就是保守的,但也不過三百多年國運,還不足漢朝國祚長久,強悍就差太遠。華人不能一方面批評宋朝文弱,一方面又妄論漢朝用武。只是分寸節度是應該把握的。既然是文明擴張,政治主導權力爭奪,就不可能只是在一個方向用力,必然是有族群和政治力量的地方都可能有權力挑戰,或地理位置重要,則必然有爭奪,強大的代表時代文明的勢力就會去掌控。歷史事實也是漢朝在東南、南方、西南、西北、北方、東北都或用外交或用武力征伐擴張了漢朝版圖,擴散了華夏文明影響,把當時能接觸到的東方民族基本納入了漢朝主導秩序。只是,這其中最大最強的漢朝敵對政治軍事力量是匈奴。漢朝、匈奴構成那個時代的中土、北方太極運動圈。而這個與北方的矛盾運動後代持續了近兩千年,到清朝才算終止,而出現東西方矛盾運動文明激盪。這個東西矛盾運動其啟動又是宋元明的東方文明擴散開始的,此是後話,這裡只要知道與北方的矛盾運動到清朝才轉換就可以了。 對諸越的政治軍事舉措。“百越”,中國古代南方越人的總稱。分佈在今華東、東南、華南地區,因部落眾多,故總稱百越 。亦指百越居住的地方。至遲在漢朝初期,百越族已經逐漸形成幾個較強盛而明顯的部分,即“東甌”(東海)、“閩越”、“南越”、“西甌”、以及“雒越”(駱越)。東甌在現今浙江省南部的溫州一帶;閩越在今福建省福州一帶;南越在今廣東省境,後來又發展到廣西以及以南地區 ;西甌則大概分佈在今廣東西部、廣西南部及以南地區;駱(雒)越主要分佈在現今的越南北部。 吳起在楚國變法時,曾使楚國南平百越。但可能未跨越五嶺。秦朝建立後,秦始皇先後多次出兵,幾經征戰,終於征服百越,將其納入秦朝版圖。前223年,秦滅楚後,繼而降服了居住在浙江一帶的越族,建置會稽郡。接著又分別征服了居住在今溫州一帶的東甌和今福建境內的閩越,設定閩中郡。前219年,國尉屠睢指揮50萬大軍,分五路南下,進攻今兩廣地區的南越和西甌,遭到越族頑強抵抗,越人乘秦軍不備,大敗秦軍,殺死了屠睢。前214年,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百越,該戰平定了百越之地,設定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到了漢朝,百越又出現複雜情況。東甌、閩越一帶因支援劉漢反秦而復立為王。南越一帶趙佗則自立為王。 前200年,參與反秦的雒搖被漢朝封為“海陽齊信侯”,時稱“閩君”或“閩越君”。前191年,漢廷立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世俗號為東甌王。自此雒搖定都東甌,重建東甌國,成為甌越中興之祖。後來,東甌國參與七國之亂,但又殺劉濞而將功贖罪。劉濞之子劉駒逃到閩越國,怨恨東甌王,屢屢慫恿閩越王攻打東甌國。前138年,閩越國發兵圍困東甌國。東甌王受困,糧食將盡,派人向漢廷告急求救。於是漢武帝命大將從會稽發兵,浮海救東甌。援軍未到,閩越王已撤軍。東甌國自知無法抵抗閩越王的不斷侵擾,只得請求漢廷準其“舉國徙中國”,得到許可。於是率領宗族及部眾4萬餘人遷移於廬江郡,從此國滅。東甌國領地隨即為閩越王所佔據。 因參與滅秦有功,劉邦復立無諸為閩越王。後來無諸後代竟然北並東甌,南擊百越,做大為東南強大割據勢力,甚至周邊劉姓諸侯國也以財物珍寶交好閩越王。到漢武帝時代,漢武帝調遣四路大軍共數十萬人圍攻閩越國。西漢王朝同時對閩越國內部採取分化瓦解的手段,爭取閩越繇王居股和部分貴族殺閩越王餘善後降漢。且漢武帝為了徹底消除後患,詔令大軍將閩越舉國上層遷往江淮內地,並焚燬閩越國的城池宮殿。 南越自秦軍在任囂和趙佗的率領下攻擊平定了百越之地,設定南海、桂林、象郡三郡以後。由於義軍反秦,任、趙以南越之地阻中原義軍。前203年趙佗在嶺南建立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漢劉邦在位時,陸賈前往南越說服趙佗歸漢,趙佗臣服於漢室。但與漢朝關係不穩定。前112年,漢武調遺大軍,分五路進攻南越。這場戰爭持續了一年之久。後南越王趙建德和丞相呂嘉分別被漢軍擒獲,南越被平定。南越平定後,漢朝將南越屬地設定了九個郡,歸屬漢朝管轄。 平西南夷。西南這個地方據說與內地早有往來。戰國時代,楚國曾有將軍莊蹺遠征西南,平定滇池而稱王。秦滅楚國以後,也曾在西南廣大地域修築道路,設官置吏。看秦朝地圖貴州和雲南一部分也在秦朝版圖內。但秦亡以後,對西南夷的統治便告瓦解。到西漢從政策上順理成章地會繼承秦朝對西南夷的管理。但由於漢初國力有限,需要休養生息,所以未對西南夷進一步開發。經文景之治和武帝初的政治變革,漢朝具有了經濟和政治軍事實力,又聽說西南夷可通印度,再經印度往西域,且經西南水道可直通南越統治中心番禺,利於從水路出其不意制服南越,於是著手經營西南夷。經營西南夷分別用過厚賂喻以威德和武力統一兩種策略。漢武帝時有唐蒙出使南越,瞭解到夜郎位於牂牁江上游,沿牂牁江水道可以直達番禺。於是,唐蒙回長安向漢武帝提出通使夜郎,聯絡夜郎直取南越番禺。武帝釆納。於是,武帝拜唐蒙為郎中將,帶領隨從和運送糧食、輜重的人員上萬人前往夜郎,面見夜郎侯多同。誘之以利,又脅迫以威,於是,夜郎同意漢朝在夜郎設官置吏,在夜郎地區設犍為郡。從唐蒙的事蹟說,他對開發西南夷建功較著,可以說是開發西南夷的張騫吧。又,蜀人司馬相如亦言西夷邛 、 筰可置郡 。 使相如以郎中將往喻 , 皆如南夷 , 為置一都尉 , 十餘縣 , 屬蜀 。 前 122年,漢武帝受張騫出使西域的影響,派遣使團由西南夷西求身毒國,但“ 皆閉昆 明,莫能通身毒國 。 ” 前 111年, 西 漢調南夷兵討伐南越 , 其君頭蘭興兵殺犍為太守,由 此,西漢王朝放棄對西南夷的“ 厚賂 ” 政策而用武力 統一政策 。前111年,西漢王朝平定南 越後,殺頭蘭 、 邛君等反漢西南夷貴族,以南夷地為牂柯郡 、邛都為越嶲郡 、筰都為沈犁郡 、冉駹為汶山郡 、 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 。前 109年 ,漢軍敗勞浸 、 靡莫,兵臨滇國,迫使滇王“ 舉國降 ,請置吏入朝 ” ,漢以其地為益州郡 。 至此 ,西漢王 朝基本上完成了對西南夷的統一 。 出西域。 今天的東北在戰國時有一部分屬於燕國,有遼東郡。秦朝以郡縣制統一中國時也沿襲了燕國遼東郡,屬幽州。據資料吉林省也發現有燕國貨幣出土。但沒有見到有對吉林一帶的郡縣建制。箕子在周初被分封在稱北韓的地方,但應該不是今天的北韓,而是包括遼寧、吉林一部分和今北韓北部一帶。漢初,燕人衛滿帶領部屬投奔箕子北韓,受到箕子北韓王人箕準的禮遇。但衛滿有了力量以後就奪了箕子北韓政權,自立為王,史稱衛氏北韓。衛氏北韓擴張勢力,阻礙鄰近真番等小國與漢朝通商朝貢。前128年,北韓半島小番君南宮等,因不滿北韓王右渠的控制,率眾28萬歸降漢朝,漢武帝以其地為蒼海郡,這個蒼海郡存在時間很短,但它的地理位置大體涉及到了今黑龍江牡丹江地區與俄國濱海一部分。漢武帝時首先使用勸諭手段,派涉何為使節勸衛右渠改變對漢朝的不友好政策。無效。涉何又對出使無果很氣惱,於是在歸途將護送出境的北韓裨王長殺死。右渠王對涉何懷恨在心,發兵襲遼東,殺死涉何。這種事態下漢武帝發兵五萬滅亡了衛滿北韓,前108年夏,北韓右渠王被主和的臣屬殺害,王險城被攻陷,一年後衛氏北韓滅亡。漢朝設定了樂浪、臨屯、玄莬、真番東北四郡。於是東北一部分和今北韓北部納入漢朝版圖。 公元前108年夏,北韓右渠王被主和的臣屬殺害,王險城終於被攻陷,一年後衛氏北韓滅亡。 北擊匈奴,歷史大劇。南匈奴內附,北匈奴遁走。 漢文明武力勝遊牧民族的典型體現。 中亞以東,當時漢朝能接觸到的地域和民族基本納入文明影響範圍。 “漢秉威信,總率萬國,日月所照,皆為臣妾。殊俗百蠻,義無親疏,服順者褒賞,畔逆者誅罰,善惡之效,呼韓、郅支是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編寫程式,從鍵盤輸入若干個字元分別統計出字母,數字,空格,其他字元的個數,當輸入回車鍵時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