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實體店免費營肖

    志願錄取時,各個志願對於錄取學校有同等的效率,都相當於第一志願。如果不夠第一志願學校的提檔線,就看第二志願學校的提檔線,直到找到一個志願的提檔線不高於你的分數,就把檔案放到這個學校。

    學校的提檔線指這個學校錄取的最低分,一般都要高於分數線。比如假定分數線是500分,那麼北大、清華的提檔線可能有600分,復旦、南大的提檔線可能是550、560 分。

    因此,在報考時,要拉開差距(各個學校的提檔線,不要都報同樣的學校),如報了北大,就不要報清華,但可以報北航、北工大;報了復旦就不要報交大和南大,但可以報同濟、上海理工大學。

    各個專業的錄取順序一般尊重學生志願,尤其是在學校在所在省市區錄取時,因為在本省錄取都是各個院系自己去人錄取,但到外地,由於去的人少,就不一定了。如果不服從調劑肯定退檔。

    我不給你具體建議,因為這種建議不一定符合你的情況。只給你一般性建議,相信對你會有好處:

    選擇專業應做到六要六不要:(1)不要望文生義,而要了解專業目錄及內涵。(2)不要只追熱門,而要因人制宜分析就業前景。(3)不要一廂情願,而要量力而行、留有餘地。(4)不要就專業論專業,而要分析學校的專業競爭力。(5)不要用選學校代替擇專業,而要把握專業錄取辦法。(6)不要看到就是寶,而要去粗取精。

  • 2 # 少陽Stu

    現在流行比較多的就是一衝二穩三保,把自己的第一志願填上自己最喜歡的院校,當然也要切合實際(例:高考350,填報北大,不現實)根據當年的題庫難易程度、往年調檔劃線進行判斷(例:今年全國三卷比較難,就根據去年的調檔線略微降低進行考慮填報)現在平行志願有九個,可以劃分為兩個衝擊志願,四個穩定志願、三個保障志願,無論自己有多喜歡某項專業,都要確保自己能夠有大學可讀,不要浪費志願,這樣既能拉開梯度,也能保障就讀。

  • 3 # LaoHuang188

    每年大學的錄取分數都是變動的,並不是一層不變的,所以拉開梯度目的是為了避開風險,關鍵在於怎麼拉開梯度,拉開多少合適?

    一、院校梯度

    院校梯度是指同一批次院校中,由於院校辦學歷史、知名度、實力、地域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同一批次院校錄取分數有高有低,自然形成了錄取分數高低的層次差異。這種差異決定了各類院校在投檔錄取過程中的先後順序和位置。

    因此,考生在同一批次所填的7個(以本省數量為準,可能是4個,也可能是6個)院校志願之間要參考擬報院校3--5年錄取的平均分、平均位次和錄取分數段,使所報志願院校之間錄取分數呈現出由高到低的梯度。

    就整體而言,平行院校之間的分數梯度要控制在5--8分,視為合理搭配。

    其具體操作為:

    首先要重點選定一所與本人分數相對應的院校(即穩妥院校)作為平行志願B,其分數把握為:如若要保證熱門或強勢專業,本人分數必須達到平行B院校上年錄取中上分數段【(平均分+最高分)/2】;

    若要保證較好專業,本人分數要達到平行B院校上年錄取平均分以上即可;若要滿足一般專業,本人分數則應達到平行B院校上年錄取中下分數【(平均分+最低分)/2】。

    其次要選擇一所檔次相對較高院校(即衝高院校)作為平行志願A,專業必須服從調劑,其分數控制為:平行A院校上年錄取平均分與平行B院校上年錄取平均分的分差控制在5--8分為宜,即可保證中等以上專業。

    最後還要選擇兩所保證錄取的院校(保底院校),其分數控制在本人分數低20分左右。如若考生一心想報平行B院校心儀專業,也可放棄平行A志願(衝高院校)的機會,把B志願放到A志願的位置,就能首先檢索保證錄取。

    填報平行志願要注意以下四點:

    1、錄取分數相近的院校不宜(區域性零梯度可以)作為平行志願,必須要有梯度(至少有3分之差);

    2、本人分數僅達到衝高院校上年錄取最低分數時,不是所有專業都適合本人所學,且不服從專業調劑不宜填報;

    3、保底院校儘可能選擇錄取分數相對較低且招生人數較大的院校;

    4、兩所院校做平行的話,錄取平均分差不宜刻意相等,而應拉開5分左右的梯度,且不宜選同一城市或同一型別院校,以防院校錄取分數升降的聯動效應產生,影響其中一所院校志願的有效性;三所院校做平行的話,可以在基本並列的框架中,相隔3分左右,形成一個逐級下降的小梯形,且院校不能選擇同一城市或同一型別的院校。

    二、專業梯度

    除了所填報的學校志願要有梯度外,同一所學校中的6個專業之間也要有梯度,如果填報的所有專業都集中在同一水平線上,一旦一個不行,很可能就全軍覆沒。如果又未填服從專業調劑,就只能被院校退檔了。

    填報專業志願時,和學校梯度一樣,各專業之間要有足夠的分數梯度(各專業分數分差不像各學校分差那麼大,所以專業梯度分數可適當減少),並按錄取分作降階排列。由於專業錄取是由高校自主掌控,每所高校的專業分配規則不相同,所以,要設計好專業梯度,關鍵是要認真研究擬報院校招生章程中的具體規定和要求。

    1、在填報專業志願時,考生一定要對選擇的高校錄取原則進行充分了解分析,如果選擇的院校的錄取原則設有專業級差,那麼選報時最好把第一專業志願放在專業錄取平均分與高考分最匹配的那個專業,第二專業志願可以依照選擇高校所設定的級差分,用高考分減去級差分後的成績,在某個專業錄取平均分附近,被這個專業錄取的可能性較大,第三至下面志願的計算類推。

    2、填報志願時要防止“剪刀差”,即挑學校時看院校最低分,選專業時挑學校熱門專業。考生要知道熱(冷)門專業與分數直接相關,本人分數與擬選專業分數要求形成很大反差(稱作“剪刀差”),其結果是雖被錄取,但卻被調劑到了很不滿意的專業。

    因此,填報志願不僅要看上年院校最低分,更要看平均分,最好是看專業平均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被目標專業錄取而不被調劑。

    “衝一衝”在報考院校時最好慎重,但選取某院校第一專業時一定要衝。這在兵法上叫:出奇制勝。報考時不僅低分有顧慮,高分也有顧慮,這個時候誰膽大,誰敢衝,也許能收到意外驚喜。第一專業志願衝,第二專業志願保,再服從調劑,就可以考上理想專業。

    三、平行志願填報時需要拉開梯度,那麼梯度分差是多少合適?

    沒有統一標準,而且考生的分數在不同的分數段,這個梯度差不應該是一樣的,絕不能籠統的說多少分。

    1、高分段考生:從歷年的一分一段表中可以看出,600分以上,同分人數較少,所以在這個段梯度差不能大小。否則衝的院校就失去了意義。

    既分差為70分以上的高分段考生,平行志願填報時梯度不宜太小,“衝、穩、保”總體梯度在20-30分之間。

    2、中分段考生:分差在30-70之間,同分的人數較多的,平行志願填報時梯度要適宜,“衝、穩、保”總體梯度在15-20分之間。

    3、壓線生(一本線以上30以下,二本線上):同分的人數是最多的,四川省高達2000人左右,如果你的梯度差過大,也會造成衝的院校進不了,報考人數過多,競爭過於激烈。平行志願填報時梯度要適宜,“衝、穩、保”總體梯度在10-15分之間。

    以上是根據不同分數段的考生情況給出的大概數值,至於具體多少分,千萬不要人云亦云,每個省的具體情況差異太大。

    注意兩點:

    1、專業優先

    如果你有比較喜歡的專業,這種報法就是要確保專業能夠錄取,要看專業錄取的分數和位次,而且要看三年的,這時候某個大學的某個專業對你來說可能是穩一穩,但是這個大學對你來說可能就是保一保了,要是專業優先,千萬不能衝,因為你衝的話是幾乎不可能衝進好的專業的,所以你要看專業錄取分數,確保專業是穩一穩錄取就可以,然後往下逐步拉開20-40分的檔次.對於大多數考生而言,這個保的院校志願應該比自己的已知分數至少低15--25分以上!

    2、院校優先

    沒有明確的專業,看學校就行,但是如果這所學校有你不喜歡的專業,堅決不能衝,因為極其容易出現被調劑的情況,所以要確保這一點,然後其他學校A-E志願逐步拉開檔次就可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夢夢到自己哭了有什麼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