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氣到極點只因為一個漂亮的女子。 《圓圓曲》 是清初詩人吳梅村的詩歌作品,同時也是清詩中享有最高聲譽的七言歌行。寫於1651年(辛卯年)順治八年辛卯初。在作者由明入清後八年。詩所寫的歷史背景是公元1644年的甲申之變,而以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悲歡離合構成全詩的敘事情節。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所部農民起義軍向北京發動了猛烈攻擊,明廷在軍情萬分緊急情況下,最後才決定將駐防於關外的寧遠總兵吳三桂撤回保衛京師,當吳三桂軍行抵河北豐潤時,北京已經陷落了,並且得知崇禎帝自縊於煤山的訊息。吳三桂弛返榆關,準備向起義軍投誠。傳說因為他聽到愛妾陳圓圓被掠,才憤而投清,並引清兵入關。在一片石大戰中,起義軍失利,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城。這一歷史的驟然變化,使本來走向勝利的起義軍歸於失敗,終於導致了清王朝在中國的建立。 背景 陳圓圓是明末名滿天下的“秦淮八豔”之一,一出道便被名士爭相攀求,一時名氣蓋過溫婉可人的董小宛。紅顏薄命,先被田弘遇所掠,獻給了崇禎皇帝,豈料沒有得到崇禎的寵幸,後被吳三桂納為妾。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正月,闖王李自成在長安正式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隨後,他親率大軍渡河東征,殺嚮明朝的都城北京。三月初,李自成兵臨宣府(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禎萬般無奈之下,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其放棄關卡,入關勤王。此時吳三桂是遼東總兵,駐守山海關。吳三桂接到勤王旨令,統兵入關,當到達出山海關不遠的河北豐潤(今河北唐山市內)突聞噩耗,京城失陷,崇禎自縊身亡,遂帶兵返回山海關。四月初,吳三桂親率所部進京謁見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聽聞大順軍在北京捉拿大批勳貴高官,拷掠追銀,他父親吳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被搶走了。相傳吳三桂當時勃然大怒,厲聲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當即揮師第二次返回山海關,降而復叛,上演了一幕絕世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馬之功。 作者簡介 吳梅村,(1609~1672),即吳偉業,明末清初詩人。太倉城廂鎮人。字駿公,號梅村,又號梅村居士,梅村叟,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舊史氏等。復社重要成員。 吳偉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學識淵博,著述甚多。他不但工詩能文,而且熟悉音律,擅長度曲填詞,雜劇傳奇、繪畫等。但他的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取經唐人,各體皆工,而以七言歌行最能自成一體,時稱“婁東派”,世稱“梅村體”,與錢謙益、龔鼎孽並稱“江左三大家”。他一生寫詩千餘首。著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綏寇紀略》《春秋地理志》等。
生氣到極點只因為一個漂亮的女子。 《圓圓曲》 是清初詩人吳梅村的詩歌作品,同時也是清詩中享有最高聲譽的七言歌行。寫於1651年(辛卯年)順治八年辛卯初。在作者由明入清後八年。詩所寫的歷史背景是公元1644年的甲申之變,而以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悲歡離合構成全詩的敘事情節。崇禎十七年李自成所部農民起義軍向北京發動了猛烈攻擊,明廷在軍情萬分緊急情況下,最後才決定將駐防於關外的寧遠總兵吳三桂撤回保衛京師,當吳三桂軍行抵河北豐潤時,北京已經陷落了,並且得知崇禎帝自縊於煤山的訊息。吳三桂弛返榆關,準備向起義軍投誠。傳說因為他聽到愛妾陳圓圓被掠,才憤而投清,並引清兵入關。在一片石大戰中,起義軍失利,李自成被迫退出北京城。這一歷史的驟然變化,使本來走向勝利的起義軍歸於失敗,終於導致了清王朝在中國的建立。 背景 陳圓圓是明末名滿天下的“秦淮八豔”之一,一出道便被名士爭相攀求,一時名氣蓋過溫婉可人的董小宛。紅顏薄命,先被田弘遇所掠,獻給了崇禎皇帝,豈料沒有得到崇禎的寵幸,後被吳三桂納為妾。1644年明崇禎十七年正月,闖王李自成在長安正式建立大順政權,年號永昌。隨後,他親率大軍渡河東征,殺嚮明朝的都城北京。三月初,李自成兵臨宣府(河北張家口市宣化)城下,京城危在旦夕。崇禎萬般無奈之下,詔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其放棄關卡,入關勤王。此時吳三桂是遼東總兵,駐守山海關。吳三桂接到勤王旨令,統兵入關,當到達出山海關不遠的河北豐潤(今河北唐山市內)突聞噩耗,京城失陷,崇禎自縊身亡,遂帶兵返回山海關。四月初,吳三桂親率所部進京謁見新皇帝李自成。但途中又聽聞大順軍在北京捉拿大批勳貴高官,拷掠追銀,他父親吳襄也在其中。而更刺激他的是,他的愛妾陳圓圓也被搶走了。相傳吳三桂當時勃然大怒,厲聲喊到:“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見人耶?”當即揮師第二次返回山海關,降而復叛,上演了一幕絕世的“衝冠一怒為紅顏”,為清廷定鼎中原立下了汗馬之功。 作者簡介 吳梅村,(1609~1672),即吳偉業,明末清初詩人。太倉城廂鎮人。字駿公,號梅村,又號梅村居士,梅村叟,鹿樵生,灌隱主人,大雲道人,舊史氏等。復社重要成員。 吳偉業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家,學識淵博,著述甚多。他不但工詩能文,而且熟悉音律,擅長度曲填詞,雜劇傳奇、繪畫等。但他的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取經唐人,各體皆工,而以七言歌行最能自成一體,時稱“婁東派”,世稱“梅村體”,與錢謙益、龔鼎孽並稱“江左三大家”。他一生寫詩千餘首。著有《梅村集》《梅村家藏稿》《綏寇紀略》《春秋地理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