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假裝外行看門道
-
2 # 賈全貴
朋友,瘦金體是宋徽宗在學習唐代書法家薜稷字,而獨創的字型。稱瘦金書、瘦筋體,也有鶴體之說。我覺學瘦金書應是一,從宋徽宗千字開始,因它是揩書。二,用毛筆為好,因為起落筆都有頓鉤,學習更易。三堅持練習,方能成正果。四,掌握瘦金體特點,運筆應飄忽快捷,筆跡才再能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我也是剛學,不知這麼說你同意否。
-
3 # 茶與書法
瘦金體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趙佶創造的書法字型,他藝及於神,堪稱天下一人,相信你對瘦金體早已有初步的瞭解,這裡就不加介紹了,但是作為一名崇拜著瘦金體卻又沒有書法基礎的人,真的是有一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不過,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瘦金體愛好者可以臨習趙佶《千字文》。其中要注意的是書寫瘦金體要筆筆側鋒,與傳統有所不同。執筆可用臥杆法,與平時用筷子相似,這樣就相當於走捷徑,但我認為用傳統的或許好一點 。當然,順手習慣最重要。
戀上八雅,邀你一起練字。
-
4 # 汶水才子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獨創的一種字型。代表作有《千字文》《穠芳詩》等等。鑑於其線條流暢、優美華麗、運筆快捷、筋骨瘦勁、頓挫美感,被眾多後人臨摹和喜愛。對於如何學習瘦金體,我回答如下:
一是要了解宋徽宗趙佶對寫出瘦金體的發展過程,便於掌握其精髓。宋徽宗北宋第八代皇帝,又叫趙佶,他先期練習黃庭堅的字,後又研習褚遂良和薛稷薛曜的字,取多家之長,創立了自己的瘦金體字型。線條瘦而有力,出鋒如蘭竹,特別是首尾處提按加重、頓挫,彰顯字動感勁感美。掌握這些問題,可以追尋趙佶練字的過程,臨摹一下他所學過的書法名人的字,便於自己提高瘦金體字的練習。
二是說說怎麼練瘦金體。千練萬練不練筆畫和偏旁部首是不行的,所以這是練字的基礎性問題。找瘦金體字帖,蒐集同筆畫或偏旁部首的字,一個筆畫一個筆畫的練習。找出運筆、行筆和收筆的方法,或者說技巧。下面舉例說明一下:
一是橫劃。
從入筆開始行筆到如何收筆,筆鋒入筆慢行到抬筆頓筆回鋒。
-
5 # 書法影響力
宋徽宗瘦金體名揚天下,在古代藝術界甚至現代藝術界,他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他身為執政者,那個年代將宋朝的書畫藝術推向了巔峰,是一位藝術領域的領袖,關於瘦金體的學習,我淺談一下個人看法,希望可以幫助你。
1.你在練習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宋徽宗創立瘦金體的初衷,也就是作者的意圖是什麼?然後選擇一本自己清晰,字型稍微大一些的帖子,附帶運筆形勢講解的字帖,作為臨摹使用。用的筆可以選擇狼毫,筆鋒比較長一些,如果你有勾線的基本功,可以選擇勾線筆。筆號大小自己看著選擇即可。初學者不建議勾線筆。
2.下面我用圖片演示的形式講述一下大概的筆畫書寫方法。
點畫:由凌空取勢,切入紙面。右下頓筆後向左出鋒,背部要有一個弧度,內部直。與水平面成45°角左右。出鋒的速度稍快一些。出鋒之前的頓筆稍微重一些,大概力度自己把握即可。可以反覆寫幾次體驗。
橫畫:筆鋒切入紙面(無需逆入),筆尖向上,筆桿朝後倒,右行至末端,筆尖先向上,然後用力向左下下頓,出鋒帶鉤或者回鋒,頓點處要與起筆處平行。這個筆畫要多次反覆練習,尤其是中間部分要表現出彈性的感覺。
豎畫:豎畫為垂露感,又如鶴腿,露鋒下筆,斜切紙面,落筆的時候要乾脆。筆尖朝左,向下頓筆。然後提筆順勢向下行,至末端處筆尖先向左上,然後向右下頓筆,向上回鋒收筆或出鋒帶鉤。這一筆畫也要不間斷的多次練習,才能達到心手相應的地步。
撇畫:撇畫相對其他筆畫簡單一些,書寫時要乾脆,如柳葉利劍。落筆時斜切紙面,筆尖向左,筆桿向右倒,向左下方用力撇出,筆畫由粗至細,乾淨利落,與水平面成45°角左右。手感問題可以在練習中慢慢感覺。
捺畫:捺落筆時,先由左下向右上起筆,然後轉鋒向右下,至底部時稍停蓄勢,然後用力向右方彈出捺尾。這個筆畫比較有特色,大家在寫之前仔細的體會一下在下筆。
挑畫:露鋒起,切入直面,筆尖朝左,筆桿朝右。由左下向右上,用力挑出,利落如劍,與撇的位置和寫法對應,運筆速度要快。
3.瞭解了以上的筆畫規律,你就可以試著臨摹一些比較有特色的字,可以選字進行臨摹,仔細體會瘦金體的特點。瘦金體以其筆鋒為核心美的法則,運用好筆鋒,瘦金體的書寫應該是類似草書般流暢才行。我說的是流暢的感覺如草書。但是運筆中的頓筆也比較關鍵,需仔細體會。
-
6 # 微風營
想練好瘦金體就得先了解一下瘦金體,還得長時間的刻意練習。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所創《穠芳詩帖》
瘦金體的代表書《穠芳詩帖》是宋徽宗趙佶四十歲作的一首詩。
瘦金體的橫畫就像刀刃一樣,收筆代溝,鋒芒外露, 在那幅《穠芳詩帖》裡不僅橫畫收筆代溝,豎筆收筆帶點,而且每一撇都像匕首一樣那麼鋒利,視覺上瘦金體最大的特點,就是線條細瘦,筆筆漏鋒,運筆靈動快捷,筆跡瘦勁,至瘦而不失其肉,其大字尤可見風姿綽約處。
因其筆畫相對瘦硬,故筆法外露,可明顯見到運轉提頓等運筆痕跡,是一種風格相當獨特的字型。
可見想練好瘦金體,一定得多看字型的筆畫,多加刻意練習。
-
7 # 風箏飄帶
第一,是感興趣,喜歡練字,只有喜歡才會堅持,俗話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練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每天都在固定的時間開始練習。
第二,學會臨摹,慢慢體會瘦金體的特點,久而久之就會有自己的風格。
第三,要有一個好的狼毫筆,狼毫筆能帶出瘦金體的筆畫。最後祝您成功。
-
8 # 大癮齋
首先,學習書法沒有捷徑可言。
然後,人與人天分不同,但是,不是說天賦高的就能走更遠。藝術是智慧的結晶,智慧挺難解釋,勉強讓我解釋,智是明瞭日月宇宙,慧是掃除心中塵埃,是大知大覺。
最後,我說一點,興趣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學習過程完全可以是開心愉悅的。孔子說,條條大路通羅馬,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總結如下,兩字,實踐。
附圖,臨時抱佛腳,在穠芳詩裡選一個臨的
-
9 # 國畫家
一般不建議一開始學書法就寫瘦金體,因為這個書體太個性,雖然他是好字,初學者一般不好掌控。
練習書法的順序一般都是先練楷書,掌握了每一個字的筆畫、間架,同時對運筆的輕重,文字的佈局有了基本瞭解之後,才算基本掌握了寫字的要素。等到楷書練習好了,再去練行書,同時也可以去練別的字型了,這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獨創的書法的字型。趙佶雖怠於政治,藝術造詣卻極高。其獨創的瘦金體,筆法剛勁清瘦,結構疏朗俊逸,形如屈鐵斷金,匠心獨具,實為藝術精品。字型端莊秀麗,結體瘦長,筆力挺峻,橫劃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豎鉤挺脫有力,字型搭配和諧自然、渾然天成,使錢幣斐然生色,底蘊敦厚,格調迥異。
怎麼才能寫好瘦金呢?只有一個方法:臨帖
寫好瘦金是毫無捷徑可言的。瘦金練的就是筆畫,筆畫的韻味充斥了整個學習瘦金的道路。瘦金體的韻味都是體現在筆畫裡,所以一定要將瘦金體的筆畫練好。
初學者學習瘦金的時候建議是不要用軟筆,而用硬筆學習,因為瘦金的運轉提頓運筆痕跡都比較明顯,而瘦金體筆畫纖細,單個筆畫中變化較少,行筆速度相對會快不少,所以初學推薦使用硬筆。
作為初學者,建議從以下方面做起:
1、掌握正確的執筆方法:
首先要學會執筆,書寫瘦金體要筆筆側鋒,與傳統有所不同。建議可用——臥杆法,和平時用筷子相似,按其習慣進行書寫。
2、選好臨摹的物件
建議購買一本宋徽宗的瘦金體字帖,但畢竟這種字型在宋徽宗的手中誕生,換言之,瘦金體的精髓趙佶最懂,直接臨摹宋徽宗的真跡,可以避免少走彎路。
3、用個人感覺臨摹字帖
不同於別的練字,瘦金體可以先按自己的感覺去臨摹宋徽宗的千字文,不好看沒關係,不像也沒關係,重點是醞釀一種關於對瘦金體感情的感覺。
4、按筆畫分解圖和結構圖進行筆畫練習
和一般練字相同,可以買一本瘦金體教程的書,上面會有筆畫分解的圖和結構圖。 5、堅持不懈的練字
無論練什麼字,堅持下來都是最重要的。只有這樣,才會最終在練字上有所成績。
-
10 # 中州耕牛堂主
對於這個問題,我簡要回答如下:瘦金體是宋徽宗趙佶發明創造的另一種風格的楷書。如果題主喜歡瘦金體書法,建議臨宋徽宗的瘦金體楷書千字文。對於臨摹宋徽宗瘦金體的楷書,一定先不要學。我的觀點是:要學瘦金體,就要從原汁原味的瘦金體開始學起。
如果練瘦金體呢?首先要掌握好瘦金體的用筆特點和結字規律。仔細看來,瘦金體的用筆特點是非常明顯的,露鋒入筆,快速行筆,如斬釘截鐵,橫折處多呈孤型,收筆頓挫且有的豎畫帶微鉤,橫畫入筆細直,收筆處頓筆明顯,有的字含篆意。
練宋徽宗瘦金體書法,唯一的辦法就是臨帖。把主要精力放在對臨上。對臨,可選字臨,可一行一行的臨,可一頁一頁的臨,也可以通帖臨。在臨摹中,心要靜,一定摒棄浮躁心理,書寫狀態要好,看準一個字,下筆要快,儘量做到穩!準!狠!萬不可猶豫不決。下筆猶豫時,是不可能把瘦金體臨摹到位的。
對臨,先臨出形似,再臨摹出神韻。如果題主能把瘦金體的筆意牢牢的掌握好,把宋徽宗的楷書千字文臨摹到500——1000遍時,就可以達到五六分像了。
以上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兩條,一是堅持,二是勤奮。一個成語,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句警告,你練字的目的不純,所以你很容易放棄,也很容易失望。一個優勢,你的字寫得很工整,這是基礎,你為什麼要丟棄呢?
教會的曲兒唱不好!就說這些,自己好好琢磨琢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