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淡然人生55

    這個問題有些偏面性,社會的發展就象一個家庭,合久必分才能越過人越多,不分何以求發展,每個制度都不是完美的,從不合理趨向於合理,就是在曲折中前進,從獨裁走向民主,從民主走向法治是社會發展的必然。

  • 2 # 王工222748934

    兩極分化嚴重,底層人民沒有出路,靠統治者自己後期實行改良主義,不敢動利益者蛋糕。比如明朝皇帝讓大臣捐款抗敵,都哭窮沒錢!都是不捨財的主!推倒重來進行利益重新分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 3 # 使用者92147646738

    全民公投統治者的權力由全體人民決定,統治者公平,公正人民就擁護,反之則轟下去,這樣統治者才不會亂用權利,不能光維護他自己的小團體利益而損害大多數人的利益,整個社會才能正常發展下去,百姓生活和諧,幸福,不會讓人吃人的事情發生,世世代代和平,美滿,知足常樂。

  • 4 # 智慧人生9100

    任何朝代最中都得自取滅亡,因為時代在進步,這也是自然法則,朝代跟人類文明息息相關,就象一個人生老病死苦一個道理。

  • 5 # 木子月日345

    1,土地私有制

    2,儒家文化重農抑商,商人在古代中國從來是被排除於權力中心之外。故資本難以真正獲得權利,從來是被皇權所壓制的。

    3,當資本被文化及權力所鄙視,那沒資本,最終的歸宿就只能是,轉化為土地沉積浪費,不可能像西方資本那樣,挖空心思的,尋找各種各樣的生財之路,(比如金融以錢生錢,比如投資手工業,最後發展為工廠,投資交通物流,發展商業等等)以謀求擴大,資本的增值,控制更多的資源,所謂的古代商人,最終也只能成為大大小小的地主。

    4,即便是土地私有制所造成的土地兼併集中,再加上各種天災人禍,進而引發了農民起義,這樣巨大的災難之下。也沒能夠刺激中國突破走上資本工業化之路,除了封建文儒家文化因素,還跟中國的地大物博有關係,每次中國發生農民起義的時候,主要是,特權階級,兼併土地,導致農民無以為生,但是那些土地並沒有高興的被開發出來,被閒置。在加上其實還有很多荒地。顯然,農民起義造反是最有效的,最便捷,最簡單的最原始最暴力方式。如果是透過資本推動技術的發展的話,那顯然又太過複雜了,技術性太強,難度太高,所以無法突破。除非是中國的農民,能夠像西方那樣有大量的人口透過海洋大海的謀生,才有可能促動貿易的發展,實現資本主義的突破?

    所以,中國封建王朝,無論怎麼發展。就只能在封建土地所有制框架中迴圈。中國古代的商人資本,在文化形態及王權的封鎖之下,其最終的歸宿還是購買土地,成為大地主收取地租剝削農民長工

  • 6 # 使用者5984983099630

    錯,漢武帝獨尊儒術,罷廢百家才是根源。一個國家只有有效率的政府,廉潔的政府才是穩定的基礎,讓一幫只知孔曰的書生,不知柴米油鹽,口頭愛國的人,能好才是怪事。

  • 7 # 太陽王子001

    根本原因就是在古代生產力和貿易範圍的制約下,相對獨立的土地有人口承載上限。

    一般是和平生育200年左右,人口達到上限,此時不管官府是否貪腐、皇帝是否清明都沒卵用,任何觸及利益和觸及靈魂的改革都沒用,吃蛋糕的人太多,任何分配方法都沒用。因為原本養活5000萬人的土地怎麼也無法養活8000萬人甚至1億人,所以明朝玉米、紅薯、土豆等作物引進後人口才達到2億人。

    改變的方式有:

    第一,開疆拓土。把所有能種的土地全佔過來,中國古代就是這樣乾的,從黃河流域一直打到海邊和北方大漠、西方高原,沿海地區甚至跨海跑到東南亞:

    第二,提高生產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精耕細作,引入化肥、修改水渠等:

    第三,世界貿易。自己不夠吃,就從全世界買。

  • 8 # 老齊在此

    題目本來就是歷史的窄視或者是認知能力有限。

    任何政權(王朝)都不可能永存,這是社會進步的要求,是歷史的必然。

    問題是怎麼解釋政權(王朝)滅亡、更替。宗法社會是依據血緣作為標誌的,現代法制社會是依據政黨執政或領導人換屆為標誌的。前者是血腥的滅亡更替,後者是依法的、平和的更替,這都是政權的變化形式。從這個意義上講,本來世界就是變化的,政權就是要不斷更換,維繫對社會適應度。

    所以提問題狹隘最容易形成偏見。

  • 9 # 洪志文6

    象形文字佔有一定責任。古埃及因象形文字被虐慘了,殘餘勢力進入中國地域發展出了中國古文明。卻還是不停的遭虐。還好有丘陵大山的庇護不致徹底滅亡。

  • 10 # 涼州區網際網路服務

    易經乾卦中說亢龍有悔,任何一個事物發展到極致會向一個相反的方向偏移,任何人改變不了這個規律,就像流水一樣,不管怎麼阻擋都改變不了他的流動性,如果強制阻擋,會把一河水變成洪水。

  • 11 # 餵你才到我腰了

    除了美國的民主制度,任何獨裁政體都會崩潰。

    長期獨裁,民怨極高,就像被壓縮的彈簧,越壓越緊,一旦爆發,反彈,那力量就是摧枯拉朽的。

    獨裁政府的權力結構主要是來自於從上到下的指派。與底層民眾脫節。於是權力服務於上級,而不會照顧民意。長此以往,權力與民意行成對立,最終爆發革命。

    西方的社會制度,可以避免權力過分集中,為所欲為。群眾也有不滿抒發的渠道。因此不會造成革命這樣的嚴重對立。

  • 12 # 水底之物

    歷史王朝為什麼,走不出這個怪圈,說簡單點實際是就,個體生物和家族群體的發展局限性。

    個人集權制度傳承,要解決好每代單個皇帝,都有強大的繁殖機能,而且要保證生活條件優越的情況下,還能有優良的精子和多人配種的體力。之後還要有很好的太子上位機制,不至於相互爭鬥難。(有忠臣和姦臣和各太子母后及相關利益鏈條人)不見得每屆皇帝都有果敢的判斷力和手段。

    再有就是家族矛盾和貴族之間矛盾,隨著官僚制度的滲透腐化是必然,再加上個別皇帝大臣想以一己之力,改革撼動整個特權階層何其難。

    現在的政府改革是借全國之力,打擊利益鏈條上的官僚,都還費了很大的力,何況是以一家一臣之力,去撼動朝廷內外,多年積攢下來的,世家權力家族們的利益,而貧民百姓在此無任何話語權,(但百姓因流亡或聚集,怨氣很重翻天的基因一直有。)對於一個統一了的大國,皇家後代改革幾乎是難以想象,還要你這個改革皇帝活得長久,邊境還不能有北方蠻族崛起,防乘虛而入。

    家族企業的奮鬥史就可窺一斑,主動引進股份制和管理分離,家族和企業才可能延續,不然起伏是常事。

  • 13 # 噴子都是玻璃心

    從4個層面分析一下:

    1、制度上:皇帝制度的最大弊端在於無法保證最高統治者的高素質(品德、能力)。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兩三代以後的國家最高統治者往往是“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天潢貴胄,不知人間疾苦,不知人心唯危,執政能力和品德都大打折扣。

    但是,中國偏偏是一個農耕文明的社會,這種經濟方式最強調分工合作、“不違民時”,人盡其力、物盡其用、地盡其利,才能保證全社會糧食夠吃、不發生饑荒,所以才在這塊土地上誕生了超級集權的皇帝制度,奉行“唯以一人治天下”的政治原則。普天之下,榮辱陟降、生殺予奪全在皇帝。但大權在手的人,一旦缺乏駕馭帝國的能力和服眾的品德,就會像康熙說的:“元首叢脞而股肱惰,至於萬事隳壞,而後必然招天災人害,雜然並至。”改朝換代就是早晚的事。

    2、經濟上:歷朝歷代,經濟上最大的弊病就是土地兼併導致的賦稅不均和國家財政不足。

    經濟,無非是解決生產和分配問題,但透過政策調控來實現“損有餘以補不足”和“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則是最難以實現的統治神技巧。

    事實是,有錢有勢的人(貴族、官僚、富人)透過各種手段,把農民的地搞到手。但兼併了土地之後,他們無不是對上隱瞞田畝稅收,對下以高租息盤剝。歲月悠久,一定導致國用日急,民生日蹙。這時,再碰上大的天災,國家缺錢缺糧、賑濟不力,貧農無法生存,還要承受沉重的賦稅徭役,也會爆發起義,改朝換代。

    歷代開展過不少改革,總結了不少經驗,都在二十四史和《資治通鑑》裡,最後都沒能解決這個問題。

    即使是智商爆表的乾隆,在位60年,用他超強的大腦,勤學以治,研深測化,窮盡了數千年封建王朝的所有統治智慧和經驗,雖然維持了長時間的穩定,但他最終面對的,卻是人口從明末6000萬增加到3億,土地和糧產量卻不可能同步翻5倍的死局——注意:是死局!!!換了你來做皇帝,你有什麼辦法?

    3、從政治風氣上:

    孟子說:國不患亂而患承平,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太平盛世久了,上至皇帝,下至黎民,都難免人心懈怠,各圖安逸、各求富貴,鑽營腐敗、阿諛奉承之風興起。即便是梁武帝、唐玄宗、康熙、乾隆這樣的英主,年輕時代“思隨冥運,智與神行”,但活到了七老八十,也難免神經大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倦勤求安,諱疾忌醫,追求“深居高拱、頤養天年”。既不捨得徹底交權給年輕一代,又不能繼續堅持“君子所其無逸”的儒家訓條。有新的善政而不能用,有舊的弊政而不能去,漸至“政以賄成,官以賂授”,長此以往,朝局糜爛,官箴掃地、人心失盡,也必然導致帝國從興盛走向衰亡。

    4、從氣數上說:

    物極必反,否泰相循,是自然之理。自古無不亡之國,無不敗之家。就像人的命運,和別人比、和自己比,都有山高水低、壽夭貧富、生老病死的差別,一個朝代也是如此。國運昌隆的時候,五穀豐登、萬國來朝,國運衰敗的時候,邊警不斷,水旱靡時,盜賊滋熾。

    大家可以看看《晉書 武帝本紀》。晉武帝司馬炎當國的25年間,不同階段的天災記載可以嚇死狗——注意:這可是純粹的自然災害,是運氣問題,和制度、人品、能力無關——結果好的壞的,全讓這哥們兒趕上了,而且就像是分階段、“有預謀、有組織地”趕上的。哈哈!在位早年,萬方臣服,嘉祥麟集、百靈效祉,一到晚年,天崩地裂、水旱蟲蝗、造孽遞生。你就能明白什麼叫“國運”,什麼叫“三衰六旺”了。

    而且盛世的帝王特別能生孩子,生十來二十個眼都不帶眨的,但一到了王朝末運,連個兒子都生不出來了。這也是氣數將盡的表現。

  • 14 # 獨釣寒江255309425

    歷代封建王朝的末落都是統治者荒淫無道,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使民間餓殍遍野,疾苦無良。而統治者不顧民情,患結連綿。再加上貪官橫徵暴斂。民間稍有不滿就會招致殺擄。種種際象,都是在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揭杆而起,使不得民心的腐敗王朝深陷於土崩瓦解,牆倒眾人推的境地。而在眾多義舉之中,勢力較大,借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氣勢,順應民意,借勢推翻前朝,建立新政。成為改朝換代的新主。所有的開疆拓土的建國王者都是得民心順民意的明君。因此,有句名言: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江山。這是古往今來恆久不變真理。

  • 15 # 羽能

    五行配甲子,300年。金以開國,故開國多殺伐。木以蓄養,故國運興盛,水以潤之,然水潤之後多髒亂,火燒,土埋。又三百年咦。

  • 16 # 使用者8938659431272李

    封建王朝是一家一戶的家天下,繼承皇位的一般都是長子,但也有因母親受寵而被冊封為太子,成了太子,就成了將來繼承皇位的人了。建國初期,統治者都能夠勵精圖治,休養生息,恢復生產發展經濟,政治上比較清明,社會比較安定人民的生產積極性很高,生產力達到前所未有水平,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統治者加強了對農民的剝削,開始變得荒淫無道,橫徵暴斂,慘絕人寰,社會矛盾不斷激化,國外勢力銳不可當,不是被大臣篡位,就是被外族滅亡。

  • 17 # 起名差點憋死

    其實這個問題不難理解。古話說的好,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如果一個朝代的統治者能夠讓老百姓過上衣食無憂,安居樂業的生活,我想沒有一個人願意造反。即使個別人有野心想自己當帝王起義造反也不會有人響應他。真能安詳的生活誰又願意打仗呢?所以歸根結底還是封建社會統治者對老百姓的壓迫導致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中,不造反也是死,造反成功了可能有一線生機,在加上一些有野心的有勢力的人煽風點火,所以老百姓才會造反。但是造反成功後往往帶領百姓造反最終登上王位的統治者或者他的後代慢慢的又會做出欺壓百姓的事,所以每個朝代都會發生造反這樣的事。我沒啥文化,說的話比較糙。話糙理不糙,大體就這個意思吧

  • 18 # 阿慶還是阿慶

    我們看一個封建王朝,更應該像看待一個大型家族性質的企業一樣。

    當這個企業新成立的時候,企業掌舵人是那種經歷過苦日子,然後對社會問題認識非常深刻的人,而且雄心勃勃,想要超越過去,讓自己的子孫後代享福。而跟隨在他身邊的,無不是經逢亂世,當世人傑。所以這些人在掌舵者的把控下,各司其職,將新家族企業做的強盛無比。

    但是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隨著時間的遷移,創業者先後離開了。他們留下的制度卻還存在,而制度所暴露出來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出來。但是企業在發展,後期的企業掌舵者想要動一動過去的制度,那就沒有那麼容易了,這中間有一個階層,叫做既得利益者。

    隨著企業開辦時間,企業創業者們也想像皇帝們一樣,讓自己的子孫們有一份一勞永逸的工作,安生的生活繁榮下去。所以他們用各種手段,有的官場內聯姻,有的聯合地方大地主勢力,然後相互幫扶,互相促進,維持自己小集團的利益,而往往忘記了自己所在的這艘船成了什麼樣。或者到了後來,他們自認為是“熟練工”,即便自己所在的舊企業要倒閉了,而新企業也一樣需要自己貢獻力量,主動投靠新企業就行了,不但保留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又可以遠離自己在原來企業的責任。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掌舵者中斷了,或者掌舵者任命了一個不靠譜的存在借雞生蛋想法的二把手,這下好了,自己這個掌舵者無法掌舵了,企業權力被平穩過渡,然後完成企業的和平演變。

    歷史上很少有亙古不變的長期存在的企業。因為企業隨著運作時間的延續,所產生的問題日益嚴重,最終形成一團糟糕的局面而又無法可解,企業自身對於變革的認可度也越來越低,最終穩定不變,而社會等因素是在不斷變化的,利益階層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所以才會有王朝的更替,王朝的滅亡。

  • 19 # 天下安居

    這個話題是個標準的偽命題!

    封建王朝也好、家族政權也罷,包括現代所謂民主國家都不外乎是個連續執政的政體社會,都是有生命週期的,像動物生命、植物生命、單體生物一樣,都是會滅亡的。

    想創造一個生生不息永不隕落的國家或政權是個美好但不切實際的夢想,就像所有的帝王都想長生不老,但是幾千年來,哪一個不是灰飛煙滅?

    蒼天饒過誰?不管你多牛、多強、多麼偉大或者多麼狂妄,你終歸會滅亡,不要存在任何僥倖心理。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新老更替、迭代進步是永恆不變的自然規律,直到自然界也灰飛煙滅為止。

    所以,死亡週期不單單是封建王朝的專利權,小到細菌、大到宇宙的所有事物都有死亡(滅亡)週期,只不過,各個週期的時間寬度不一樣而已。

    洗洗睡吧,不要糾結介個問題了。那是哲學家的工作,享受睡眠吧,幾十年後,深度睡眠就是你我等眾人的永恆存在模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覺得現在的漢服熱可以堅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