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石
-
2 # aircraftone
不是搞不定的問題。想搞垮一個國家的經濟和建築物是可以做到的。搞定一個國家的人心。那是歷朝歷代所有皇帝和君主們永遠不能實現的夢。歷史已經證明了這種說法。事實吧,美華人也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否則美軍就不會重蹈蘇聯在阿富汗的悲劇了。人類這種動物和其它動物也沒有什麼區別。就像飢餓的禿鷲一樣。沒有食物吃了。腐爛的食物還是要吃的。哪怕是微弱的殘渣剩飯。大自然就是這樣。動物世界同樣也是這樣。這就是動物們生存的基本法則。
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薩達姆政權被美國推翻,而薩達姆也於2006年被判處絞刑。伊拉克在美國的主導下,建立民主政體,由什葉、遜尼、庫爾德三大勢力相互制衡,共同掌權。
但是僅一時打垮伊拉克是不夠的,伊拉克的地緣實力依然在,雖然會因戰爭受到嚴重的影響,但只要給予時間恢復,過不了多久其實力又會恢復。因此,美國支援伊拉克大搞民主政體,使伊拉克內部三派互相制衡。這就使伊拉克的注意力轉移到內部,而無力攘外,那麼美國中東主導者的地位也就不存在隱患。
客觀來講,美國的這一系列佈置確實達到了效果。伊拉克雖仍為一個獨立統一的國家,但其內部被分為三塊,已不具備爭霸的實力。
但是,這種佈置不穩定,伊拉克三派各有心思。位於西部阿拉伯高原東端的遜尼派,因地盤貧瘠,對富裕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虎視眈眈;位於核心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什葉派,想依託富裕的核心區奪取伊拉克的主導權;位於北部三地的庫爾德人自古以來都想獨立建國。
這三大派系間的衝突難以調和。這樣的背景下,想用民主機制來調和解決爭端,幾乎不可能。
而伊拉克除了這個內部矛盾外,其外部影響更加嚴重且致命。
伊拉克因地處中東乃至亞歐非三大洲的地緣中心,而被外來勢力覬覦。因此,阿拉伯世界的支援遜尼派,而什葉派則獲得伊朗的支援。這就造成一個局面——伊拉克的局勢
並非全有自身做主,而是受到國際形勢的影響。
伊朗與阿拉伯的實力相差不大,伊拉克身處其中,不僅內部被分為兩派,外部也受到兩方影響。
這就使伊拉克成為兩大伊斯蘭派系(遜尼阿拉伯、什葉伊朗)的戰場。不僅有外部的阿拉伯與伊朗對打,還有內部的什葉和遜尼的對打,再加上北部三地的庫爾德和土耳其的恩怨。伊拉克真的是亂成一鍋粥。
伊拉克的內部本就被矛盾充斥著,加上外部勢力的介入,幾乎沒有緩和的空間。這就造成一個結局,伊拉克內部的事情會被放大,然後對映到伊斯蘭世界三大政治勢力的爭奪戰中。再加上伊斯蘭恐怖勢力,以及美國勢力。五大勢力各有各的想法,彼此衝突。
當然,在所有勢力中,美國才是最為強大的。他要伊拉克高民主政體,那其他勢力就不能發對。
但是,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美國對伊拉克的影響力足夠強。換句話說,只有美國的軍方勢力待在伊拉克,其他各方才會“聽話”,一但美國軍方勢力撤出,那麼伊拉克的內外勢力就會開啟爭鬥模式。
當然,按照一般規律,美軍撤出伊拉克後,伊拉克至於會馬上陷入混亂,會有一個發展過程。只不過IS的出現,讓伊拉克出現混亂的過度時間大幅縮短。而IS實力之所以能迅速變強與伊拉克內部矛盾有著極大的關係——內部三大派系之間的矛盾為IS提供了成長空間。如果伊拉克保持專制體制,在國家控制下,IS根本沒有如此大的成長空間。
因此,伊拉克的民主僅僅是建立在美國專制下的一種幻想。只不過,美國想伊拉克維持民主,就必須保證在伊拉克有美國駐軍,而這個開銷不是美國願意支付的。那麼,美軍撤退時就註定了伊拉克的混亂。
而伊拉克陷入混亂並不符合美國的利益。畢竟,作為中東核心板塊的伊拉克陷入混亂,會嚴重影響中東的秩序,那麼也會影響中東的主導者——美國的利益。
而伊拉克的混亂是中東各大勢力博弈的體現,倘若美國不管不顧,一但有勢力變強到,擁有一統中東的戰略優勢,那麼美國中東主導者的地位將受到威脅。
但是,若美國要管,就必須持續不斷的投入資源來穩定伊拉克的局勢。而一但美國抽身,伊拉克又會恢復原樣。這就形成了一個迴圈,伊拉克也就成為美國填不滿的黑洞。
既然,伊拉克的局勢這麼複雜,為什麼美國不讓其一分為三,減小爭鬥呢?
這個想法聽著不錯,但若成真,局面將會更為麻煩。
伊拉克一分為三不符合地緣政治規律。
雖然伊拉克的內部呈現一種亂局,但從地緣結構來看,非常完美。核心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在中央位置,南面是波斯灣,其餘三面軍事山地高原。這樣的地緣結構,不僅能使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地緣影響力輻射到四周的山地;這些山地高原能為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提供地緣屏障保護。
所以,以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為基礎的勢力,必須擁有周圍相鄰山地高原的控制權,才能確保自身的安全。那麼,就算美國將伊拉克一分為三,佔據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什葉派,為了自身安全也會和遜尼派以及庫爾德發生衝突。
一分為三的麻煩除了對映在伊拉克內部,在外部也同樣有體現。
伊拉克因地緣區位影響,而成為各大勢力的逐鹿場。那麼,一旦伊拉克分裂,新的什葉派國家必然依附於伊朗,而新的遜尼派國家也會倒向阿拉伯聯盟。
這又回到最初的樣子,兩大勢力對戰,如果美國不參與其中,新的勝利者將在一統伊斯蘭的戰略上佔據優勢;而如果美國要管,那會因介入而陷入窘境。
可能情況更為糟糕。什葉派佔據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核心區將為伊朗與阿拉伯的對戰中提供戰略優勢。而這樣的局面會影響美國在中東的主導地位。
況且,若伊拉克是一個完整的國家,那麼什葉與遜尼的對戰,就是一家人關起門打架,即使伊朗和阿拉伯想出手,但礙於國家的框架,而不能明面上支援。這就是說,完整的伊拉克能緩衝兩大教派的衝突。不然,一但伊拉克分解,兩大教派的正面衝突產生的能量將會非常龐大。那麼美國想調節付出的資本也就增大。
就連伊拉克的庫爾德,都會讓人頭疼。如果庫爾德獨立,不止伊拉克內部的遜尼和什葉不同意,就連外部的土耳其也不會同意——庫爾德的獨立會對土耳其境內的庫爾德人產生嚴重影響。而土耳其作為北約的成員國,因其地緣區位而成為美國製衡俄羅斯、歐洲和中東三大板塊的法寶。既然庫爾德的獨立會嚴重損害土耳其的根本利益,美國也會有所忌憚。僅伊拉克內部糾紛就已經讓美國傷透腦經,如果這種混亂擴散成為中東兩大教派的正面對抗,將對美國主導中東產生巨大的威脅。
總而言之,美國希望伊拉克是內部實力相互制約的獨立的民主國家,而且伊拉克的民主政體必須保持穩定。但伊拉克內部以及外部的複雜性又使美國的這個構想難以實現。正是因為美國的構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差距,導致伊拉克如今的亂局。也使得美國雖然在伊拉克戰爭中取得軍事層面的勝利,但在政治和戰略層面是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