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司馬砸光

    無他,正是爭名奪利,也只有爭名奪利,才讓這對同鄉兼戰友由親密合作轉向同室操戈。不要說李自成、張獻忠這兩個帶有嚴重侷限性的農民起義領袖,放在今天很多不堪也都與名利有關。

    李自成、張獻忠一次爭闖王名號,一次爭大順國號

    起初李自成投奔舅舅高迎祥時,並沒有基本部隊,算是闖王公司普通員工。彼時張獻忠率部加入,算是闖王公司的小股東,事業起點也比李自成高出不少。1636年高迎祥出子午谷由漢中折回關中時遭名將孫傳庭伏擊身亡,闖將李自成將闖王名號接了過來,這讓資歷更深的張獻忠十分不滿,埋下敵對種子,這是其一。

    1643年李自成改襄陽為襄京,自稱新順王,隨後在西安建立大順政權;而此時張獻忠攻克了武昌,自稱大西王。李自成不知哪根筋短路了,公開懸賞“擒獻忠以獻者,賞千金”,張獻忠知道幹不贏李自成,只好西進四川,隨後在成都稱帝,國號大西,年號大順。李、張都想搶大順名號,這是其二。

    互生殺心,一暴還一暴,徹底走向決裂

    1638年,李自成被洪承疇擊敗後逃往張獻忠大營避難,張獻忠想趁機做掉李自成,被李自成察覺,單人單騎狂奔才躲過一劫。1641年,張獻忠被左良玉擊敗,無奈前往投奔李自成,三年前的劇情又重演了一遍,只不過雙方角色互換而已。至此,李自成、張獻忠矛盾徹底公開了。

    隨著李自成死於1645年,張獻忠死於1647年,兩位大佬的恩怨也終於畫上了句號。不過,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他們兩位沒有決裂而是聯手抗清,歷史又會是什麼結果呢?

    ——END——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

  • 2 # 史論縱橫

    李自成和張獻忠是明末風起雲湧的農民起義軍,碩果僅存的兩股勢力,自然誰都看不上誰。

    起先,李自成與張獻忠都算闖王“高迎祥”的部下,都稱做“闖將”,但是,他們一起攻破朱元璋的老家鳳陽的時候,李自成和張獻忠由於分贓不均,從而生出矛盾。

    李自成率部北上,張獻忠南下,後來高迎祥死,則李自成成為高迎祥的接班人,成為新“闖王”,這樣的情況下,張獻忠肯定是不服的。但是,由於明軍的極力打擊,農民軍陷入起義低谷,因此張獻忠隱忍不發。

    當然,令兩位真正翻臉的應該是雙方都想置對方與死地。

    1638年,李自成兵敗被明朝追著跑,無奈之下,李自成投奔了張獻忠。張獻忠表面上接納了李自成,卻怕李自成奪了自己的位置,於是動了殺機。李自成發現後,趕在張獻忠下手前拼命逃出去,撿了一條命。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但是位置發生了反轉,1641年,張獻忠被明軍大將左良玉打敗,也是無路可逃,只好來投奔李自成。這次李自成也是起了殺心,張獻忠發現後也是帶人連夜離開。

    兩人在起義低谷期都能這樣相互猜忌,更別說後來勢力不斷擴大後的兩人了。

  • 3 # 歷史的小學生

    雙方的第一次重大矛盾是武昌之役,公元1643年初,李自成在佔領了孝感、漢川和漢陽府後,兵鋒直指武昌。明朝大將左良玉望風逃竄,直接躲到了池州(今安徽貴池)城內。這樣,湖北境內的官軍非常薄弱,李自成攻取武昌可謂是探囊取物。然而,李自成部恰巧發生了羅汝才和賀一龍火併一事,李自成忙於處理此事,無暇東顧。這樣一來,給了張獻忠攻佔武昌的機會。

    此時的張獻忠駐軍於安徽潛山一帶,他看到李自成忙於處理內部事務,湖北守備空虛之機,揮師西進,進入湖廣。一路連克黃梅、廣濟、蘄州、蘄水、黃州、麻城,並於公元1643年五月二十九日佔領了武昌。

    憑心而論,張獻忠之所以如此迅速的攻佔武昌,與李自成將左良玉大軍嚇走及在武昌西面擺出一副大軍壓境的形勢有關。因此,當李自成聽說張獻忠攻佔武昌,並在武昌建立大西政權的訊息後,非常不滿。張獻忠也感覺到了李自成的不滿,但由於此時的兵力遠不如李自成強大,為了避免與李自成產生衝突,他決定放棄武昌,揮師湖南。然而,當張獻忠放棄了武昌後,李自成卻由於需要北上對付剛剛出關的明軍孫傳庭部,也沒有向武昌進軍,而是選擇向河南用兵。這樣一來,武昌反而重新落入了左良玉官軍手中。

    雙方第二次重大矛盾是川北之役,張獻忠初入四川時,曾在名義上奉李自成建立的大順政權為正統地位,遵用永昌年號。但實際上,張獻忠的入主四川就是準備與李自成裂土而治。不久,李自成被清軍擊敗,為了進一步拓展起義軍的生存空間,李自成派黎玉田和馬科統兵收取川北一些張獻忠尚未收取的州縣,這樣一來,直接觸犯了張獻忠的利益。張獻忠忍無可忍,親率大軍來到川北,一舉擊敗了馬科部,把李自成的大順軍趕回了陝西。川北之役標誌著張獻忠與李自成的公開決裂。

    據目前掌握的史料來看,李自成並沒有與張獻忠爭奪四川的野心,因此,他出兵的地方都是張獻忠尚沒有收取的州縣。即使如此,仍然嚴重傷害了張獻忠的感情和雙方的和氣。川北之役後,張獻忠一不做二不休,竟然派大軍進攻李自成佔領的陝西漢中府,結果被守將賀珍擊敗。雙方矛盾進一步惡化,已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然而,雙方的自相殘殺恰巧給了清軍各個擊破的機會。漢中之戰不久,李自成就在清軍的進攻下放棄了陝西,而近在咫尺的張獻忠卻見死不救。這樣一來,大西政權也失去了北面的屏障,他佔領的四川也直接暴露在清軍的威脅之下。張獻忠也終於為自己的見死不救吞下了覆亡的惡果。

    明末農民戰爭的失敗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李自成與張獻忠的同室操戈絕對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在整個漢族人民面臨清軍剃髮易服的民族壓迫面前,二人不以拯救民族大業為己任,反而為了一己私利大打出手,只能是親者痛,仇者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諫逐客書的特殊句式和詞類活用、通假字?